個人資料
正文

易哥孫弟碰杯記

(2009-12-02 20:29:10) 下一個

“易哥” “孫弟”碰杯記

自從易建聯加盟“雄鹿”,密爾沃基也一舉成名,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城市變成了一個備受世人矚目的地方。而最興奮的莫過於居住在密爾沃基的華人球迷了。這幾年“雄鹿”不景氣, 屢戰屢北,排名不佳,讓球迷們鬱悶。沒承想時來運轉, 2007年六月的選秀,“雄鹿” 得了易建聯,令球迷們喜出望外。“易粉絲” 俱樂部迅速成立,並一躍成為購買雄鹿賽季聯票的大戶。凡有比賽,必有“易粉絲”到場搖旗呐喊,為阿聯助威。賽場之外,“易粉絲” 也盡其所能,為與阿聯有關的一切盡義務。最近的一次活動是在“易粉絲” 俱樂部主席王博士家舉行的一次家宴,招待前來照顧阿聯生活的阿聯的父母。

也許是大家初次見麵,家宴剛開始時賓主都客客氣氣地相互敬酒,略顯拘束。這時,坐在我旁邊的老孫著急了。老孫為人熱情,豪爽大方,是個地道的哈爾濱人。“易粉絲” 俱樂部成立,他跑前跑後地沒少出力。 據說在喝酒上也是“打遍密城無敵手”。他悄悄告訴我說, 他的一個絕招兒就是喝酒前先吃上兩個饅頭墊底兒。老孫說,看阿聯爸喝酒從容不迫的樣子,照今天這麽個喝法阿聯爸肯定喝不好, 沒意思。於是他自告奮勇,要陪好阿聯爸。阿聯爸倒也爽快,坐到了老孫身邊。依著老孫的提議,小酒盅也換成了大酒杯。倆人一遞一杯地喝將起來。

阿聯的父親易先生和母親麥女士年輕時也都是運動員,是廣東省手球隊的。易先生個子很高,看上去也很年輕。可是和老孫論起來,竟比老孫年長。老孫就勢叫起“易哥”“易嫂”來。談起兒子,“易哥”“易嫂”很自豪,阿聯的每場比賽他倆都看,主場賽就去現場,客場賽就看電視。“易哥”說他非常高興看到阿聯在“雄鹿”已經有了個良好的開端。“易嫂” 則說阿聯太累了。而她能做的就是在阿聯比賽完回家後, 能吃上可口的飯菜。 也可能是運動員出身的緣故,“易哥”“易嫂”都很樸實,是實實在在的性情中人。也都很健談,說著略帶有廣東腔的普通話。這天恰逢密爾沃基下大雪。 對於在南方生活慣了的“易哥”“易嫂”來說,天是夠冷的。可他倆挺興奮的:這是他倆長這麽大第一次看到雪!

“易哥”和老孫 邊聊邊喝,不知不覺幾杯五糧液下了肚。這邊可急壞了“易嫂” 和老孫的太太李大夫。“易嫂” 忙著給“易哥”遞礦泉水解酒,李大夫緊著給老孫送麵巾紙擦汗。再看 “易哥” “孫弟”倆人依舊神高氣爽,談笑風聲,正喝在興頭上,大有酒逢知己、相見恨晚之意。倆人喝得酣暢淋漓,卻並不死磕硬拚。 老孫對 “易哥”說, “再滿上?”“易哥”回:“滿上的啦”。“易哥”對老孫說, “杯中酒哇?”老孫答:“你說了算。” 酒喝到這份兒上,正可謂喝得有量有德, 有節有禮。把好東西喝出了好品位。 酒畢, 老孫道出真情:“易哥”酒量不在我之下。 眾人問何以見得?原來老孫喝酒, 除了兩個饅頭墊底兒的秘密,還有一大特色 就是出汗。酒精借著汗腺揮發, 所以能飲而不醉。 可是與“易哥”喝著喝著, 老孫看出了門道 ,“易哥”的頭上也正“哧哧哧”地冒著小汗呢。 這真讓老孫“酒逢對手”了。大家說,既然如此,老孫你就得把“打遍密城無敵手”的桂冠暫時先放一放,至少在阿聯還在“雄鹿”、“易哥”“易嫂”還在密城的這幾年。

王博士的這次家宴本來也是邀請阿聯來的。 那天阿聯去外地比賽,晚上六、七點鍾歸來。 約好下飛機後直接開車到王博士家。不巧的是那天密爾沃基的雪太大,飛機無法在密爾沃基機場降落,“雄鹿”隻好轉飛到離密城二百英裏外的綠灣機場。而阿聯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這次家宴了。 阿聯父母臨走時,女主人裝上幾盒特意留給阿聯的飯菜請他們帶回去給阿聯當宵夜。 老孫和“易哥” 則相約再續酒緣,後會有期。

(200712 密城)

【後記:當時覺得那天party的情景挺好玩兒,就寫了下來,標題就是上麵的標題,寄給了家鄉的晚報。2008年新年伊始,老公上網一看,晚報電子版登了這篇文章,不過標題改了,叫“連線NBA 在美易粉絲宴請易父”。看起來是比我自己的標題搶眼。再一搜索,嚇了一跳,一些網站鏈接了此文,標題改得更厲害,什麽“拚酒“,”PK“,”密城酒王”,統統上了標題,一片刀光劍影。後來才知道這叫“標題黨”,專抓眼球的。更好玩兒的是,一些鏈接後麵有加照片的,還有跟貼,有誇的,有罵的,還有網友之間打架的。讓我看得直暈。現在把此文收進自己的博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