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五月中下旬的周末,Montreal附近的一個小鎮總會舉辦巧克力節。聞名已久,一直沒去過,不是忘了,就是臨時有事。今天(5.17.)終於下決心去了。中午吃過午飯後出發,開車開了一個多小時,大約有110公裏,到時已是快兩點了。開到時幾乎找不到車位,也沒有很正式的停車場,繞了一圈,胡亂停在一條土路邊上。可能遊客和本地人比較多,路上顯得很熱鬧。
第一次來沒經驗,問了一個老太太,說先去買票,六塊錢。包括免費的一塊巧克力和乘坐馬車一次,後來去大賣場的入場券也是它。打算先熟悉一下地形,就去排隊坐馬車。天氣有一點冷,排了大概二十分鍾才輪到--是那種比較簡陋的敞篷馬車,兩匹馬倒是很高很壯的樣子,一次可以坐十來個人。小鎮Bromont有很多精致的建築,沒什麽高樓,教堂和房屋有點仿造歐式。馬車走得極慢,因街道本就很窄,來的車一多,就交通堵塞,晃得我幾乎睡著。
走完一圈,下來和朋友順著主要街道Shefford慢慢逛。參觀了巧克力博物館,有許多照片,文字介紹和做巧克力的機器。本來想看看巧克力的實際製作過程,可惜沒有,略有些失望,不過用巧克力做的雕塑很有意思。出來以後在一個小棚子裏見到一個老頭在做一個雕像,就上去和他聊了幾句。魁北克的小鎮很少講英文,我的可憐法語交流起來有難度,一個詞一個詞的往外蹦,逼得老人隻好用un peau的英文告訴我,做一個雕像大概要兩三天,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下保存很久都沒問題--博物館裏的雕塑就是罩在玻璃裏。然後他又很和善地問我是不是中國人,小鎮的人比大城市的人nice多了,這一點我早有發現。隨後又在一家小店買了幾粒手工巧克力,平均一粒一塊錢的樣子,很新鮮,入口香滑,品種大概有十多種,看上去很可愛。還有一家人把自製的一些cookie拿出來賣,兩毛五一塊,除了略甜之外,味道是不錯的--老外的口味就是偏甜,要吃不甜的,隻有自己做。另有一處是擺了鮮奶讓人免費品嚐,便拿了一杯當水喝。吃完巧克力,喝點冰涼的牛奶,挺爽。
然後去大賣場。一間如操場般大的大屋裏擺滿了各種小攤,仿佛國內的農貿市場,各色巧克力應有盡有,還有蘋果冰酒,果醬,dresser等。有些還有試吃。如果不是考慮到家裏巧克力已經買了很多吃不完,幾乎又要買一堆回去。最後買了一盒Truffles(鬆露巧克力,回去一看還是法國產的)和一瓶巧克力酒。巧克力是10元3盒,一盒四元,老板力勸我買三合,我想實在吃不掉,Truffles容易化掉,朋友又對巧克力沒有太大興趣,所以我抵製了誘惑,堅決隻買一盒。等買完,看大家已經開始收攤了,知道時間不早,就趕忙離開了。值得一提的是賣場裏有專供小孩用巧克力在紙上畫畫的服務,紙,巧克力醬,畫筆是免費提供,有個小女孩胡亂畫了幾筆就開始用手指蘸著吃起來,很有趣。
出來一看表,5:20,小鎮上已是一副人去樓空的樣子。去取車時,原先停的滿滿的路上隻剩兩輛車了。於是開車離開。
總體感覺還算不錯,小孩可能會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