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史的幾點思考

(2021-12-27 20:09:01) 下一個

國內的曆史教學,多以馬克思的史觀來硬套中國曆史,我認為馬克思主義給中國人帶來的是思想禁錮與黑暗,而不是啟蒙,而當代中國的曆史學家們,似乎在馬克思思想的圈子裏來胡亂解釋中國曆史的因果。

中國王朝的興衰,無非兩個主要原因,或亡於農民起義或亡於外族入侵。 而事實上民族矛盾才是中國曆史乃至世界曆史的一個主軸,中國的曆史教科書對此諱莫如深,不知何故。

自秦朝建立大一統帝國,中國曆史上有兩個漫長的分離時期,魏晉南北朝與宋遼夏金元時期。雖然曆史把宋朝作為中原王朝的正朔,但宋朝不能算得上是一個統一的王朝,它自始至終都沒有完成統一,無論是華夏故地的燕雲十六州,還是自秦代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越南。

南北朝是典型的民族對立,北方主要是少數民族政權,從五胡十六國到北魏北齊北周,無一不是如此。少數民族政權的存在增加了統一的難度,要麽完成民族征服,要麽完成民族同化,否則統一是絕不可能,相反,華夏漢族政權因為文化的認同,以及天下一統的觀念,統一相對容易的多。

宋朝不能統一,是因為北方存在的無一不是強悍的少數民族政權,遼夏金元,直到宋朝徹底滅亡。崖山之後,再無中國。民族認同就是一種文化認同,民族之間,往往是你死我活的關係,鮮有共存。這至少是中國曆史的一個事實。

南北朝因為關隴漢人力量的崛起,以及北方各少數民族之間的相互的殘殺,到最後,五胡之中,要麽滅絕,如匈奴,羯,要麽主動漢化,如後來主要的少數民族,鮮卑。到隋朝統一,基本上北方已經不存在大的民族矛盾了。

蒙古人雖然野蠻,但是滅了金,滅絕了西夏的黨項人,契丹也同樣被消失在曆史長河中。如果沒有蒙古人的掃蕩與滅絕,今日北方中國的人口構成和領土狀況,真的不好說。所以說,就中國曆史而言,少數民族政權的存在才是統一的最大障礙。

漢滅匈奴,唐滅突厥,故能成其大。而宋不能滅遼夏金,最終被蒙古人亡國滅種。明不能滅金,華夏又再一次有了少數民族政權。中國的曆史,絕對是民族矛盾大於階級矛盾。貌似世界曆史也是這個樣子。

回到今日中國的邊疆問題,西藏新疆分離傾向的存在,依然是民族與文化認同問題。尤其是伊斯蘭教,基本上是認教不認祖,如被伊斯蘭化的伊朗,而中國的回族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放到世界曆史的範圍,差不多也是如此,如果一個帝國沒有形成統一的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一旦滅亡,可能渣都不剩,更別說複國了。東羅馬帝國存在一千多年,但是一旦滅亡,基本上是灰飛煙滅。

中國曆史上,少數民族也像漢族一樣,隻要民族主體還在便是各種複國,如慕容鮮卑,匈奴人,直到他們被滅絕才算完結。從赫連勃勃的大夏,到慕容氏的吐穀渾。突厥人雖然遠遷中亞,依然對中國西北部念念不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有道理!分享兩篇由學史心得寫成的曆史科普文:
(1) 匈奴人,匈人,匈牙利人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012/14851.html
(2) 突厥人,突厥種,土耳其人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101/9028.htm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