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
黑夜使眼睛失去它的作用,但卻使耳朵的聽覺更為靈敏。 ——莎士比亞
除非經過黑暗的通道,人是不可能找到光明的。——紀伯倫
——我喜歡黑夜。
在暗夜中,獨處於相對封閉的小屋。躺在那裏,什麽也不看、什麽也不做。但是,得想。這個時候,你可以勇敢地卸妝、脫下華麗的服飾。哪怕,因此將暴露出遍身雞皮一樣的皺褶。又有什麽關係呢?
聽,——看不見的,隻能夠聽——思緒在飛舞的聲音。此刻,思緒是飛舞在真空中的,沒有任何物質的阻擋、沒有任何物質的幹擾。天馬行空般灑脫、痛快,暢行無阻。於是,我會覺得驚訝。原來,思緒還有著別樣的飛行路徑呀!我一直以坦誠者自居,然而,真的坦誠了麽?若不然,我怎麽就連自己也很少見到自己的思緒,還有別的飛行軌跡呢?
黑色,是最為真實的顏色。所以,黑暗的空間,也就是最為真實的空間了。
混混沌沌、朦朦朧朧,似乎這才是世界的本源。每一個人的大腦,都是一片相對獨立的社會空間。你無法劈開我的混沌世界,我也無法鑽入你的朦朧空間。
即使是無神論者,也常常會害怕黑暗。這本是最真實的空間,但是我們卻害怕它了。難道,真是得在霓虹閃爍、車水馬龍的喧鬧中,人們才會覺得有安全感麽?或許,舉凡是真實的東西,都會或多或少讓人感到害怕的。
在暗夜中,你會聽到很多真實的聲音。而這些真實,常常是不符合你白天的形象吧?孤獨、脆弱、迷茫……等等,這些,在夜色中將無處遁形,一一在你麵前往返奔跑著。它們本就是真實的,然而,你卻終於覺得害怕了。人們喜歡經過層層包裹、裝飾的自己,卻,沒有勇氣麵對暗夜中的真實。坦誠,從何說起呢?
我們需要光明。光明,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然而,倘若那光明居然是經受不住暗夜的考驗,那麽,不要也罷。
“光明蕩滌汙垢,光明廓清黑暗”——雨果。
光明,有的時候僅僅隻是遮掩了汙垢,並不曾將其滌蕩幹淨;與其說光明廓清了黑暗,毋寧說是黑暗反襯出了光明。名人名言,當然是對的。而怎麽讀,卻人人見解不同了。
我們要的光明,是真實的光明,是黑夜無法湮沒的光明。是在杲杲驕陽下,尚且敢於卸妝、脫下華麗的外衣,而不覺得慚愧的光明。這,才是我需要的。
霓虹燈下,一張張嬌媚、俊俏的臉蛋,拭去脂粉,那後麵,藏著的是什麽?你驕傲著、滿足著,成就感,似乎是很容易獲得的。然而,你可以欺騙光明,卻終究隱瞞不過黑夜。
在黑暗中,摸索著。
與其滿足於不切實際的光明,不如將自己投入黑暗。恐懼也好、憂慮也好,這些,於我們總是不無裨益的呀!黑暗難耐,則會逼迫著我們奮鬥,為了真正的光明而戰鬥著!不是被動地接受黑暗,而是主動地尋求黑暗的考驗。
我還在暗夜中奔走著。
其間,遇見了手執蠟燭的魑魅、拎著小燈籠的魍魎。它們統一的口徑,誘惑著我說,“來吧,我這裏是光明的。光明,會讓你感到溫暖、獲得成功、品味到幸福的。”
我搖頭謝絕,“是的,我是孤獨的、迷茫的、無助的,需要溫暖、成功、幸福來慰籍自己。可是,你們的光明,並不是我所需要的。”
向著東方,一直走下去,除非,未及天亮,我就倒下去了。若不然,光明,庶幾乎是可以見到的。
天涯旅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