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娘美】1961年出品 / 極其珍貴的經典黔劇電影
(2009-05-17 01:32:35)
下一個
一百多年前,古州三保地方有個美麗的侗族姑娘秦娘美與鄰寨青年農 民珠郎相愛。但侗族有個不合理的規定養女從舅,即女孩一生下來注定要給舅舅的兒子為妻。秦娘美為爭取婚姻自由,在逼嫁的前夕,與 珠郎破錢盟誓,雙雙離開家鄉,逃到一個叫七百貫洞的地方。
七百貫 洞的地主銀宜垂涎秦娘美的姿色,假仁假義地引薦珠郎入了房族,並 撥給珠郎一塊田地耕種。當珠郎知道銀宜撥給他種的田地是強收回佃 戶大庫的地時,善良的珠郎堅決拒絕了。銀宜又差遣珠郎代他到下河 地方去采辦貨物。等珠郎走後,銀宜乘機向秦娘美一再進行調戲利誘,但都遭到拒絕。銀宜不肯罷休,勾結款首蠻鬆,利用款會吃槍尖肉 表心的時候,將珠郎刺死,反誣珠郎是私通下河人的奸細。參加款會 的群眾知道珠郎的冤屈後群感不平,但被款首以武力壓製。銀宜則向秦娘美偽稱珠郎是在抗拒下河人進攻時,被下河人俘虜。他怕群眾向秦娘美道出珠郎被害真相,派爪牙監視秦娘美的行動,使她不得和群眾接近。
秦娘美聽了珠郎被俘的消息非常焦急。媒婆奶花又來勸誘秦 娘美改嫁銀宜。秦娘美因珠郎生死不明,力探真相。後來是大庫派兩個小姑娘唱侗族民歌,將珠郎被害的真相暗示給秦娘美。秦娘美在萬分痛苦中衝出地主的看守,在江箭坡荊棘叢中找到珠郎帶在身上與她盟誓的那半片銅錢並尋到了珠郎的屍骨。她和大庫等人設計,登上鼓 樓,擂起法鼓,佯稱誰能幫助她將珠郎的屍骨埋葬,她願與幫助者同吃同住,以報恩情。銀宜信以為真,跟秦娘美上山,秦娘美待銀宜掘好了深坑,便以鐵鋤猛擊銀宜。這時暗中保護秦娘美的群眾,已將款首蠻鬆打死,趕來幫助,協力將惡霸地主銀宜埋葬在他自掘的墳墓中,為地方除了大害,為珠郎報了血仇。
黔劇是貴州的地方戲,是由清光緒年間流傳在貴州的曲藝揚琴(又名文琴、貴州彈詞)於1953年發展而成的,60年代被正式命名。它的唱腔,主要是繼承發展了文琴民間說唱藝術的傳統。它的表演是在吸收、借鑒昆劇 等戲曲表演的基礎上,又學習當地各民族的民間表演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演員一般比較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