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的生活呢喃

愛人,被愛,珍惜,寬待
個人資料
lepto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讀書樂-讀書心得總匯

(2017-02-05 20:09:16) 下一個

從小就很喜歡讀書。 爸爸和爺爺的書櫃都排得滿滿,好多世界名著,爸爸也常常帶我去書店買書。 雖然我年紀小不太懂,也囫圇吞棗啃了不少;十歲那年生日,表哥送我五十本書(!),把我開心到speechless,之後很久我都覺得自己是最富足的人。 初中搬去台灣卻被沉重的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閑書被標簽為不務正業,那幾年就隻讀了侯文詠的幾本。 幸運的是,高中搬去加拿大,遇到特別好的英文老師,鼓勵我讀有深度的好書,挑戰我寫心得,跟全班分享,做presentation。 現在想想,那位笑嗬嗬的英文老師真是我的貴人。 大學讀UT電機係功課蠻重的,有次在走廊讀”Like Water for Chocolate”被教授看到,笑問我怎有空讀閑書,是不是得給我額外的功課。 乖乖牌我從此就再也不敢把閑書帶去學校,就算在家讀也覺得不好意思。 這些年忙著工作結婚生小孩忙小朋友學校的這個那個,讀書隻是打遊擊有一搭沒一搭,一直到去年伊始又把這愛好重拾,而且立定心誌寫書評。 我的書大多數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除非圖書館沒有,我才上網買,讀完再捐給圖書館。 啊,讀到好書真是幸福啊。 麵對滿滿的寶藏,我好像回到十歲那年,心裡鼓漲著幸福,覺得自己是最富足的人。

把去年讀的書和心得整理一下。 算算看,大概有50篇。 其實去年讀過的不止50本,比如說Liane Moriarty的七本小說我都讀了,但都是一個調調,我就沒有再寫其他六本的心得了。 友情提醒,如果您是家長,請務必自己讀過再推薦給你家的小朋友,有些書中的內容涉及強暴等等,不適合青少年。

傳記類:
    •    "The Boys In the Boat" by Daniel James Brow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5/902587.html
1936年9位華盛頓大學賽艇隊員勇奪奧運金牌的勵誌故事。

    •    "The Glass Castle" by Jeannette Walls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3/711539.html
自傳體的回憶錄,記錄了特立獨行的父母教養下,作者姐弟四人的非凡成長經曆,戲劇化,荒唐,但非常勵誌。

    •    "Unbroken" by Laura Hillenbrand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501/21067.html
主人公Louis Zamperini傳奇的人生,作為1939年奧運五千米比賽的運動員,在二戰的號角下加入美國空軍,在墜機後在海上漂浮了47天,然後被日軍俘虜,遭受殘酷虐待。戰後他仍然活在戰爭陰影的噩夢下,卻又戲劇化地成為虔誠的基督徒,心靈終於被釋放,從此他投入宣揚福音和饒恕的終生奉獻。

    •    "Persepolis" by Marjane Satrapi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410/15042.html
自傳體的漫畫形式,伊朗小女生Marjane在伊朗革命進入動蕩時期,用孩童的眼睛見證國家的變遷。 其後在青春期被送往國外後的挫敗和潦倒,真實又深刻。

    •    "Hillbilly Elegy" by J. D. Vance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6/8057.html
自傳體的美國鳳凰男自傳,作者對於底層白人社區文化和困境的檢視。

    •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by Paul Kalanithi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12/1629777.html
Kalanithi是一名印度裔Stanford神經外科住院醫生,就在36歲即將完成近10年的醫師訓練時,被診斷出患有第四期肺癌。 這本書是他在生命最後22個月寫就的自傳,描述他最後麵對死亡仍然積極生活的態度。

    •  "Julie and Julia" by Julie Powell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409/26557.html
名廚Julia Child在二戰後的巴黎學做菜;現代的Julie Powell勵誌一年內把Julia Child的食譜煮遍。電影好看,書實在糟糕。

    •  "Almost French" by Sarah Turnbull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7/1125048.html
澳洲記者一頭栽入愛河,入住法國男友的巴黎公寓,從此麵對文化衝擊,辛苦融入當地生活的經歷。輕鬆幽默,但表麵膚淺,不推薦。

懸疑類:
    •  "Big Little Lies” by Liane Moriarty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5/915195.html
一堆幼稚園媽媽的明爭暗鬥,大大小小的秘密,謊言,暴力,淩霸。。。好一出充滿喜劇的諷刺懸疑。 情節緊湊,引人入勝,語言超歡樂的,超級推薦!

    •  "Defending Jacob” by William Landay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31514.html
Andy是一富裕社區的首席檢察官,可是獨子竟然被指控為殺害同學的凶手。 當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兒子時,父母仍然堅定不移地捍衛他的清白嗎?

    •  "The Life We Bury” by Allen Eskens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7/1107322.html
大學生訪談越戰老兵+殺人犯,卻發展成調查偵破一樁三十年前冤案的曆險。

    •  "The Shadow of the Wind” by Carlos Ruiz Zafo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22369.html
二戰後的巴塞羅那,爸爸帶十歲的Daniel到舊書店買了一本絕版書,Daniel一讀就入了迷,但當他追蹤下去,發現作者所有的小說都被搜購銷毀。於是他開始追索這件奇案,而自己的成長也和書中人有驚奇的重疊。

    •  "The Forgotten Garden” by Kate Morto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23406.html
這是一本Gothic懸疑小說:古堡廢墟,花園迷宮,家族醜聞,贏弱蒼白的女主人,陰沉懦弱的男主人,純真善良的少女。。。跨越了一個家族五代女人。

家庭Drama類:
    •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by Celeste Ng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5/928181.html
70年代華裔混血家庭悲劇,父母與子女,兄妹之間,難以言語的糾結情感以及家庭和社會環境的拉扯。

    •  "My Sister's Keeper” by Jodi Picoult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6/1007847.html
姐姐患了白血病,妹妹從小就捐贈骨髓細胞等等作藥糧,可是姐姐需要一個腎髒時,妹妹把家長告上了法庭。

    •  "The Namesake” by Jhumpa Lahiri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7/1132759.html
一個印度移民家庭在美國的紮根、生長、離散,寫第一代移民的文化衝擊和第二代的身分認同矛盾。

    •  "Take Me with You” by Catherine Ryan Hyde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12984.html
中年喪子離婚且戒酒的高中老師August正打算開RV到黃石公園把兒子的骨灰撒在公園裏。 意外的車子拋錨使得August把修車工的兩個小朋友兒子帶上一起去國家公園,結下了深厚友誼。

    •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 by Rachel Joyce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24494.html
一輩子庸庸碌碌的Harold在退休後過著一潭死水的生,卻因為老同事的一封永別信踏上了一場非理性的長途爬涉,徒步穿越整個英格蘭。 前行的同時,Harold的心靈旅程也隨之展開,鼓起勇氣麵對那些過往不堪回首的缺憾和傷痛。

諷刺喜劇類:
    •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by Maria Semple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6/1008695.html
人人稱羨的精英三口之家。就在去南極度假前,媽媽失蹤了。聰慧的女兒一定要找到媽媽。

文藝愛情類:
    •   "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 by Gabrielle Zevi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5/911521.html
關於愛書人和書店的故事。孤獨的書店老板因為女棄嬰的到來,困頓的人生因此改觀。超級推薦!!

    •   "The Rosie Project" by Graeme Simsio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29122.html
一個超級龜毛刻板理性的遺傳性教授誤打誤撞和個性鮮明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博士生,兩個南轅北轍的人鬧出一幕幕荒謬趣事。 輕鬆可愛。

    •   "Bel Canto" by Ann Patchett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7/1124496.html
南美副總統府上正高朋滿座,恐怖分子突襲,扣押人質,漫長的劫持煎熬中,歌劇的美好、友誼和愛情也以不可思議地強度滋生。

    •   "Major Pettigrew’s Last Stand" by Helen Simonso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30281.html
退休喪妻的老式英國紳士和鎮上雜貨店巴基斯坦裔老板娘譜寫了一曲甜蜜黃昏戀。

    •    "One Day" by David Nicholls
Emma和Dex在大學畢業那天相遇,成為好朋友,此後每年的那天,一定見麵,從懵懂天真到曆盡滄桑,兜兜轉轉十幾年終於成長。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501/5343.html

    •   "The silver linings Playbook" by Matthew Quick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2/20125.html
兩個精神病人的愛情故事。

曆史小說類:
    •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by Anthony Doerr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3/704808.html
二戰時的法國,失明的小女孩Marie-Laure;同時在德國的孤兒Werner,兩個來自敵對國家的少年最終交會。超級霹靂大推薦!

    •    "The Book Thief" by Markus Zusak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409/11818.html
風聲鶴唳的二戰德國,一家善良平凡的人家藏匿一個猶太人。

    •    "The Light Between Oceans" by M.L. Stedma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4/838511.html
1920年代,西澳的孤島上,一隻小船帶給燈塔看守人和太太一個女嬰,收為女兒,誰知道,女嬰的母親正活在悲痛中。。。兩個海洋,兩個母親,小女孩的兩個名字,謊言和真實,愛和自私,善意和責任的拉扯,孰是孰非?

    •    "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 by Jonathan Safran Foer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2/2801.html
20歲的Jonathan去烏克蘭鄉下找尋當年幫助爺爺逃亡納粹屠殺的俄國少女,遇到了同樣20歲的烏克蘭大學生Alex和爺爺作導遊,引出了一出叫人笑淚交織的悲喜劇。

    •    "The Guernsey Literary and Potato Peel Pie Society" by Mary Ann Shaffer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6/1014886.html
1946年二戰後的倫敦,女作家Juliet無意間收到Guernsey島上居民Dawsey的來信,信中提及島民在戰時成立的馬鈴薯派皮讀書會,引發了Juliet對他們在戰時德軍統治下的生活的好奇。幽默溫馨,超級推薦!

    •    "The Family Frying Pan" by Bryce Courtenay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22162.html
末代沙皇統治下的俄國,猶太人村常受血腥屠殺,16歲的少女Sarah Moses幸免於難,背著一口大鍋就走上了流亡之旅,路上漸漸聚集了其他難民,各有各的心酸過往,就像一口大鍋飯,這些故事由各人娓娓道來,簡直是俄國難民版的一千零一夜。

    •    "The Invention of Curried Sausage" by Uwe Timm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23915.html
二戰尾聲,英軍兵臨城下(漢堡),男女主角(40歲的Mrs. Brücker和24歲的年青士兵)偶遇,怕死的男主角成了逃兵情人。這和咖喱香腸有什麽關係呢? 就像咖喱辛辣濃烈的滋味,這是一個關於愛欲、謊言、夢想、責任、善意、背叛的故事,喜怒哀樂都那麽真實,叫人笑淚交織。 超級好看,霹靂推薦。

    •    "The Snow Child" by Eowyn Ivey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6/15457.html
1920年代,一對中年夫妻搬來阿拉斯加。初雪的夜晚他們堆了一個雪人,裝飾成女孩子。第二天,一個神秘小女孩真的出現在他們眼前,似從童話中走出的精靈。然而,她不屬於他們,她像大自然一樣野性十足,來去自如。當女孩長成少女,他們又要怎樣蛻變呢?

    •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by Tracy Chevalier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4/31012.html
少女Griet家境清寒,不得不成為畫家Vermeer的女傭。在Vermeer的畫室中,被他的才華吸引,Vermeer也被Griet的靈氣打動,最終以她為模特畫下他最出名的一幅畫。

    •    "The Song of Achilles" by Madeline Miller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4/20150.html
以荷馬史詩裡主角Achilles的密友Patroclus的視角敘述一對兩小無猜的純真男男愛以及後來的悲劇結局。 注意:是男男愛!

    •    "The Thorn Birds" by Collen McCullough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4/816651.html
故事開始於1915年,時間跨越了半個多世紀,以神父Ralph和少女Meggie的愛情糾葛為主線,展開了Meggie一家三代十多名成員在澳洲Outback的悲歡人生。

    •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by Arundhati Roy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19521.html
一個印度富有家庭三代的悲劇。 文字優美生動,以七歲孩子的視角探討種性製度、親英情節、男尊女卑、宗教壓迫等等問題。

    •    "A Constellation of Vital Phenomena" by Anthony Marra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6/1021244.html
二次車臣戰爭中幾個小人物的悲喜命運。

    •    "Purple Hibiscus" by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24760.html
上世紀90年代的奈及利亞,15歲的Kambili和父母哥哥過著富裕優渥的生活,但在外如聖人般的父親卻常常在家施以家暴。 Kambili和哥哥去姑姑家度假,第一次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回家後就更難以忍受父親的壓迫。 而整個國家也在政變、暴動中分崩瓦解。

    •    "Orphan Train" by Christina Baker Kline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5/905499.html
1929年,9歲的Vivian和成千上萬的孤兒一起被“孤兒列車”從紐約送往中西部。

    •    "The Paris Wife" by Paula McLai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6/1001916.html
以海明威第一任妻子Hadley的口吻講述他們在1920年代巴黎的日子。

    •    "Between Shades of Gray" By Ruta Sepetys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4/831359.html
二戰初期,立陶宛被蘇俄侵占,15歲的Lina和母親弟弟被強押上火車,開始往西伯利亞慘無人道的勞改生活。

    •    "Salt to the Sea" by Ruta Sepetys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4/832273.html
由四個年輕人的自敘切換,描寫二戰末期,東普魯士的德裔居民為逃避蘇俄紅軍的燒殺擄掠,登上油輪Wilhelm Gustloff大逃亡,但卻被蘇俄魚雷擊沉,導致9千多人遇難,為史上最大船難。

    •    "Water for Elephant" by Sara Grue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409/19045.html
大蕭條下的馬戲團。電影比書好看。

    •    "The Nightingale" by Kristin Hannah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2/619068.html
二戰淪陷下的法國,兩個性格迥異的姐妹,各自為了國家和家人反抗德軍。

    •    "Beautiful Ruins" by Jess Walter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6/1026865.html
50年代的意大利五漁村旁一個孤絕海濱小村,忽然來了一位好萊塢女星,年青的旅館老板愛上了她;50年後,千裏迢迢去好萊塢尋人,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    "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 by Tan Twan Eng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3/724980.html
二戰後混亂的馬來西亞,集中營的幸存者雲林成為日本園林師的徒弟。

    •    "The Bronze Horseman" by Paullina Simons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4/821420.html
二戰時期德軍包圍聖彼得堡的背景下一對年輕男女的愛情故事。(很囉嗦,不是太推薦,而且不適合青少年。)

    •    "Hotel on the Corner of Bitter and Sweet" by Jamie Ford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5/934217.html
以一個12歲華裔少年的初戀,描述二戰日僑被強押入集中營的歷史。

短篇小說類:
    •    "The Shell Collector" by Anthony Doerr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5/932671.html
八個短篇,從非洲到美國東西海岸,從Ohio的小鎮到歐洲大陸,奇特的人物,帶有魔幻色彩的故事,貫穿八部小說的主題是大自然,人和自然的相依相斥,人和人之間的幽微複雜關係。

    •    "Memory Wall" by Anthony Doerr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6/1034135.html
七個短篇,不同的地點(從南非,德國,立陶宛,韓國,中國,到美國),不同時代,不同人物,但連繫它們的是同一個主題:記憶。。

    •    "The Tsar of Love and Techno" by Anthony Marra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5/921364.html
9個短篇串連,從1939年到現今,從聖彼得堡到西伯利亞到車臣,以幾個小人物的遭遇呈現俄國的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和風貌。

    •    "Crime and Guilt" by Ferdinand von Schirach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4/28323.html
作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德國刑事辯護律師。 這是一本由他根據真實個案寫出的短篇故事集,以辯護律師的視角切入,將犯罪的情節和前因後果以簡潔平實的文字呈現出來。

    •    "Binocular Vision" by Edith Pearlma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4/17018.html
Edith Pearlman專長短篇,從Boston郊區到歐洲,從耶路撒冷到中美洲,從沙皇俄國到紐約。。。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物在Pearlman設計的舞台上演著苦樂生死。

不知道怎麽歸類:
    •    "Secondhand Time: The Last of the Soviets" by Svetlana Alexievich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5/10257.html
體裁以口述采訪的形式,裁剪、集合數百人的獨白。 這本書講述自蘇聯解體後二十年間(1991-2012)的震蕩和混亂,普通俄羅斯人的生活和掙紮。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

    •    "A Tale for the Time Being" by Ruth Ozeki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607/1107685.html
一本日本少女的日記被海嘯衝到溫哥華小島被美日作家撿到,開始一場有趣又動人的對話。

    •    "A Man Called Ove" by Fredrik Backma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2/2427.html
一個叫Ove的老人家,個性頑固,脾氣火爆,又特別龜毛,但一連串被新鄰居的打擾把他的優點漸漸激發出來,倒是越來越可愛呢。

    •    "The Solitaire Mystery" by Jostein Gaarder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1/20308.html
十二歲的Hans Thomas和爸爸從挪威一路開去希臘找媽媽,路上得到一本藏在甜麵包裏的小書。 而裏麵的故事竟然和Hans父子的命運緊密相連。

    •    "The Night Circus" by Erin Morgenstern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2591/201704/14835.html
這本應該算魔幻類。19世紀末,兩位頂級魔法師相約以女兒和弟子的比賽一較高下,競賽舞台為一間夢幻般的馬戲團,在多年的明暗較量中,兩位年輕人逐漸墜入情網。 畫麵呈現力一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ourwish' 的評論 : 謝謝您的鼓勵。多多交流。
yourwish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喜歡讀書。看到還在讀書的人倍感親切。佩服你讀書的效率,書評寫得不錯。我不會寫書評,感覺自己summarize 的能力不足。在你的博客裏翻箱倒櫃了幾天,發現你的文筆很好。喜歡你的遊記。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yangdelp' 的評論 : 我很閑。:-) 喜歡讀書,其實也喜歡看電影,多半書比電影好看。

剛讀了你的Glass Castle,你的書評太樂觀了,你忘了她的小妹妹後來淪為毒品的奴隸? 他們一家有這樣深刻的傷痛。 好像電影就要出來了。
laoyangdelp 回複 悄悄話 再讚。如今能坐下來讀書的人少而又少。
你的書單裏我隻讀過3~5本。有些看過改編的電影,glass castle 我也寫了一點感想,在這裏: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2416/201601/503360.html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cart' 的評論 :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已經在我的書單上了耶。 等我讀完手邊這幾本,就是她啦!
謝謝您的推薦,多多交流。好開心遇到愛書人!
Ycar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epton' 的評論 :
不好意思,才意識到剛才話沒說完整,我想提的文藝小說作家是Anita Shreve。
另外Tracy Chevalier寫得曆史小說也很好看,我特別喜歡她的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我一年讀的書連你的一半都沒有,文字功底也不好。。屬於讀完心有千千結,但是落到筆下卻什麽也寫不出來,估計還要多看書才行。。

以後常交流好啦。。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cart' 的評論 : 謝謝推薦。也想看看您的文學評論,能夠享受閱讀的快樂而且有討論,真的好棒。
Ycart 回複 悄悄話 你好棒,一年讀那麽多書!
推薦你讀Alice Munro的作品,都是短篇小說集,感覺你會喜歡的。。
文藝愛情類我曾經度過的很多作品,水平有點參差不齊,很想知道你讀後的感覺。。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陽光林間' 的評論 : 好喜歡妳的網名,陽光正能量。謝謝妳的抬愛,so encouraging,感恩妳的溫暖留言,以後大家多多交流。
陽光林間 回複 悄悄話 量子妹妹,是從去年開始看到你的博客。喜歡你具體入微的世界遊記,‘認識’了你家的兩個可愛的寶貝和善良/熱情的你;也喜歡你的那些世界各地的菜譜;新年時我還用了你的羅馬尼亞菜譜。現在你又開始寫讀書筆記了,真厲害啊。你的清單上,我沒有讀過太多,但的確如你所訴,做學生上班/結婚/生子,我也一直沒有太多的時間讀書,所以開始慢慢多讀些閑書。讀過‘Ann Patchett 的書' 和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謝謝你的分享。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ckcountry' 的評論 : 看來您我對於選書的興趣不一樣。 但開心您也享受閱讀的樂趣。
Backcountry 回複 悄悄話 難得看到這麽喜歡讀書的人。不好意思,您讀的書我一個也不知。可能不是一個興趣。我本人喜歡看曆史傳記,比如美國的George Washington, Jefferson, Linchon, Hamilton,Stonewall Jackson, Edison,etc. 歐洲的kings and Queens and dynasties, 各類名著,Mountaineering etc. 最近正重讀Jack London的White Fang, Charles Dickens的Bleak House, 和Michael Kodas 的High Crimes. 也讀過暢銷類小說如Stephen King 等的係列,同意您對係列的說法。還是覺得classics 最有味道,隻是比較慢。也許和我們年齡背景不同有關。
很佩服您寫的書評。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為寫而寫' 的評論 : 我很少買書,都是借書,所以到期要還也給自己動力快點讀完。 :) Today will be different 好像評分不怎樣呢,我怕會失望耶。 老實說,出名作家寫的第二本很少有好過前一本的。 去年讀了Liane Moriarty, Anthony Doerr, Fredrik Backman, Anthony Marra這幾位的全部小說,最後還是不得不承認:就是最出名的那本最好,其他若是在出名前出版的多半是在給那本成名大作鋪路;若是之後呢,不過是重複那個套路。 我應該把書單也公布一下,再請你多多指點。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為寫而寫' 的評論 : 玻璃城堡很好看,但我是一邊看一邊氣的要命。 等你的書評!
為寫而寫 回複 悄悄話 哦,還有我正在讀Bel Canto,買來好久了才打開。那麽多書擺在書架上,我都不知道該寵幸哪一本:)。我是從This is the story of a happy marriage的文集開始喜歡Ann Patchet的。覺得她一個弱女子竟然考上了警察學院,頗有俠女風範。我立刻被圈粉:)還有我也好喜歡“where'd you go"那個作者。她今年出了一本新書叫Today will be different. 還是一貫的俏皮筆調,不過跟前一本比,我覺得主題強了些,但是故事弱了些。這本我倒是寫了筆記了。
為寫而寫 回複 悄悄話 那本玻璃城堡我當時讀的時候喜歡得不得了,真的很長見識。發現我們讀過的書重合度還蠻高的。握一下手:)不過我單子上太多的書還沒來得及讀了。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為寫而寫' 的評論 : 沒什麽啦,寫書的作家才令人佩服啊,我都不好意思給人家評論,還挑毛病,明明自己就算再活幾輩子也寫不出人家這樣的大作。 真的很開心遇到同樣愛書人。 多討論喔。
為寫而寫 回複 悄悄話 太佩服你讀書的效率了!謝謝分享。光你的讀書筆記就夠我都一陣子了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