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嗬!伊斯坦布爾(2)
清晨醒來,天氣甚好。朝霞依然那麽燦爛
土耳其的地毯世界聞名。我們早餐以後,就去一個有名的地毯公司。沿途看到古城牆下麵竟然有商店
街景也很漂亮
終於到了這家地毯店
公司很豪華,上下七八層樓。遊客剛進門就端茶上水,熱情異常。這是女工在現場表演織地毯
我們在一間上百平方米的廳內落坐。經理介紹了土耳其地毯的曆史和特色之後,指揮兩個青年把大大小小幾十張地毯攤在我們麵前。地毯的確價格不菲,一條大約1平方米的地毯,就要1000歐元左右。我們隻好謝謝再三,逃之夭夭。
離開地毯公司,我們的目標是聖索非亞大教堂。教堂建於公元532年—— 公元537年,當時拜占庭帝國正處於鼎盛階段。作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聖索非亞大教堂與藍色清真寺隔街相望。聖索非亞教堂恢宏無比,充分體現出了卓越的建築藝術,從而也成為了後來伊斯蘭清真寺的設計模板。事實上,自拜占庭帝國衰落後,聖索非亞大教堂已轉變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如今,聖索非亞大教堂是屬於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個宗教博物館。
下麵是它的遠景圖
我們拍的側麵,由於太近,隻看到一部分。不過,也足見它的恢弘氣勢
進到裏麵,抬頭看到巨大的拱頂
把拱頂的中心放大是這個樣子
著名的基督教故事,把教堂和城池獻給聖母瑪利亞,左邊是索非亞大教堂,右邊是伊斯坦布爾
還有伊斯蘭教的神聖標記
兩個宗教交織在一起,突出了它的博物館內涵
大廳裏麵燈火輝煌
玉瓶真大,不知道當時做什麽用途?
壁畫裏麵的臉孔既逼真又神秘
圍起來的圓圈,是這個教堂的中心還是“世界中心”?
為了人們祈禱的需要,建有祈禱小屋
如果想去塔頂觀看伊斯坦布爾市貌,可以從這個金色小門爬樓梯上去
這個塔具有東正教特色,和伊斯蘭教的拜塔不一樣
看完出來,大門也十分雄偉
今天的行程也十分緊張,我們馬上就要趕往托卡比皇宮。它是位處伊斯坦布爾的一座皇宮,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強大的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卡比皇宮是昔日舉行國家儀式及皇室娛樂的場所,現今則是當地主要的觀光勝地。托比卡皇宮與鄰近的其他曆史遺產同屬“伊斯坦堡曆史地區”,該區在1985年成為聯合國審定的世界遺產。托卡比皇宮被描述為“奧斯曼帝國時期皇宮的表率。皇宮的形狀就像一個粗糙的矩形,主要分為四個庭院及後宮,主軸由南至北。下麵的全景圖可以大致看到皇宮的位置和它的恢弘氣勢
蘇丹一般經由帝王之門進入皇宮,故帝王之門又稱作蘇丹之門,位於皇宮的南麵。帝王之門於1478年落成。這就是帝王之門
身穿當年服飾的衛兵
趕快進去吧!
第二進大門
第三進大門
到後院了
後院有四個銅獸
出後門可以到海峽碼頭
珍寶館裏麵珍寶很多,當時參觀的人很多,排隊要不少時間
珍寶館不準拍照,開頭不知道,所以拍了幾張。有勳章和綬帶
寶盒
頭盔
皇宮的建築和裝飾很有特色,擇其一而二,以饗諸君。噴水池好漂亮
金色的天花板
也有紅色的天花板
金色的門和門周圍的美麗圖案
朝廷的議事庭也很華美
漂亮的回廊
圓頂建築很有特色
立柱頂起巨大的拱頂
宮殿一角,太美了!
宮中教堂頗為顯眼
出門了,再回首
看完皇宮,已經是午後,匆匆用過午飯,便趕往下一個目標:藍色清真寺。藍色清真寺又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紀初建造。它位於伊斯坦布爾舊城市中心,因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磁磚裝飾故名。藍色清真寺屬阿拉伯風格的圓頂建築,周圍有六根尖塔,象征伊斯蘭教六大信仰。藍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是伊斯坦布爾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建造藍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鐵釘,建築結構嚴謹,外觀造型獨特,400年間曆經數次大地震安然無恙。清真寺的260個小窗、2萬多塊藍色磁磚、數百塊地毯和眾多阿拉伯書法藝術作品是該寺的重要看點。藍色清真寺大圓頂直徑達27.5米,另有4個較小圓頂,大圓小圓煞是好看;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高43米,而且比一般清真寺多出一根。相傳隻有伊斯蘭教聖城麥加的清真寺才能蓋六根尖塔,藍色清真寺在興建時,建築師聽素檀何密一世“黃金的”的命令,沒想到“黃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結果藍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清真寺前麵廣場的噴泉
過了噴泉就看到藍色清真寺
走近一點點
再近一點點
到門前了
該進去參觀了
參觀者從這個側門進去
裏麵燈火輝煌
看看大拱頂
非常藝術的阿拉伯文字
有藍色基調的漂亮窗戶
祈禱大廳宏大而華麗
也有祈禱小屋
巨大的立柱和無數的瓷磚
藍色清真寺四大看點:窗戶、地毯、瓷磚和文字
參觀完畢,回頭再拍一張,真是美不勝收!
告別了藍色清真寺,外麵來到附近的方尖碑廣場。方尖碑是古埃及的一件傑作,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頂方柱狀,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銅或金銀合金包裹,當旭日東升照到碑尖時,它象耀眼的太陽一樣閃閃發光。在巴黎的協和廣場、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廣場和伊斯坦布爾等等地方,都有方尖碑的蹤影。
這個廣場有最有名的兩座方尖碑。第一座是15世紀羅馬人從埃及劫獲運到土耳其,它築成的時間可追溯到3000年前,碑上刻有當時的象形文字;第二座為青銅鑄蛇型方尖碑,但在土耳其保存的隻剩蛇身,蛇頭現收存於大英博物館。
看看這個無頭的青銅碑,遠處是另一個方尖碑
從埃及搶來的方尖碑
看看上麵的象形文字
今天最後的旅程是去參觀伊斯坦布爾地下水宮。它在藍色清真寺和聖索非亞大教堂附近,稱為耶萊巴坦地下水宮,也給這座都市增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整座水宮長140米、寬70米,336根高9米的粗大科林斯式石柱支撐著巨大的磚製拱頂,而這些石柱據說均是從安塔托利亞地區的神殿中搬運過來的。這裏原是6世紀拜占庭時期因戰爭原因而建的貯水池。據史料記載,地下水宮是公元542年,朱斯提尼安大帝動用七千名奴隸在教堂廢墟上建成的,一方麵為保證宮廷用水供給,另一方麵是防止敵人圍困,有備無患。水宮儲水量達10萬噸之多,如果蓄滿了水,據說可供當時全城人喝一個月。這是水宮入口
從水宮入口拾級而下,好似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呈現在麵前的景色亦幻亦真,令人著迷
耳畔回響的全是水珠掉落水麵的叮咚作響,腳下的石板路有些濕滑,路旁佇立著一排昏暗的路燈,不禁令人產生暗夜街角的錯覺。憑欄望去,一根根漢白玉的石柱表麵,留下了時光和流水雕琢的痕跡,氤氳的水汽和石柱底部散發出來的暖紅色幽暗燈光,營造出了一種寧靜而幽遠,神秘而朦朧的氛圍。
往腳下望去,隻見淺淺一汪水,卻極清澈透明,魚群穿梭往來,好似閑庭散步般悠閑自得,似乎它們才是這裏真正的主人。
水宮之所以充滿神秘色彩,還因為這裏囚禁著的邪惡的神靈——蛇發女妖美杜莎,在希臘神話中,凡人隻要與她對視,便會化作石像。在水宮的一側,兩個巨大的石柱下麵壓著女妖的頭像。一個朝下,另一個則側臉向下。究竟為何如此放置,就不得而知了。
還有著名的“眼淚柱”,上麵有許多眼淚倒流的眼睛,其靈異作用也是眾說紛紜
從水宮出來,我們就要離開伊斯坦布爾了。十天精彩的曆程,即將結束。我們乘坐巴士離開伊斯坦布爾
踏上回家的路,終於到了中轉機場━━蘇黎世國際機場
飛機飛起來,奔向溫暖的家,下麵是瑞士風光
縱觀我們的金婚紀念遊,曆時12天(包括時差),實際遊曆十天。人生能得幾回遊? 藍色的愛琴海和那些藍白相間的島上建築,給我們留下了極其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