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戴老花鏡了...

佛道中庸,陰陽調和,內外兼顧,上下通融,左右相依,前後互補,進出有衡!
正文

品茶、品道、品富貴?

(2009-05-14 18:14:56) 下一個
來到“咖啡”國度,每每被開導‘這是什麽咖啡’‘這是哪兒的優良品種’‘速溶咖啡怎麽不地道’-------總被主人感覺‘不可教也’,對我完全失去信心。因為我喝咖啡,總覺得味道都差不多!

      因生意的禮尚往來,也收了品種多樣、包裝各異的異國咖啡,隻是都被我回國時帶去換茶葉喝了,因為喝茶多年;離不開它了。如果開車要一、二小時,我會泡一保溫杯帶在車上;如果是按天算的長途跋涉,我會帶一電熱杯,保證沿途有開水泡茶;如果飛到外地出差;電熱杯+旅行茶具是必帶的;因為大多數HOTEL都沒開水,如用酒店房間裏的咖啡機燒開水;往往其水的咖啡味太濃,不能用來泡茶-----總之,我是每天都要喝茶;經常換茶(按大類;綠茶、烏龍、紅茶------),以保對不同茶味的應有敏感。

這二年回國走親訪友時,--見過不少茶道上的各路‘神仙’------

*茶聖---甲:農大園藝係茶葉學科的老前輩.從他簡陋的茶具裏,專門為我泡了‘一泡’他的學生‘孝敬’恩師的‘黃金桂’(一種含桂元香味的烏龍茶);該茶雖不貴,但市場上不多見;很新鮮、濃濃桂元香溢滿口,這是久違的味道------湯色也很純透,好茶又不貴;唯一缺點,不太耐泡,三泡後,味就淡了。一輩子與茶打交道的老人,滿腦子都是茶業品種----野生的,選育的、雜交的;栽培技術、產量高低;農藥殘留------
 
*茶博士:與老茶聖一樣,書架上都是關於茶的圖書和雜誌;但有些不同之處:A)建了個‘茶文化’的網站;B)還收集了不少品茶時播放的專用音樂,不同心情、不同茶品,似乎都能選配到合適的一段背景音樂。精致生活,美侖美奐,好不享福。我們喝了“元寶茶”(綠茶+青橄欖)再喝了“坦洋功夫”(閩東的紅茶);由於都是消脂退膩的上品,很快就感到肚子餓了-----
 
*茶師傅:泡茶前,看看茶,聞一聞;就會告訴你:什麽茶、新舊度、幾級品(或行情價)、主產地-----;每品一口茶,就能告訴你這是什麽季節、什麽時辰采的、多少樹齡茶樹的茶葉、海拔多少茶園------;將泡過的茶渣用手瓣開,再搓揉一下,再認真聞聞,就會告訴你該茶,殺青多久、發酵度多少、烘烤把握的如何------好一個專家的姿態;說道時,掩不住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往外透。
要入茶道,少了這些‘技術性’的知覺和‘一語點破’;可能要在門外徘徊許久。中國的茶文化曆史太悠久,內容太博大精深了;一二個茶師傅,隻能部分解讀它-------
 
*茶老板:要買茶,就要與他們打交道;這一買一賣,花道甚多------ 買: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合適的茶;賣:用最好的‘交流’將茶葉賣到最貴。1)先試買家是否內行,內行碰內行,賣個合理價;否則欺負你沒商量。2)有必時會試試你的口味喜好!再在泡試品茶時在茶濃度控製、泡的時間、水的選配上用‘技術優勢’呼悠你。達到他以次充好,抬高賣價的目的。3)象個學生恭維你茶識如何了得,一見如故地稱許你品位高------然後應該配喝多麽“價廉物美”的茶雲雲-------商人大多都是唯利是圖的!
 
*茶藝(道)館:A)裝修有檔次,多數茶貴但沒有好茶;要想喝好茶,還須自帶!B)就是個麻將館!隻配了解渴的茶具和有點茶味的水而已!
現在賺錢多難啊,真用好茶伺候?茶藝館可不會這麽想!
 
*茶同誌:這個人群正在不斷擴大;而且年紀青的茶同誌也增加明顯。這是生活水平提高後,健康意識被重視的好結果。配製的飲料少喝或不喝;天然的,原汁原味的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健康的!
 
*茶神(仙):家裏除了廚用冰箱,還有專門儲藏茶的專用冰箱(主要是烏龍茶);當然各種茶品、茶罐、茶具、茶盒、茶櫥(放普洱茶)茶點心------應有盡有。全然是個小型茶葉博物館。什麽季節喝啥茶;每日喝茶量的控製;茶品的調換;品質的控製;茶具的選用,茶具的養護(養壺);泡茶專用水的選儲;------ 都有詳細的規劃。愛茶到如此如癡如醉的地步;講究到如此程度而不認為是一種負擔-----真的是奉上帝的旨意?
 
*茶鬼:天天離不開茶;什麽茶都能喝;有條件地挑茶,手頭寬時,上千元一斤的茶會去品;手頭緊時幾十元一斤的茶也喝得有滋有味;沒有什麽特別的講究,可像模像樣小杯細品,也可豪氣衝天地大杯牛飲;我喜歡----有煙癮味道的茶鬼!
 
*茶貴:喜歡喝茶;喜歡喝貴的茶,即‘好茶’:
A)這茶具多少錢(即多名貴);
B)這茶葉,外型多好,這麽新鮮勻稱---多少錢一斤,你猜。
C)看這茶湯色,多透靚,請品品----多少錢一斤的‘品’出了嗎?
D)我現在,多少一斤的茶,隻要過我這嘴一品;馬上判斷出個八九不離十;¥300-2000元一斤的茶,我能立馬品出檔次,誤差不會超過¥50元--------
的確專業啊,讓我刮目相看-------這哪是喝茶,分明是在‘喝錢’;通過‘喝錢’來展示身份的貴重。隻不過找到‘茶文化’的外衣很好地包裝了一下;話說回來;當下‘送禮傳統’深厚的中國;送幾百過千元一斤的茶並不少見哦。
茶貴聲稱;這嘴巴啊,越喝越刁;隻能往上走(貴的);上去了就下不來了(便宜的茶就再喝不下去了),原先¥300元一斤的還行;現在每斤沒有¥600元的,我是喝不下去了,那就不是茶了啊。今天請你喝得才每斤¥800元;你就將就一下了。哈哈。
我在想;如果養成這‘習慣’,在美國我要活得多累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