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回憶我的祖父-東北軍抗日將領王理寰

(2009-08-29 23:05:39) 下一個

  編者按: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及我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日本侵華的曆史,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不能抹去的傷痛,抗日戰爭的曆史,是一曲中華民族在抗爭中走向解放的壯歌,銘記曆史,才能麵向未來。對中國人民來說,記住那段悲壯的曆史,弘揚那種偉大的精神,珍惜今天改革開放的成果,相信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

  我們特整理推薦僑眷王德維女士紀念其祖父王理寰先生的文章。王德維曾是市人大常委、豐台區政協委員、豐台區僑聯主席,在促進開展海外華裔二三代來京參加夏令營工作中做出了許多有益的貢獻。
——————————————————————————————

  回憶我的祖父-東北軍抗日將領王理寰    王德維
 
我的祖父王理寰係遼寧省遼陽縣人。1921年畢業於奉天兩級師範學校。畢業後,曾當一年教員,後到煤礦工作。1927年他入東北講武堂北京分校第七期步兵科學習。1930年入東北陸軍高等學校研究班學習。“九、一八”事變後,曾任東北陸軍參謀、營、團、少將師長等職。曾參加過長城、熱河、灤東等地的對日作戰。1936年參加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進一步激發了愛國主義思想。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參加了永定河、石家莊、漳河、黃河北岸的抗戰。1944年編入遠征軍到過印度、緬甸、越南參加對日作戰。在戰鬥中,祖父勇敢殺敵,六次負傷,五次未下火線,左目失明,人稱他為“偏盲將軍”。1948年內戰期間,他誓死不打內戰,曾與共產黨地下人員接觸,率部起義,對和平解放沈陽做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後,他一直任遼寧省政協住會常委兼工作組辦公廳主任,對台宣傳組組長,遼寧省民革委員會常委,民革中央委員會團結委員等職。

  我的祖父戎馬生涯23年,其中14年是對日作戰。記得祖父講起“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東北軍撤離東北的情景時,心情十分沉重。入關時,廣大官兵悲憤異常。他們親身感受到亡省亡家的痛苦。官兵邊撤邊唱著“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在那悲慘的時候······每當回憶起這些,祖父總是激動地用那蒼老的聲音唱起這首懷舊的歌,眼中閃著淚花。他說:那時廣大東北官兵痛恨日本軍,痛恨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內心充滿著打回老家去的願望。可蔣介石卻置國難於不顧,叫喊“攘外必先安內”、“要抗日必先消滅共產黨”。這是他非常反感的。

  1935年九月間,蔣介石在西安設立了“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自兼總司令。以張學良為副總司令並代理他的總司令職務。1936年2月間,張學良到洛川小住,通過關係,與紅軍國際部部長李克農會晤。4月8日夜張學良到延安喬兒溝天主教堂與周恩來、李克農會談,祖父曾擔任接應,護送周恩來到會談的任務,並負守衛之責。聽祖父講,20年後,1956年萬隆會議前,在中共中央召開的西安“雙十二”紀念會上,周總理與祖父握手時,還親切地說:“甘泉路上你受累了。”為此,祖父多次對周總理驚人的記憶力及誠懇待人表示欽佩。1936年12月12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夜間,祖父接到命令,嚴守六盤山,堵擊胡宗南東進。西安事變後四十多萬人的東北軍,被蔣介石縮編為五個步兵軍,一個騎兵軍,炮兵一個旅,工兵輜重分散各軍師。祖父編入53軍116師。師長周福成,下設4個團。695團團長張紹賢,696團團長王理寰,697團團長呂正操,98團團長張裕馳。

  1937年“七、七事變”時,祖父參加了永定河戰役。1938年2月祖父奉命守黃河大鐵橋。2月12日,日寇陸空聯合進攻陣地,戰鬥異常激烈。午後四時許,祖父在隱蔽所內指揮戰鬥,當他從了望口向外觀察敵情時,日寇的罪惡子彈從了望口外射入,祖父頭部受傷兩處,左眼當即打瞎,鮮血順著臉頰往下淌,他隻讓暫時包紮一下,仍堅持指揮戰鬥。參謀、副官多次勸說都未下戰場。後來,他跟我們講,怕影響士兵士氣。直到戰鬥結束,才撤離戰場,到團部後,參謀長說了一句“可到了”,他就昏過去了。幸虧子彈卡在眉骨上,否則······做手術時,沒有麻藥,他硬咬牙,讓醫生拔出子彈。直到1939年底,傷口方漸漸愈合。我的祖父1940年回116師,任少將副師長。1942年1月間,調130師任少將副師長,1943年53軍編入遠征軍序列。

  53軍接到 編入遠征軍序列 命令後,經長途行軍三千公裏,到達滇西彌渡、蒙化一帶整訓,不久得到美械裝備。遠征軍有兩個集團軍,第十一集團軍,第二十集團軍。司令長官衛立煌。53軍歸第二十集團軍霍揆彰指揮。戰略部署決定二十集團軍由栗柴壩、雙虹橋沿岸強渡怒江,向騰衝進攻。祖父所在130師五月渡怒江時,由於正麵的馬蹄山、大塘子的敵人頑強抵抗,激烈的爭戰持續了七八天,形成對峙。後又經過三四天的激烈戰鬥,敵漸不支,敵據點遂被53軍占領。雙方死傷都很大。53軍取得了第一個回合的勝利。在江苜街戰鬥中,祖父擔任130師師長職務。在116師的增援下,攻占了江苜街。後參加了最為艱苦的騰衝之戰。騰衝敵軍防禦堅固,城中地形複雜。53軍擔負東城一帶的攻擊任務。聽祖父講騰衝戰役打了兩個多月,日軍主力全部被殲滅。

 當年重慶“大公報”駐印、緬記者呂德潤先生在“印緬戰場隨軍散記”中,曾生動地記述了53軍116師師長劉潤川、130師師長王理寰與駐印軍的孫立人師長等會麵的激動人心的情景。祖父曾向我們講過,他那時身穿灰棉軍服,光腳穿草鞋,他說:那真是表現了中國軍隊的堅強意誌,勇敢戰鬥的精神。

  滇緬戰役打通了中印公路,解除了日軍對中國戰場西側的威脅,打破了日軍對美國援華物資的封鎖,也牽製了大量日軍主力,從而減輕了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為世界及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後記:這篇文章就是在《母親上網記》中提及的那篇讓母親找到親人的文章。母親通過查找文章作者而找到了失散五十餘年的表哥。 文中的抗日將領王理寰先生是母親的姑父。特轉貼於此,茲為紀念 - 仲夏百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