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行天下》詩集征文投稿箱

歡迎海外詩歌愛好者光臨,讓我們合作出詩集。
正文

冰雲選評海上雲詩作:

(2009-05-17 04:13:18) 下一個


冰雲選評海上雲詩作:


1.《重回小鎮》


我找到了那座石板橋
上一個世紀我曾在那裏
等橋頭石縫裏的第一片綠葉
等一場水瓶座的流星雨
等漁火影影綽綽
等江楓夜夜愁眠
等風在枝頭的無語
等水裏的櫓聲近了又遠
等到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

那時,那日
美麗的白鶴在鳳溪棲息
花香漫蓮塘
潮平大盈江
秋夜裏,我常傾聽
明月升起時紫竹調的旋律



把青石板踩成,通往月光的路
圓津禪寺的鍾聲,蕩來清風徐徐
那條窄窄而又悠長的小巷
粉牆上的歲月已經斑駁
炊煙在滿街的粽香中升起
銅鎖已鎖不住鏽綠

評書和碧螺春一起
在茶館裏,被優哉悠哉品味
粉牆,青瓦,石駁岸
紅菱,蓮藕,油紙傘
那些在賣菱聲中風華過的人
在古井深巷裏哼著越曲



命運在機杼聲裏穿梭
把時光織成了藍花布的心緒
那枚憂愁真的來過
不知何時又下起了雨

所謂江南
你是放生橋的青石縫裏
那叢夢幻般的綠

所謂遊子
我是放生橋下那尾
年年被放生,年年被捕回的鱸魚

*圓津禪寺、放生橋在古鎮朱家角,白鶴、鳳溪、香花、蓮塘是鎮名,大盈江是江名。

------------------------------------------------------------------------------
      詩人以思緒重回為詩文結構,把心裏熱愛著的家鄉溫故!身在異域的詩人,不能抹去的清晰記憶,如數家珍地倍加珍藏!
         一、寫兒時的詩人,生長在上海的朱家角,城鎮上的石板橋留下了他的人生足跡。由一組“等”的回憶,身心瞬間地回到了往日生活過的片段裏,一片片的場景,烘托出喻景於情的思鄉情結,一組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景象,寫出了留戀往返的水鄉濃情。兒時的鳳溪水邊,棲息白鶴恩愛閑舒,嗬護備至,祥和溫馨,令人羨慕!蓮塘荷花溢香侵漫水麵,這香味侵入了詩人的心扉,侵入了詩人美好的記憶中!風平浪靜的大盈江,秋月盈滿江麵時,悠揚柔和的江南紫竹調旋律,清幽幽地飛入詩人耳鼓,心扉一起隨之起舞共鳴!這共鳴且永久地留在了詩人的心靈中,陪伴他客居異鄉的日日夜夜!
       二、月光下的青石板街路,是詩人永遠思念的鄉路,圓津禪寺鍾聲、街牆斑駁是記載歲月的延伸、粽香由炊煙傳播江南的麵糯味、銅綠記錄了街民的曆史!茶館裏聽評書品茶、粉牆、青磚、石駁船紅菱、蓮藕、油布傘、過往行人。越曲,一組街景意境,遠攝截景,唯美地雲煙落紙,工筆精描的水鄉,詩人情享期間哦!水鄉憂愁的雨,淋濕了詩人記憶中的思絮,感慨人生和“命運在機杼聲裏穿梭/把時光織成了藍花布的心緒” 
       三、江南,是“夢幻般綠”的記憶,留在了“放生橋的青石縫裏”。遊子,是“我是放生橋下那尾年年被放生,年年被捕回的鱸魚”!這首詩在描寫記憶重回小鎮時,詩人悉數盤點對小鎮血濃於水的思鄉情感,語言樸素,結構平穩,每一個景點描述,都承載了詩人濃鬱的思鄉情結!喻景有章,抒情有法,層層推進,盡情地傾訴了一個江南學子客居他鄉的眷戀鄉情。這首詩作,用精準的畫筆,描繪出江南水鄉的風景圖,寄情喻景,美不可言!讀者在閱讀中可領略到上海朱家角江南古鎮的悠久神韻!

《胸間的紙鶴》

天空飄落一串鴻鳴
我該怎樣收藏?

是依著你的韻律
題一首詩懷鄉
等你再來過冬時
一起吟唱

或是滲些炊煙和夕陽
研成墨
畫一幅人在天涯
憑欄而望

還是,把你折成紙鶴吧!
掖入我的左胸
都是遊子
那裏的跳動和溫度
不會讓你寂寞惆悵

---------------------------------------------------------------------------------
       
詩人思鄉情懷深厚,借紙鶴意境抒發戀鄉情結!思鄉情緒隨著厚積的思力,慢慢遊離客居的異域,化作會飛紙鶴的一串鴻鳴,這思念情結我怎樣來收藏於心呢? 是依思念的鴻鳴音韻寫詩懷鄉?等鶴鳴冬歸時一起吟詠?是截取江南嫋娜炊煙和夕陽的鄉景,柔入碾墨中,畫一幅人在天涯望鄉思戀圖?還是把寄情的紙鶴,掖入心裏珍藏!遊子,多麽珍惜這思鄉的情結,思鄉情結的溫度,隨著心髒的跳動,不會讓寄情思鄉的紙鶴寂寞惆悵!
      
這首詩是詩人寄物吟詠思鄉情懷的詩作!不落俗套地試問紙鶴,能否傳鴻寄情於鄉思之地,委婉地寫出了遊子客居異域,難以消磨的思鄉衷情。思念,是詩人的詩泉!思念,是畫家的紙墨!思鄉之念永遠在遊子心中湧動的源泉!詩作語言輕鬆愉快,寫出詩作結構的新意,沒有苦吟之嫌,給讀者帶來隨紙鶴一同幻遊在鄉戀曲的旋律中——沉迷!


《清明祭》

清明,是千年曆書上的
冷雨紛紛
從江南淋到塞外,外婆嗬
冷雨洗不去我心頭隱隱的淚痕

清明, 是歲月埋在心裏的
骨刺一根
從兒時到成年,外婆嗬
它一入風濕的四月便隱痛陣陣

清明,是思念煉就的霧橋
連著你的彼岸和我的此岸
隔著你的往生和我的今生
外婆嗬,我去哪裏找你的來生?

清明,是忘憂河邊一座
一年一現的城
燃一柱天香,外婆嗬
我來拜叩你墓碑緊封的城門
我的童音早已變聲
外婆嗬,不要把我認作陌生的人。。。

--------------------------------------------------------------------------
        詩人緬懷祭奠外婆的心情,在清明時節,詠懷思念仙逝的外婆。
    
   
清明節,是今人祭奠先人的節時。詩人的成長過程,與外婆的撫育息息相關。詩人與外婆存有很深的親情。這天,詩人和國人一樣,和著清明冷雨隱隱心泣,抒寫詠懷祭奠詩文追思!詩人,對外婆的過世,一直是心疼地感覺到,是一根骨刺,橫鯁在喉,每到四月,這骨鯁就會在四月清明時節陣陣隱痛!
    
   
清明節的思念,詩人追思苦痛不已,呼喚外婆英靈。清明“是忘憂河邊一座一年一現的城”,墓碑前的呼嚎,詩人思念外婆的情感,傾湧而出,“我的童音早已變聲/外婆嗬,不要把我認作陌生的人。”這哭啼聲,心裏發出,撼人心魄!
   
   
詩人在這首詩作裏抒發了祭奠外婆的深厚情感!不落俗套,一聲問,“童音已變的我,外婆,不要把我認作陌生人啊!”  情真意切的追思,感動無數哦!語言敘述層次清晰,語言描述意境寫出了新意,是一首不可多得緬懷祭奠好文!讀者與作者追思的心情同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