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無達詁:也就是說對於詩歌的理解,沒有定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詩無達詁”,語
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華》。“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訓詁或解釋。
在藝術鑒賞中,又由於詩的含義常常並不顯露,甚至於“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加上讀詩歌的人的心理、情感狀態的不同;政治 觀點不同;知識高低不同;品德修養不同;生活經曆不同;審美標準和美感趣味不同等;對那 些“無畫處”和那些“可言可不言”、“可解不可解”的朦朧形象和意境就各有體會。
為什麽“詩”會“無達詁 ”呢?為什麽我們解讀詩歌會出現多元化的理解呢?依紫湮淺見:
一是詩歌的朦朧詩歌的美的特點,使得讀詩歌的人對同一首詩歌產生了不同的理解。
正如一說我們已經提到的,詩歌是一幅主觀情誌和客觀事物相結合的、神形合一的、情景交融的、能給人以立體感的藝術 圖畫。而這些圖畫,有的並未畫滿,還留有空白,讓讀者馳騁想象,去描繪其中未出現的妙景,這就是“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有的寫得含蓄朦朧,若水月鏡花欲露還藏,“含蓄無垠,思致微妙, 其寄托在可言可不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燮葉詩原),呈現出冥冥恍惚 之境界,留給讀詩歌的人以思索的餘地,去發揮想象,,。甚至有的體會還超越了詩本身應有的高度和深度,這便使“詩”出現了“無達詁”的現象。
如《詩經 ·秦風》中的《蒹葭》篇就突出地顯示了這一美學特征。詩的意境十分朦朧,詩中的
抒情主 人公是男是女不明白,“伊人”若隱若現,亦不知其或男或女,而且“伊人”所居之地神秘
莫測,似是一個人跡難到的地方。全篇的複雜感情信息,所以朱熹也說“不知其何指”(詩集傳)
,因而這首詩給讀《詩經》的人留下了更多的思維活動餘地。
我們古代的許多藝術家、理論家就是以這種獨特的民族方式來欣賞詩歌,來理解“詩無達詁”的理論真諦的。如陶淵明《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膾炙人口的佳句。蘇軾盛讚道:“采菊而見山,境與心會,此句最有妙處。”(《東坡題跋·題陶淵明飲酒詩後》)所謂“境與心會”,就是寧靜和諧的自然環境正與陶公純靜超脫的心境相融,自然與詩人的情感和諧地統一在一起了。這種“境與心會”的感觸微妙複雜難以言傳,連詩人自己也一時說不清,所以他最後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而也為讀者留下了一片藝術空白,使讀者能夠自由地發揮聯想,進行藝術的再創造,《飲酒》詩也因此獲得了永恒的藝術生命。這就是“詩無達詁”的妙用。
但是有人不這樣看,他們硬作精確“達詁”之解。如“悠然見南山”,《文選》“見”作“望”。“南山”,丁福保確詁為廬山。依此之見,改為“悠然望廬山”,雖然“因人論世”,精確“達詁”,但卻大煞風景,詩味全無。在詩歌的閱讀欣賞活動中,一是表麵“達詁”,實是“訪”而不“達”;一是不“詁”不“達”,用心領會,卻符合人類審美心理活動的規律,具有無窮的創造性,因而實是更高級的“達詁”。兩相比較,相去不可以道裏計。
所以,對同一首詩,常常因鑒賞者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解釋。所以,“詩無達詁”在後世又被引申為審美鑒賞中的差異性。
二是讀詩歌的人,不明詩人創作這首詩歌時候的真正意圖,使得讀詩歌的人對同一首詩歌產生了不同的理解。
宋人沈作哲在《寓簡》中說:“詩之作也,其寓意深遠後之人莫能知其意之所在,因詩序而 知
耳。”可見詩序有助於後之讀者了解詩人的創作意圖,探求詩中深遠的寓意。《詩經》每篇前序,叫
《毛詩序》,但此序並非出於詩作者本人之手,而是後人根據儒家詩教,比附經 傳史籍,穿鑿附會地
寫出來的,大多謬解了詩歌主題,不符合詩人創作意圖,所以《詩經》的詩篇雖有序,仍然存在“無
達詁”的現象。
拿《關雎》來說吧。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擇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認為是為了歌 頌男女間的戀愛而作,因而詩中表達的是“君子”如
何追求、思念“淑女”,如何親近“淑女”,如何使“淑女”喜樂的情景。
詩歌大意:在河心的小洲上,雎鳩在關關地一唱一和,仿佛在說著綿綿不斷的情思。而那個與我
初次相遇在這裏的那個美麗的姑娘,你在哪裏呢?那天,你在忙著采荇菜,那一左一右仿佛舞蹈般的
動作和你那窈窕的身姿 在我眼前總也揮不去,我食不甘,夜無眠。我怎樣才能和你在一起呢?……
有人認為是一種對理想的追求。每一個人在年少時都會有色彩斑斕的理想,或者是學業的成就,
或者是經邦濟世,或者是一段美好的姻緣。這個理想可能會在不期然之間闖入你的腦海,讓你“寐寤
求之”、“寐寤思服”。
也有很多傳統的詩學卻認為認為詩人是為了歌頌“後妃之德”而作,詩中說的是“後妃性行和諧
,貞專化下 ,寤寐求賢,供奉職事”。
還有的則認為是為了祝賀新婚而作,因而把首段理解為人們的祝頌,末段理解為迎娶時的熱鬧場
麵。
後代的詩歌多如浩蕩的海洋,但有序者卻寥寥無幾。而讀詩者由於各自的思想觀點不同,所處的
時代不同,對詩歌的理解也就不同啦。
其實無論如何這樣在當初,詩人想表達怎樣的本意已經不重要了
這一點在中國古文論中也有很豐富的論述。這也就是法國詩人瓦勒利所說的“詩中章句並無正
解真旨。作者本人亦無權定奪”,“吾詩中之意,惟人所寓。吾所寓意,□為己設;他人異解,並行
不悖”(轉引自錢鍾書也是集)
綜上所述“詩無達詁”實在是一個很有理由的說法。於此可見,“詩無達詁”的說法,貌似荒謬,實是藝術欣賞的一個重要美學原則。它是文學事實的結晶,理論上有一定的科學根據。所以說:好的詩歌不是由作者獨自完成的,讀者的參與才使得作品得以完成。隻有讀者的參與,一件作品才是完整的。“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我想說 :
寫詩歌需要音節停頓、運用意象、抒情的、語言的變異創新、虛擬的運用等。這需要一定的
知識積累和情感積累,沒有這些方麵的積累,便會感到對詩歌無從著手。
每個人自己要清楚,那就是你離開詩歌有多遠。比如對於我來說,讀寫詩歌是一種愛好。詩歌讀多了慢慢的就變成了一種才能,詩歌中那些美麗的句子,詞語就會,不知不覺的留在了你的心裏。如果拒絕詩歌,是永遠也不會習得詩歌的。
詩歌並不是完全可以解釋,可以理解的,如上所述,不同的人,可以從一首詩歌裏讀到適合自
己的不同的內容。這就是文本的獨立意義。當然對沒有習得詩歌的人來說,這樣的理由很容易成為一
個借口。
另外還有很多人都喜歡從“懂得”的角度來分析詩歌。 但這個“懂得”因為範圍太狹窄,都隻局限於內容,對詩歌的表達的毫無了目的境意的內容,就看不懂了。而詩歌的表達,範圍是開闊的,如上所述,詩歌的一些基本知識,都可以概括進去。
詩歌比較接近最純粹的精神根源!
後記:
紫湮鬥膽隻是在咱們混混群裏假裝 “文化人” 各位真正的 文化人 就見怪別怪吧~ 讚同的捧個場 ,不讚同的莫入!
同時歡迎真正的詩人朋友來咱混混幫講座詩詞歌賦,別叫小女子我長時間獻醜~給人笑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