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魯迅作品豈能淪為雞肋?

(2009-08-13 11:24:36) 下一個



作者:丁洪先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語文教材中,魯迅的作品明顯減少,《藥》、《為了忘卻的紀念》等作品不見了,保留下來的隻有《拿來主義》、《祝福》和《紀念劉和珍君》3篇。北京師大附中一位老師坦言,“魯迅作品幾乎快成了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塊雞肋。”(成都商報8月12日)

  http://news.163.com/09/0812/04/5GG681FS0001124J.html

  魯迅作品的“雞肋之說”令人痛心。魯迅被譽為“民族之魂”,對現代文學的影響非他人可比擬,其作品代表著一代知識分子崇高的精神品質,價值也早已經形成共識了吧?

  但雞肋之說背後,則不禁讓人疑惑,我們對於自己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精神命脈的無價瑰寶,是否足夠的重視?是的,學習魯迅的作品是“有難度的”,有的生澀難懂,有的深沉壓抑,但這是一個時代的特定產物,也是其壑鄧?塚??娑哉餑訊齲?頤怯忻揮幸壞愀蟻敫腋傘⑷險嫜?暗撓賂揖?瘢?雜謖庖瘓?窆灞Γ?頤怯忻揮寫罅?次賴牡ㄊ隊胄鞀常?

  這不禁讓人想起英國孩子學習的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生活於十六實際到十七世紀初,距現在三四百年,其語言恐怕比魯迅作品中的更難。但據報道,英國專家卻建議,兒童四歲時就該讀莎士比亞,而且效果不錯,相關人士介紹說,孩子4歲時還沒有被作品的語言所嚇住。(新華網2008.3.5)

  當然,這不是說魯迅的作品就應該放在小學、甚至幼兒園去學,教學上怎樣操作,保留多少篇目等,這些具體化、細節化的問題,還要好好討論研究,但最重要的是,應該看到四歲孩子讀莎士比亞背後,英國人對於自己民族文化偉大代表作品的那種崇敬與驕傲的精神心理,看到他們對於全民族的、全文化曆史的靈魂命脈的重視與捍衛。但不幸的是,我們的魯迅,在中學的課本裏卻收獲著“雞肋之說”。

  當然,這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教學體製上應試色彩濃厚,追求高分、升學率,以至於教學中拿不出更多的時間來品味其作品文學價值,隻求模式化答案;教學模式上,很多老師一上魯迅的課,就開始介紹學習其戰鬥精神,要孩子們攻克學習堡壘,讓學生產生了逆反心理;社會文化氛圍上,過度追求流行、娛樂,審美情趣日益膚淺粗糙化,等等。好比英國人都知道莎士比亞,俄國人都知道托爾斯泰,德國人都知道歌德,我們怎能不學魯迅文章?課本裏魯迅作品的多少還在其次,關鍵是我們必需倍加重視,精神上的重視之下,文章多少、如何教法都可以再討論,但首先我們需要像捍衛我們的靈魂一樣加以捍衛他,無論怎樣的理由不能讓魯迅的作品淪為“雞肋”!這事關民族自尊、自信與自豪。如果魯迅的作品“雞肋化”,那不僅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深層次民族文化的悲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