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被人遺忘的電影院

(2007-03-11 15:40:16) 下一個

被人遺忘的電影院 

 一路上有你

老街南頭的電影院孤寂地矗立在這裏已經有十幾年了。現在就是晨光熹微或夕陽燠照也顯示不出活絡的氣息來,宛如一個氣若遊絲的病人,殘喘著、掙紮著慢慢走向死亡。那斑駁脫落的牆皮,無聲地擁躉在滴水坡沿上,裸露、風化著的灰色的牆磚渾似一幅昏沉的油畫,注入了黯然傷感的神色。它在訴說著滄桑,噓唏啜泣著被遺棄的悲涼與淒苦。

這座電影院曾經是個喧騰熱鬧的場所,也是文化娛樂的中心。它建造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其建築風格也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一律灰磚灰瓦,正門的上沿上鑲嵌著一個碩大的五角星,內牆的兩邊全部書寫著語錄和標語,占地麵積約有1200平方米,可容納400多人就坐。原先這個電影院還是各種大大小小會議的場所。由於沒有隔音設施,幾乎在當時每天都能聽見響亮震耳的喇叭聲、報告聲、電影聲。

當時,電影院是人民公社(後為鄉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一排蔥鬱、芃芃、整齊的冬青樹的北邊是公社的辦公場所,南麵有一開闊的空地和幹部宿舍,西臨一口有10多畝大小的水塘,正門朝東沿街,如今已被兩旁的住宅夾擠的隻剩下不足一米的門臉,使過往的行人一步就可跨過,沒人在意,也不會有人在意。

如果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是名副其實的會議場所的話,那麽到了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這裏就是老百姓觀賞電影、文藝演出的精神樂園。印象非常深刻地是當時這裏每天都有一到兩部的電影播放著,春節期間更熾熱。這裏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許多買不到票的要麽站在外麵聆聽電影情節,要麽幹脆爬上那有一人多高的窗沿,隔著厚厚的玻璃在模糊地視覺中得到滿足。尤其到了冬閑時,這座電影院就是一道燦爛的風景,熙來攘往,人流如織。各種小商小攤吆喝著的叫賣聲也是洪亮響徹,此起彼伏,有賣甘蔗的,有賣瓜子的,有雞頭果、絞蠻糖的,也有賣野茶水的,現在想想當時的場景,猶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

後來由於電視的普及,不可避免地衝擊著電影市場,鄉鎮電影院的生存環境受到了無情無奈地打擊,以往那座無虛席的盛況不複再現了,又逢鄉政府的遷移,漸漸地沒了電影放了,沒了演出團了,沒了會議開了,繼而沉寂下來。由於沒有人來管理和修繕,電影院就像一條暢懷流動的河流,兀自被橫亙其間的閘門鎖住了延伸的路徑,身餡囹圄,湮滅在歲月的滄桑中,打上了塵封的印記。特別是那兩邊的建築物甚至要將它擠兌進曆史的塵埃中,一點點的吞噬著它殘存著的氣息。

據悉,後來這裏還租賃給人辦過養豬場、開過冰棒廠,如今那兩邊的側門和十幾個窗戶被糊拓的嚴嚴實實,大門沒有了,粉紅色的碎磚堆砌起來的牆壁與本色極不協調,那留置出的一扇小門就是曾經的檢票出入口,一把鏽跡斑斑的大鐵鎖上麵的“永固”兩字到是清晰醒目。門前的水泥台階已經嚴重風化了,裂開的口子就似幹涸的老塘,縫隙中生長、伸展著的雜草枯黃,無力的耷拉著腦袋,將本就蕭條、荒涼、耆老、衰敗的場景濡染的滿目瘡痍。透過門縫往裏,黑黢黢的,一股潮氣黴味夾帶著幽憤的哀歎急衝衝地湧來,這就是曾經的電影院嗎?一種悲愴的情緒倏地升起。

凝想著,思緒時而賁張時而凝重,時而喟歎,時而憂悒。這是一段歲月相伴的真醇。歲月的難忘,正因為有過難忘的歲月,今天我把這些歲月記載下來,其意義並非隻是一份回憶,更是一種心情厚重的鬱壘和情愫真率的疊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