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繼續拋點有爭議的話題。那就是美國的終結。
美國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個新型帝國,第一次由意識形態而不是民族主體形成的帝國,當然也有民族主體的成分,歐洲新教徒,蘇聯則是第二個意識形態帝國,但是它已經解體了,並且已經裂解成十幾個新的民族國家。
人類曆史上多數強盛的帝國,大概都要經曆同樣的命運,征服,強盛,吸納更多的少數族裔,然後衰落,裂解成無數新的民族國家,幾乎無一例外。
中國的唐朝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王朝強盛時,有足夠的自信,開放包容,然後無數的少數民族主動或被動的加入進來,王朝衰落,各個民族各自回歸民族本體,建立民族國家。
在唐王朝的廢墟上,西北出現了黨項人的西夏,契丹人的遼,女真人的金。正是這些少數民族的存在,導致了宋朝的極弱不振,也可以說,唐朝是漢文化強盛的頂峰,也是華夏文化走向衰落的開始。
蘇聯我們已經說過了,此前還有蒙古帝國,阿拉伯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等,結局全部一樣。
美國呢?嗬嗬,很多美籍華人無疑有種身份優越感,當然很多人很優秀。美國會是人類曆史的一個例外嗎? 個人認為,曆史沒有例外,而且美國的問題似乎更嚴重。 宗教問題,種族問題,這些問題,隨著人口構成的變化,隻會更加嚴重。
華裔倒是不必多心,在美國隻是小不點。 早期的歐洲新教徒,價值觀比較趨同,而且比較勤勞,但是,今天的美國,傳統意義上白人的比例已經大幅下降,非洲裔,墨西哥裔人口大量增加,同時增加的還有穆斯林人口。
當然美國民族族裔都很優秀,但總體而言,非洲裔,墨西哥裔人口增加快,生育率高,但同時教育程度,或者說,整體受教育程度偏低。這會導致一係列的問題,生產效率,社會福利,族際衝突。。。。。等等,有些東西,大概不需要說的太直白。
美國的命運也是篤定的,川普主義反應的就是美國白人的一種潛在焦慮。我的結論是,中國也許威脅美國的霸權,但是美國最終恐怕會被自己裂解,而且可能是美國白人最終更願意這樣幹:不帶別人玩了。像俄羅斯人一樣,但是美國麵臨的內部問題隻會更複雜。
黑白綠墨黃,糅雜在一起,終有分的一天,意識形態這玩意,是最不靠譜的東西。美國保持強盛也罷,衰落也罷,內部的人口趨勢是改變不了的。而人口才是政治最後,最終的決定力量。
像以前的南北內戰不可能出現,美國如今如同癌細胞擴散到全身,沒地方用藥了!
知道這樣的形式,中國就該耐心地等待機會自動到來,可中國這時候偏偏伸出來個豬頭讓人剁
美國也很可能像中國曆史上的朝代更替那樣,200-300年一次更替。
美國現在的政治體製已經越來越陷入僵局,基本上無法做成任何事情,但政治體製的設計基本上不允許有任何大的改動。因此,隻有出現一次大的革命性的運動或動亂才能淘汰舊的體製,創造出新的體製。
這個大的運動或動亂可能是內戰,分裂,族群鬧事等。美國的問題已經嚴重到不可調和,不同黨派連一起坐下談談的可能性也沒有了,更不用說一起解決問題。
美國智庫的設想是引起一次外部混亂,先讓其他國家互相廝殺以來,然後由美國出麵收拾殘局,就像一戰和二戰那樣。最佳的對象是俄羅斯和歐洲國家,或中國和亞洲國家。但俄羅斯和中國不會那麽容易上當的。搞不好等不到外亂,美國自己先撐不住先亂了起來。
問題是美國不像中國有一個核心文化和族裔,美國一旦亂了起來,可能就會像歐洲那樣分成幾個小國,這樣帝國可能就不複存在了。
德國,日本,蘇聯,毛共。
但好像都是自己先垮掉。
哈哈。
地中海文明到了羅馬時代,最大的不同是發明了citizenship的概念,羅馬是征服的模式,這種模式本身具有掠奪型經濟的特點,是曆史上一切奴隸製包括殖民主義經濟特點。
但羅馬的公民的概念的發明,讓一切被征服的地區的人具有羅馬人同樣的權利,隻要你納稅(這個概念在羅馬後期甚至讓被征服的希臘人都可以在羅馬欺負羅馬人)。這種模式等於不破壞當地的經濟方式和社會模式,客觀上是生產型經濟的概念。比如羅馬人在征服英國的過程中鎮壓了當地九個部落發起的博迪卡起義,殺死了二十萬人。但之後的統治過程中依靠的是傳授耕種技術,修建水渠,提高健康習慣等方法幫助了凱爾特人發展經濟,這些人具有羅馬公民身份。
如今曆史學家認為公民身份的概念是西羅馬之所以強大和發展迅速的原因,吸收和適應當地的文化和經濟特點,客觀上削弱了奴隸製。
而這個概念在美國文化中是不存在的,美國第一,美國例外,這些概念都是與之相反的。美國目前是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掠奪型經濟模式的大國。盡管征服不再是物理征服,而是經濟征服,但被征服者是沒有美國人和社會同樣的權利的,尤其是經濟權利(比如美國的割羊毛模式)。
因此美國文化導致的這種經濟現象實質上沒有超出奴隸製或者殖民主義的範疇,是無法長期維持的,美國帝國到現在也不過就是幾十年,兩代人而已。
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正好與最近的關於the great replacement的議題相吻合,聊點好了。
幾天前PBS發表了一個對芝加哥大學program of security and threat主持教授的采訪,他是研究過東歐顏色革命的,不過這次是研究美國1月6號衝擊國會的暴動。
如果不熟悉芝加哥大學的智庫作用,就應該了解一些。芝加哥大學有幾個智庫性質的研究計劃,曆史上一直是影響美國政治的重要力量,比如經濟上的芝加哥學派,對美國經濟政策影響極大。最近的關於中美新冷戰的概念,也是出自他們,認為美國必須使用戰爭方式阻止中國崛起。隻不過提出的方法不那麽實際,這個John什麽的,提出的方法是爭取讓中國與澳大利亞或者台灣開戰。他的觀點是美國絕對不能參與戰爭,但應該幫助形成一個中國的阿富汗戰爭,也就是代理人戰爭。準確講,美國應該推動台灣或者澳大利亞發起與中國的戰爭(問題是台灣隻有十八萬軍隊,其中常備的隻有8萬,澳大利亞也是類似,8萬軍隊,與中國大陸是非常不對稱的)。
這個大學的這些智庫計劃有一個特點,就是盡可能從經濟角度和客觀數據解釋事情,盡可能不帶有意識形態因素,因此其觀點的特點是對事情的分析和認識是非常犀利和有意義,但提出的方法未必有意義,這是世界觀的局限性導致的。這種概念很像曆史上英國的貴族體係智囊的模式。
但關於衝擊國會的研究結果是很開眼的,也是出乎意料,值得任何美國人知道。
他們調查了420個被捕的人(真正被捕的是幾乎八百人),主要是統計這些人的年齡,工作性質,人種,性別,政治取向,等等可客觀衡量的標準,結論是,
90%是白人,80%是男性,政治取向全部是川普的支持者。
但有一些特點是出乎人們意料的。第一就是右翼準軍事組織,驕傲男孩或者誓言堅守者的成分並不高,這與人們過去的猜測不同。
第二是其中失業的人隻有7%,與當時美國社會失業率一樣。也就是這些人並不是因為經濟因素而暴動,這意味傳統的政府提供工作機會來緩和社會矛盾的方式會沒有意義。
反而這些人中有類似CEO,律師,和會計這種職業人員,再有就是大量的個體戶性質的小業主,收入上屬於中產下層。
第三就是有一半的人是來自藍區,比如舊金山,休斯頓,紐約市,芝加哥等民主黨選區,而不是人們想象的來自紅區。
但有一個特點是所有人共同的,就是參加這次暴動的動機,這次事件的drive。
是所謂的the fear of the great replacement。
就是對白人權利被黑人和拉丁裔占有的恐懼。其實美國至今也還是白人占有主要人口和選票力量,但已經出現這種恐懼是因為少數族裔經濟水平的上升,和社會權利的平等導致的。
也就是白人認為他們的特權不再是特權了,而是少數族裔也可以擁有,自己被replace了。
這就能解釋參與的人的成分特點,個體戶小業主是跨國大公司為主導的經濟環境下的犧牲品。什麽CEO,律師,會計等哪怕是專業人員,但本質上也是具有個體戶的特點,在大公司經濟環境下需求量會降低。
最後的結論是美國已經具備了發生內戰的環境特點,隻等合適的觸發點,而最大可能性的觸發點就是選舉,今年的中期選舉或者2024年的大選。
另一個特點就是這些人中有三分之一是有服役曆史,這也表示現役軍人中也會有類似的比例。一個國家的軍隊有三分之一的軍人持有不讚同政府的思想,那是什麽概念?
內戰就是這樣煉成的。
這個采訪並沒有提出解決的方法,僅僅是給出數據和分析,有興趣的人可以去PBS頻道自己找,不過就是幾天前的事情。
也就是美國社會的分裂的特點是富裕階層更加偏向民主黨,而全球化經濟讓美國中產下層人數大量增加,有50%的家庭的收入達不到納稅水平,這些都是中產下層或者貧困階層,偏向共和黨,把社會矛盾責任推到少數族裔頭上,那麽就不難推測種族因素導致的社會衝突就會發生,而且政府(也就是共和黨政府)甚至可能利用。
而同一個研究表明美國有4%的人不在乎使用暴力方式解決社會問題,這一千多萬人屬於active的社會動亂者,比如參與國會暴亂的人屬於這些人。而接受他們行為和同情他們的美國人當然更多,如果這些人發起內戰,美國社會會有很大比例支持他們。
那麽就是內戰什麽時候爆發的問題,而不是會不會爆發的問題。
昨天美國退休軍隊將領發出新的警告,認為下一次國會暴亂會成功,而今年馬上就是1月6號一周年紀念,11月份有中期選舉,如果共和黨沒贏,會發生什麽是值得警惕的。今年還包括聯儲局升息,不止一次,最大可能導致股市崩潰,進入大型緊急危機,更不用提疫情失控的可能性。這些都是trigger。
美國已經過了自己的頂峰階段(在2000年前後),而且永遠過去了,開始了衰落的過程,美國未來十年的前景並不樂觀。
噢,這次內戰不會是曆史上的內戰的形式,畢竟如今的軍事水平不是任何幾個州就有能力與聯邦匹敵的。
而是以政治暗殺,和爆炸為主要形式的內戰,類似上個世紀北愛爾蘭。對社會的破壞力是一樣的。
美國是地中海文明的延伸。穆斯林是地中海文明的另一大分支。美國和古羅馬帝國有很多相似之處。
美國文化是恐懼文化,這是把自由看作高於一切的原因,但這種強調自由的理念與人類社會出現的原因是相悖的,畢竟人類組成社會是以失去某些自由作為代價的,所以這種自由作為文化core的社會也就無法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