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的音符 (非公開的博客)

琴弦上舞動的音符,奏著一曲淡淡的美,悠悠的愁......
正文

《哈佛的幸福課》

(2009-07-25 20:32:44) 下一個




    哈佛大學"幸福課",結合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探討身邊切實可行的幸福方法,使你徹底擺脫不快樂的糾纏。無論我們正處於何種生命狀態:遭遇不幸,經曆變遷;或追求卓越,名利雙收;也無論對人生正經曆困惑、求索或領悟,我們對生命都要負一個重要的責任--讓自己幸福。

    第一課你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

        一 大膽想象幸福的生活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兩種完全相反的人,一種人生活在冬天,他們卻很樂觀,因為他們認為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一種人生活在春天,可他們卻很悲觀,因為他們認為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春天總是要過去的,冬天遲早要來。這兩種人哪種人更快樂些呢?

    快樂的人總是積極地麵對生活,他們走在尋找幸福的路上。他們認為,自己走過的路越多,自己的生活就越豐富,自己的視野就越開闊,自己的思想就越深邃,自己的胸襟就越寬廣,自己的生命就越精彩,自己離幸福也越來越近。他們的幸福就是能到一個心儀已久的地方旅行。他們認為,自己的幸福就是不斷去挑戰未知的一切,比如去創業。他們認為,自己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屬於你的幸福在哪裏呢?有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人,他總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盡人意,於是他便經常去"算命"。一天,他聽說山上寺廟裏有一位禪師很有道行,他就急忙去向禪師請教:"大師,請您告訴我,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命運之說嗎?"

    "有的。"禪師輕聲回答。

    "噢,那我是不是命中注定與幸福無緣呢?"禪師聽罷此話,便示意這個年輕人伸出他的左手,大師的目光停留在年輕人的手掌之上,然後對他說:"請看,這條是愛情線,這條是事業線,另外一條就是生命線。"

    之後,禪師讓年輕人把手緊緊握起來。繼而問道:"年輕人,你說現在這幾根線在哪裏?"

    年輕人迷惑地說:"當然是在我的手裏啊!"

    "那麽你說幸福在哪裏呢?"

    年輕人恍然大悟,原來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

    創造快樂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極其需要我們的主動和積極。自己去主動營造快樂的心情,被動地等待別人的幫助就等於是慢性自殺,其他人也有很多自身的問題要解決,根本無暇顧及你的感受。所以,隻有自己才能把自己從不快樂中解救出來,切記,幸福就在你自己的手中。

二 你真正需要什麽

    積極心理學家桑婭·呂波密斯基等人提出:"諸多研究顯示,幸福的人群在生活的各種層麵上都非常成功,包括婚姻、友誼、收入、工作表現以及健康。"

    生活中,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麽呢?你真正需要的是幸福。因為幸福在所有目標中是至高無上的,其他所有目標的終點都隻是去往幸福的起點。

    克勞德曾說:"每個人都有幸福的機會,關鍵是我們如何使用他們。"值得欣慰的是,生活中確實有不同於A、B、C三種人的人生又生活得很幸福的小D。

    小D從小就熱愛學習,他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不斷享受創造的快樂,正是因為這種快樂,幫助他取得了更加優異的成績,這也為他獲得美好幸福的未來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學畢業後,小D到一家著名公司工作,他能夠在工作的過程之中享受取得事業的進步。不久後,他獲得了一份愛情,兩人共同享受著愛情美好的同時,也幫助彼此的成長與發展……他感覺自己很幸福。

    可見,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裏享受它的點點滴滴。而小D做到了。維克多·E·弗蘭克爾(因其猶太人身份,二戰期間曾遭納粹逮捕,在集中營度過了三年艱難的歲月)在其《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中說:"可以肯定地說,人對於意義的尋求可能引起內在的緊張而非內在的平衡。然而,這些緊張是精神健康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我敢說,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生命中存在的意義更能幫助人在最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尼采的話存在的許多的智慧:'知道為什麽活著的人幾乎能承受任何怎樣活著的問題。'"

    我們為什麽追求幸福,因為幸福是我們的基本需要。泰勒博士將幸福定義為: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他認為,對幸福的這種解釋絕不僅僅限於生命裏的某些時刻,而是人生的全過程:即使有時經曆痛苦的感受,人在總體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