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節見聞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歌舞,非洲音樂家帶來熱帶風情。羅馬尼亞音樂家是另一種文化。雖然上午的聽眾不多,演奏家卻一絲不苟。
到了飲食大廳,最先品嚐的是荷蘭風味,然後是烏克蘭、尼泊爾、挪威、丹麥、柬埔寨、哥倫比亞、中國、意大利、波蘭、墨西哥、印度、土耳其、菲律賓、瑞士、印度尼西亞、埃及、日本、捷克斯洛伐克、黎巴嫩、匈牙利等。飲食風味是一國文化的重要方麵,而且每個國家的攤位都把自己的牆壁裝飾到最具本國特色。埃及的象征——金字塔和法老,印度尼西亞擺上了熱帶的棕櫚樹和鸚鵡,波蘭的茅屋和帶著花環微笑的女孩讓你忍不住停下腳步,日本裝潢的熱熱鬧鬧,紅黃蘭白黑五色齊上,讓你眼花繚亂,但是食物的盤子大分量少,讓你嚐到味道為止,所以一直懷疑日本人是否在家都能吃飽。飲食大廳也是各國服飾大廳,我恨我不能用我有限的文字描述他們各國的美麗服裝。
工藝品展廳有很多藝人在低著頭繼續他們的雕刻、繪畫、紡織、粘貼、打磨。這就像天津的煎餅,如果沒看見製作過程,直接給你一個天津煎餅,一大坨、鹹乎乎、伴著天津麵醬、雞蛋和綠豆麵味道,你不一定會愛吃,而當你看到製作者表演一樣的攤開麵漿、畫圓、打雞蛋、畫圓、翻個、問你是要麻醬、醬豆腐還是辣醬、撒蔥、放油條或油餅、包起來,全部過程加上你自己的參與,讓你對這不起眼的天津煎餅有了感情,吃起來分外香。當你看到各國藝人用你不熟悉的方式加工那些你熟悉的材料的時候,你的興趣自然調動起來了,忍不住想保留這些異國工藝品,其實它們的價格並不貴,因為成本不高。就是發愁怎麽帶回國跟國內朋友顯擺。
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光起名字就讓老外興奮不已。人的名字其實是自己不能掌握,都是父母賜予的。文學家每天倒騰文字,看到的文字比我們多得多,所以他們就忍不住給自己起些筆名,足見大部分人對自己名字並不滿意,都希望自己能把握自己控製不了的名字。如果能自己給自己起一個中國名字,該是多麽誘人的事情。
歌舞大廳人很多,大家都想坐第一排,還沒等到節目開始我們就來了。先看到亞美尼亞的表演,然後是玻利維亞,他們年輕演員穿的演出服像一個個藍色甲蟲,每個都精神飽滿。烏克蘭的舞蹈演出總是和俄羅斯的分不清。土耳其的服裝和表演極具特色。柬埔寨的演出,讓我看起來就像雲南省的匯報演出。越南的獅子表演也具有中國特色,象電影黃飛鴻,演員中有不到十歲的孩子扮演小獅子,也有美國白人黑人,在獅子道具下分不清。威爾士的舞蹈就像在他們自家院子裏的自娛自樂,幾個人跳著宮廷舞,交換著舞伴,節奏比較慢,舞者也不像亞洲演員那麽年輕標致,但是那種歐洲味道表現出來了。
唯一遺憾是沒看到中國節目,但是看到了中國人上台領獎。我們得到了一等獎,第一個上台領獎。中國傳統服裝的顏色是兩種,黑色是男士穿,紅色是女士穿。其中如果有變化,男士也是從黑色變成藍黑或者是深棕,脫不開暗色,女士也就是紅中帶粉或者黃色多一些,花紋總是那幾種或大或小的孔方圓或萬字錢,表示福祿壽。真希望上台領獎的時候不要穿得那麽壓抑,穿的好看些多好。我們中國人,尤其是現代男士,是很精神的。
看到國旗,我總是感概萬千。中午一點是Flag Ceremony,觀眾起立,二三十位穿著各國服飾的演員捧著卷成長卷的美國國旗走上台,伴隨著America, the Beautiful的音樂,美國國旗在演員們的手中展開了。我一直懷疑,《歌唱祖國》在我們中國是否如America, the Beautiful這首歌在美國那麽受歡迎,我們在集會的時候,例如這種民間節日,是否能想起讓大家一起展示我們的國旗,讚美我們的祖國。我來到美國的切身感受是,美國人的愛國熱情是貫穿在日常生活中的,而我們中國人的愛國熱情是表現於最危難的時候,平時我們在心裏愛國,並不表達我們的愛國情感。這就象我們中國文化,含蓄、委婉,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感情。在美國,我的同屋女孩常用I love you作為告別語。我常跟她們說的是See you或者Bye-bye,而她們之間告別時常說I love you。我們中國父母甚至都很少向子女表達I love you,或者子女向父母說I love you的時候,中國父母會說,你好好學習就是愛我,別這麽虛。我們中國人實在很含蓄,實在得讓我們有時候懷疑父母是否是親生的我們,因為他們常常因為我們犯錯而暴打我們,而對我們的恩情隻表於行動。我還是喜歡美國的這種隨時表達出來的感情,愛國貫穿於日常生活,不嫌多。
看過舞蹈節目發現,歐洲舞蹈演員是自娛自樂,而亞洲是專業演員。我們知道歐洲的舞蹈堪稱世界一流,但在這裏並不能稱得上好。我們亞洲對這些事都是很認真的,希望為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說明我們的文化優秀,其實國家富強了才能讓海外華人真正挺起腰板,而國家富強是離不開海外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