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說60末至70末出生的中國人是三觀最正的群體?

(2019-04-24 20:10:44) 下一個

本文經來源是微信公眾號 孫首席(ID: shouxi_sun)經作者授權發表

 

 

 

春天來了,大媽的身影又活躍起來,“地上趴著大爺,樹上開著大媽”之類的照片又現身朋友圈中。

 

 

前幾天,又有報道說,兩位中國大媽在印尼巴厘島為下遊船的先後次序大打出手,引來各國友人驚訝觀戰。

 

見到這類消息,總忍不住想,這些大媽年輕時經曆過什麽?是怎麽過來的?她們出生和發芽的時候,發生了什麽,使得她們有了現在這樣的造型?

 

也是幾天前,一個上海某職業學校的17歲男孩,因為和母親吵架,在車行至盧浦大橋引橋處,終於無法忍受心中的委屈和憤懣,縱身一跳,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母親跪倒在地,捶地嚎哭,讓人看了痛心、惋惜。

 

 

17歲,應該是2002年出生,改革開放結出碩果的年代,一出生就有可能坐私家車,吃穿不愁,隻擔心營養過剩,大學都擴招好幾輪了,條件好的,考不上國內好大學還能到外國大學避難,有什麽好煩惱的?

 

這樣的年輕人,沒有開在樹上,卻青春早逝於橋下,也讓人深思:他們不是大媽,可是,他們分明也和大媽一樣地“怎麽了”。

 

世界最怕的不是但是,而是假如——假如,他們能夠像米蘭·昆德拉《生活在別處》那樣,生活在別的年代,比如,大媽們往年輕趕趕,90後、00後能早點出生,或許他們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至少作為一個群體,他們能表現出另外一種特質。

 

不過,這是不可能了。人生可以做出無數個選擇,唯一不能選擇的是自己的出生,和那個年代。

 

大媽們很不幸,很多人錯過了高考,失去了讀書深造的機會。有些人雖然趕上了,但由於當年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有點過人的硬功夫難以擠進大學校園,因此,早早走上社會成為那代人的主體。

 

不要說大學,很多大媽中學也沒有好好讀,悟性好些的,倒是能寫幾筆大字,因為經常要往牆上貼,有任務。

 

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執導的電影《末代皇帝》中有一個女紅衛兵跳忠字舞的場麵,給人印象頗深。看著鏡頭中那一招一式都是狠勁兒的青春女孩,你也許回想,她們後來都哪裏去了?

 

 

現在想想,好像去桃園了,去櫻花園了,去東京、巴黎購物了,去加勒比海坐郵輪了。裝束變了,兜裏也有錢了,但是,那股子精神氣兒依然還可見當年的神韻。

 

忠字舞流行於文革高潮期的1966年至1968年,主要伴舞歌曲為《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1969年中共九大後漸漸勢微。

 

《末代皇帝》跳忠字舞的女紅衛兵當時應該是十五六歲上下,到今天,應該是六十五歲上下。這些人掛在櫻花樹、桃花樹上拍照,在城市廣場上熱舞,在羅馬博物館大聲喧嘩,在巴黎商店裏肆無忌憚地搶購,也就沒有什麽好奇怪的。

 

 

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山楂樹之戀》中,也有一個紅衛兵跳忠字舞的場景,配舞的歌曲是那首很多上歲數人都熟悉的《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在舞台上,靜秋和同學們跳得虎虎生風,雖然靜秋是個豆芽菜似的女生,但是小拳頭握得很緊,歌詞唱得也生猛,最後的亮相更是那個年代的招牌動作。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於70年代初,當時靜秋是個中學生,如今也是60歲出頭的大媽。這樣的歌曲對當時還在青春期的少女會有什麽樣的影響?連生身爹娘都不如毛主席親,那跟別人就更用不著客氣了,在公交車上因為搶座罵你一頓算什麽?

 

所以,大媽的做派和行事風格,並不能完全賴她們自己,她們身上的很多特點有著時代的印記。她們從那個年代成長起來,在某些人身上,總會留下當年的痕跡。如果你恰好看完《末代皇帝》走出影院,又正好趕上一個典型大媽的場景,你就會釋然:我剛才在電影裏已經見過她了。

 

大媽先天不良,那麽,上海跳橋的00後以及比他稍大的90後呢?他們是被這個日漸富裕的時代寵壞了的一代,身為獨生子女,他們是父母乃至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眼中的寶貝,坐著私家車,用著新款手機,過度充盈的物質使他們成為享受的一代,責任在他們心中普遍比較淡漠,更談不上經受挫折。

 

 

80後相比之下比較尷尬,他們出生在一個理想年代,但是,很不幸,在他們剛剛上學後,最美好的80年代就消失了。一切向上的東西都是在他們還懵懵懂懂的時候發生的,即便他們有點模糊的印象,這些正能量的東西也無法在他們身上沉澱。因此,80後是在清醒中告別了春天,而不是在花開時醒來的一代。

 

而在後來的改革大潮、物欲洶湧中,80後看著90後、00後,有點年齡不饒人的感覺,可相比老大哥老大姐們,又在素質和內心中少了點什麽。總之,是一種四六不靠的感覺。

 

80後有一點和90後、00後相似,那就是“得益於”計劃生育政策,他們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80後雖然小時候吃的不如90後,更不能比00後,但是,獨生子女的弊病在他們身上一樣有所體現。

 

而現在,隨著國家力量的逐步增強,國民生活的富裕,很多年輕人,特別是90後和00後中間,有些人染上了飄飄然、醺醺然的自我膨脹感,似乎連向外看世界都覺得多餘,膚淺而不自知著。這使得他們在某些地方,與大媽竟有了某種神似的契合。

 

那麽,誰是真正的時代的幸運兒呢?就是大媽和80後之間的,即出生於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那批人,他們是現在仍在活躍的中國人中三觀最正的群體,也就是目前40歲至50歲出頭的這個群體,也就是一部分90後和00後的父母。

 

 

為什麽這樣說?因為有時代背景。60年代末出生的人,文革後期在上幼兒園,剛上小學,文革就結束了。因此,那個時代對他們的思想並沒有多少影響,一些口號和概念至多是停留在小人書和電影上,包括上山下鄉,他們都是隻知道,聽說過,卻沒有親身經曆過。因此,他們屬於見過豬跑卻沒有吃過豬肉的人,因此也就不怕被染上什麽,實際上也沒染上什麽。

 

小學還沒有畢業,對越自衛反擊戰就爆發了。與80後和更晚的人相比,他們算是“經曆”過局部戰爭的人,知道愛國,也知道打仗很殘酷,是要流血要死人的,因此絕不會因為別人喊兩句口號,自己就熱血沸騰,就要今天拿下這個明天教訓那個的。他們知道,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言戰事。

 

 

看《芳華》時,當看到因傷致殘的戰鬥英雄劉峰後來的生活困窘時,落淚的也大多是這些人。

 

他們在學校時就被組織去看《牧馬人》、《天雲山傳奇》,他們從內心否定那種人整人、貶低知識分子的觀念。他們看過香港的《巴士奇遇結良緣》,見識到外麵的世界與我們想象中的巨大差別;看過日本的《追捕》,知道人應以自己的良知去判斷人,告密是小人的作為;他們看過《廬山戀》,知道在各種狂熱的革命大口號外,青年男女之間還有讓人如此動心的美好愛情,等等。

 

 

與大媽們不同,60年代末出生的人趕上了科學的春天,國家從上到下都開始重視科學,重視知識,學外語,學數理化,鑽研專業技術,成為當時社會上普遍的風氣。

 

大媽們認識的是宣傳畫上的人物,而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這批人,崇敬的是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他們趕上了最貨真價實的高考,從千軍萬馬殺入大學校園的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在學風端正的校園裏孜孜不倦地學習知識。即便那些沒能進入大學的,也多是進入各種技術學校,學習一門技能。那時的學校,不論層次高低,都可以無愧地稱自己為教書育人的地方,與金錢無關。

 

 

80年代,是中國近百年來最好的年代,也是思想最開放的年代,各種新思想蜂擁而來,人們在學習各種知識的同時,不斷地接觸各方麵的養分。他們未必對外部世界了解多少,但是,人們內心既不封閉,也不自餒,而是虛心地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

 

那時剛剛擺脫計劃經濟,社會財富還不豐富,特別是60年代末出生的人,大都在小時候經曆了物質短缺的年月,他們懂得節約,懂得一切的來之不易,這種思想甚至影響到他們的後來,即便富裕了,也仍然能夠記得當年的不易,奢侈浪費絕少表現在他們身上。

 

 

 

在改革開放的起始階段,人們的觀念在改變,有了更多經濟頭腦,有了商品和市場觀念,對金錢也有了大不同於從前的認識。但是,由於所有製和社會經濟結構的限製,人們在財富和道德之間達到了後來難以企及的平衡,社會在發展,財富在增加,但是,人們的道德觀念仍然維持在較為合理的水平線上。

 

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出生的人,在他們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恰好趕上國家各方麵都在向良性發展,社會風氣還沒有被物欲徹底汙染,人心還沒有在各種醜陋麵前麻木,這使得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人,既樹立了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也學到了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同時在人情世故方麵也達到了較為合理的平衡。

 

 

 

即使在家庭成員關係中,這些人大多有兄弟姐妹,大多數人都會有一份責任感和謙讓心,沒有人會理所當然地將自己置於首要得利者的位置,自私在這批人身上表現得最不明顯。相反,在大媽身上,我們看到了霸,而在年輕一代,特別是90後和00後身上,我們在很多人身上看到獨生子女所特有的驕驕二氣,和以自我為中心的過度個人主義觀念。

 

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出生的人,如今已是人到中年,他們已經成為國家在各行各業的骨幹力量。自己到底是怎樣一種人,他們或許很少去想,甚至根本沒有想過。但是,如果要比較一下,這些人應該為自己所出生的年代感到慶幸,也有理由為自己這一代人身上閃光的品質而感到驕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有優勢也有不足。但是,與大媽相比,與80後、90後乃至00後比,就“全能比賽”來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出生的那批中國人無疑是勝出了。

 

謝謝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