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石淺談“文學藝術的純潔性”
淺談“文學藝術的純潔性”
現在有許多的人,常常講“文學藝術”的“純潔”性問題,特別是一些從事“文學藝術”理論工作的人。由於他們的地位關係(他們大都是一些所謂的教授),對青年人的影響很大。這真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一個本早已解決的問題,現在又被反出來了,還成了一個時髦的話題。其實從一般意義上講,“文學藝術”是否純潔,這原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定律。因為,“文學藝術”從產生起,就具備著兩大功能:其一是反映,即真實地(也會有不真實的,但它們會自稱是真實的)反映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其二是引導,即引導事先所選定的對象,進入某一個方向並順其而下。而這兩大本質功能都可以,也必須為人所用。符合了誰的利益,誰就必然會說它是“純潔”的。反之,就會說它是不“純潔”的。而那些天天喊“文學藝術純潔性”人,無非就是想讓人們認為,“文學藝術”與政治無關。
要說“文學藝術”的純潔,隻能是談文學和藝術自身的技巧及相關理論,除此以外就談不上什麽“文學藝術”的純潔。毛澤東同誌對此講過一句大實話,“文學藝術是為政治服務的”。這可了不得了,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了時機,於是“群起而攻之”,可是試問一下,那個朝代,那個國家,那個“文學藝術”家,那個“文學藝術”作品,不是這樣呢?有許多的所謂“文學藝術家”,他們認為自己可以超出社會,可以不食人間煙火,自己多麽多麽的“崇高”,多麽多麽的“純潔”。其實他們和普通的老百姓沒有什麽區別,和那些手拿鋤頭種地的農民沒有什麽區別,和那些操作機器的工人沒有什麽區別,無非是在人類社會的分工中,他們所從事的是“文學藝術”工作而已。魯迅先生說的好,“人貴有自知之明”。對於一個從事“文學藝術”工作的人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能不能擺正自己的位子,客觀地認識自身的作用。
要區別“文學藝術”的“純潔”(用引號是因為‘純潔’的提法本身就不科學,在這裏隻是借用一下這個詞),應該是看它是否是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簡單的講就是看它是為誰服務的。有人說,在某一個國家內,“文學藝術”可以和當時該國家的政治主導不一致。這就是“文學藝術”的純潔性。錯了,比如說在一個封建政治為主導的國家內,那些反封建,反獨裁,要民主,要自由的“文學藝術”作家和作品。從當時看,它不符合國家的政治主導,但它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的。它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需要,這個最大的政治主導。這是“文學藝術”的超前性所決定的,它和政治的超前性是一致的。“文學藝術”不僅有超前性,同時它也有滯後性。這種滯後性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由於“文學藝術”具有這種超前性和滯後性,所以往往它會表現出許多與當時社會不一致的地方。這就會給人們一種,“文學藝術”可以“脫離”社會,而高高在上的印象。特別是那些,從事“文學藝術”理論研究的,所謂學者們。總想把自己與政治劃開,以保持自己的所謂“純潔”。從本質上講,他們根本就不懂什麽是“政治”,根本就不懂什麽是“文學藝術”本質,他們隻知道“文學藝術”自身的一些技巧和理論而已。
前人的東西,不能盲目接受,但也不能全盤否定。正確的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教訓,是必不可少的。判斷其正確於否的標準隻有一個,那就是: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對任何事物要認清其本質。還要認清,那些喊著美麗口號的人,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大家都說豆腐是白的,有人會說,不對!從哲學的角度講,任何事物都不會是百分之百純的。豆腐存在著黑點,所以從本質上講它是黑的。這種人在今天的社會中,實在是大有人在。他們的手法就是,把本來很簡單的東西,說的很複雜,然後去顛倒黑白。越是把自己說的“純潔”,就越是極力想掩蓋自己的肮髒。 做人要厚道,轉載請注明來自四季花園[www.qing6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