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影子”醫院

(2009-03-28 20:52:07) 下一個
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 2009年03月26日 來源: 南方周末
作者:柴會群


  這是一家若隱若現的醫院。它有獨立的場所,有自己的牌子。然而它並非獨立法人,更沒有醫療機構許可證。它由著名醫院的王牌科室牽頭,多家醫院以“分院”形式提供床位設備“連鎖加盟”,一度被稱為“醫療改革新路”。麵對付費患者,它敞開大門;麵臨醫療糾紛,它卻又隱身幕後……

  □本報記者柴會群發自上海

  3月24日,法律工作者吳勝和他的親戚吳義華,再次來到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他們是作為一起醫療糾紛的原告前來。一年多來,他們一直在努力將一家法院認為並不存在的醫院告上法庭。

  這家“並不存在的醫院”開設於上海靜安區中心醫院之內,門口的招牌上書: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安分院(以下簡稱“靜安分院”)。這個牌子同樣掛在了靜安區中心醫院大樓第七層的樓梯口。這表明靜安分院其實是靜安區中心醫院內的一所“院中院”。

  當初吸引吳義華前來就診的其實是招牌上的前半段兒:“華山神經外科”。作為上海最著名的醫院華山醫院的王牌科室,華山神經外科名聲在外。但事實上,在“靜安分院”,除了兩間醫生辦公室和一間財務室,全部都是病房,床位仍顯不夠用,病房中多有加床。設施和條件也遠比華山醫院住院部簡單。4年前的3月19日,在安徽省立醫院的醫生建議下,安慶人吳義華來到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為女兒吳文娟代診。掛完號後,他被接診醫生告知,由於床位緊,可能很久也等不到手術,建議他到位於靜安區中心醫院的“分院”住院。

  當天晚上,吳文娟被當地醫院用救護車送到靜安分院。吳文娟的就醫經過在靜安分院的住院病人中頗具共性:從外地慕名來到華山醫院神經外科,被接診醫生告知沒有床位,然後被轉到靜安分院做手術。4位醫生在靜安中心醫院手術室給吳文娟做了腦積液分流術。但主刀醫生們的背景吳義華無從了解,他隻知道其中有華山醫院的醫生,手術12天後,她被院方要求出院。據吳義華回憶,這裏的病人手術後通常不會超過15天就被要求出院,他們要為新入住的病人們騰出床位。然而回家之後,吳文娟的病情卻並沒有好轉,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身上出現了多種後遺症。

  吳義華開始並沒有想到要跟上海的醫院打官司。他第二次和靜安分院打交道,是因為他的女兒曾在學校入過保險,女兒治病的費用,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

  保險公司的律師先來到上海,他們想調取吳文娟的收費單據和病曆。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就此變得複雜起來。他們先來到華山醫院,結果被告知這裏沒有吳文娟的病曆。這讓熟悉醫院管理規則的律師深感意外,因為按照相關規定,病曆病史資料要在醫院保存20年。收費單據顯示吳文娟在華山醫院看的病,這裏怎麽會沒有她的病曆?隨後在靜安區中心醫院七樓,也就是靜安分院,同樣落了空。

  最後,他們隻帶回了兩張收費明細單,其中一張來自靜安區中心醫院,列出的是藥費,總計一萬八千餘元,另一張是手術及相關耗材費用,來自華山醫院,總計兩萬一千餘元。身份不明的醫院

  一周過後,經曆多番交涉,吳勝終於收到了吳文娟的病史。他很快發現,數頁病史背後,其實隱藏一家“影子醫院”。

  吳文娟的病史資料中,隻加蓋了一個橢圓形的公章,上麵顯示的字樣是:上海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安分院病區章。這進一步表明,掛牌的靜安分院確實存在。然而,收費的單據卻出自華山醫院,甚至連病史書寫用紙頁眉也是“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字樣。

  此外,種種跡象表明,靜安分院與靜安區中心醫院之間也並不像保安說的“租賃關係”那樣簡單,吳文娟的所有相關檢查都在靜安區中心醫院完成,為此專門又辦了一張靜安中心醫院的就診卡。

  靜安分院究竟是一家什麽樣的醫院?它究竟是否存在?若存在的話又是否合法?為回答這些問題,吳勝開始向上海市衛生部門求證。他得到了兩個回複:在回答其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中分院是否存在時,答複是:2002年經上海市衛生局批準,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與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合作組建上海市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安分院”。

  這表明靜安分院確實存在。

  當吳勝進一步詢問靜安分院是否有醫療機構許可證時,上海市衛生局作了一個複雜得多的回答: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為我局登記發證的醫療機構,有獨立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002年我局發文《關於同意華山醫院與靜安區中心醫院合作成立上海市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安分院(滬衛醫政[2002]224號文)批準,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與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合作組建上海市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安分院,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增掛“上海市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安分院”的牌子。

  吳勝認為,這個答複實際上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在此之前,吳勝在上海市衛生信息網“醫療機

  構”一欄中,並沒有查到名為“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安分院”的醫院,不僅如此,連它的“總院”———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也同樣查不到。

  國務院1994年頒布實施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進行登記,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還規定:醫療機構必須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診療科目、診療時間和收費標準懸掛於明顯處所。

  無論是吳文娟還是任何其他曾在靜安分院住院的病人及家屬,均未曾看到過這家掛牌醫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綜上種種,吳勝認為,對吳文娟實施手術的“上海市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安分院”,其實是一家不合法的“黑醫院”。“造福病人的改革”?

  在上海醫務界諸多人士看來,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集團醫院與其說是一家醫院,不如說是以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為中心的諸多醫院的“科室”聯合體。而要搞清它的身世,則需要追溯到9年前。2000年3月,上海各大媒體刊登了一條消息:受超市等商業連鎖經營的啟發,上海成立了一家“以特色學科為紐帶”的醫院———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報道稱,華山醫院的神經外科“分立門戶”,在其它3家醫院開設了神經外科病房,派駐醫療專家組,“病人由華山醫院住院部統一調配”。後來有相關報道稱,“由一個科發展到一個‘集團醫院’,這在世界上也很少有過”。

  當年的上海市醫院管理學術年會上,出現了一篇標題為《以特色學科為品牌、經營管理為紐帶,探索醫療改革之新路》的重要論文(以下簡稱“特文”),詳細介紹了上海市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的成立始末。這篇論文共有6名作者,其中排前三位的分別是當時的華山醫院院長、副院長和神經外科主任。

  據“特文”介紹,集團醫院成立的主要背景,是由於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床位緊張”,“一些新技術在這裏也得不到開展”,“一些業務拔尖醫生常因受手術台數的限製,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而成立集團醫院,則可以將總院的病人“分流”到各分院,從而解決後者“有床位而沒有足夠病人,有設備而沒有學科骨幹,有醫生而沒先進技術的困惑”。

  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成立一年後,靜安區中心醫院的神經外科加盟其中,靜安區中心醫院的七樓成為“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靜安分院”。作為分院中距離華山醫院最近的一家,它成為集團醫院在上海七家分院中的主要成員。

  幾年來,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不斷擴張。2006年3月,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集團)醫院蕭山分院成立,這種被業內稱為“連鎖店”的醫院模式走出上海,開向全國。

  據上海有關媒體報道,華山神經外科集團醫院及各分院成立以來,實現了“擴張式發展”,年手術病人由原來的2000餘例增長到8000餘例,居全球第一,“從當年一個小科室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神經外科集團醫院”。“這是造福病人的改革”,3月23日,華山醫院一名代理律師說。在她看來,正因為各分院的成立,使更多病人特別是外地病人能到華山醫院看病,享受到名牌醫院的醫療服務。

  然而,被稱為“連鎖店模式”的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係列分院,也遭到部分醫界人士的質疑:外科手術是一種高度的集體行為,除了需要手術醫生高超的技術團隊,還必須配備有足夠的設備,以及技術良好、足夠數量的護理團隊。分院如果不具備所需要的條件,不僅不能為病人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甚至會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無法立案的官司

  在發現靜安分院的“秘密”之後,作為法律工作者的吳勝,開始向上海市衛生部門投訴,要求查處這家不合法的“黑醫院”。這個要求被工作人員毫不猶豫地駁回。“他們讓我提供證明靜安分院是‘黑醫院’的證據,”吳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能有什麽證據?作為醫院它(靜安分院)沒有醫療機構許可證,卻掛牌營業,這本身就是明證。”

  吳勝隨後以靜安分院涉嫌“非法行醫”為由向公安部門投訴,結果被告知對於“非法行醫”需要由衛生行政部門認定。

  吳勝最終選擇狀告醫院。2008年,他將華山醫院、靜安區中心醫院、靜安分院三家醫院均列為被告,向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然而法院卻沒有受理。理由是:靜安分院無被告主體資格。

  這意味著由上海市衛生局批準成立的一家醫院卻不是法院認可的訴訟主體,無法承擔民事責任。

  訴狀被駁回之後,吳勝作了妥協,他對被告作了修改,刪除了靜安分院,卻將華山醫院的兩名醫生列為被告。在吳看來,告醫生的原因是,其中一人明明知道靜安分院不是一家合法醫院,卻充當“醫托”將病人轉去治療,另一人則在明知靜安醫院沒有醫療機構許可證的情況下,仍然在該醫院為病人主刀做手術,兩人均涉嫌違法。

  直到目前,吳勝仍在等待已經等了一年的靜安區法院立案通知。據他介紹,按相關規定,法官曾試圖調解此案,但被拒絕。還曾按醫療糾紛案件慣例將此案例先後交給兩個區級醫學會做醫療事故鑒定,但均被退回。吳勝給這兩家單位都寫了信,他認為此案例涉及非法行醫,不屬醫療事故鑒定範圍。

  盡管靜安分院已經不是被告,但吳勝則仍試圖以自己的法律知識來分析這家難以琢磨的“影子醫院”:“它不是獨立法人,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更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它的手術醫生來路不明,護理人員來自於靜安區中心醫院;它沒有獨立的手術室、病案室,沒有藥品、沒有檢查設備,除了一個主管部門允許掛出的牌子,它其實什麽都沒有。然而,它身後卻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這雙手的操控下,它能組織對病人的手術,能收到巨額的醫療費,能回避掉那些可能惹上的麻煩……”

  這到底是一所什麽樣的“醫院”?吳勝承認,他仍然找不到答案。
null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