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3

(2008-11-29 12:13:43) 下一個

<>
<>
<>

《五光十色專欄》
曲藝
曲藝,在舊社會叫“拾樣雜耍”,
包括說、學、逗、唱、耍、變、練、彈奏,
無論南北地方小曲、鼓書、
雜技、戲法等等,均包括在內。
各個曲(技)種源流不一,
產生年代與發源地也各有不同。
評書、蓮花落和某些地方曲調的上溯年代可能久遠一些,
但大部分是清代乾隆年間,
南北時調小曲和打七塊板的
(如蓮花落、數來寶、說快板等)並合一起,應時而生的。
其時,正當清王朝鼎盛之時,
一般旗人子弟,坐享燕樂升平之樂事,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乃於茶餘酒後,
聚集一堂,以彈唱說練為消遣。
有的為了歌功頌德,祝福邀寵,
對演唱節目,有所融台與創新。
因之,有些曲種得以產生、改革和發展。
洎同(治)、光(緒)年代,
這些紈絝子弟由於長期不事生產,
坐吃山空,有曲藝一技之長者,
不得不放棄票友生活,而以鬻藝為業。
為了引人入勝,又有人先後創演了一些莊諧兼備、唱表俱佳的新節目,
曲藝的形式和內容,也更見豐富與充實了。
同時,由於民間文藝如話本、
俗曲等曲藝創作不斷發展,
各地民間藝人到各城鎮鬻藝獻技,
撂地趕場,日漸興盛。
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
對所演節目也有許多改革與創新。
到本世紀初,以經營書場為業者,
為了招徠觀客聽眾,廣開門路,
爭奇鬥勝,
隻要為群眾所歡迎,極盡挖掘搜羅之能事,
於是北京由票而藝的子弟們,各地原來撂地的民間藝人們,
江湖上賣藝的雜技演員們,凡是有一技之長者,
都應邀薈集一堂,
登上舞台,同台演出。
到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京津兩地,書
場林立,藝人名家輩出,備顯身手,曾稱一時之盛
北京屯
五光十色
曲藝節目專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