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15年,河南省GDP首次超過台灣

(2017-06-07 10:05:33) 下一個

2016年各省GDP排名:江蘇苦追廣東七年差距拉大 台灣仍居第六

2017-01-27 11:42:42 字號:A- A A+ 來源:觀察者網
關鍵字: 2016年各省GDP

【觀察者網綜合】截至1月26日,大陸各省市區在政府工作報告和統計局報告中陸續公布了2016年的地區經濟數據,綜合媒體梳理數據發現,在目前已公布2016年GDP的省份中,GDP排名次序相比去年變化不大,增速排名則變化較大。其中,地區GDP總量前六名仍然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與2015年相同。其中江蘇苦追了廣東7年後,2016年經濟總量的差距又被拉大了。第七名則有所改變,2015年GDP排名第八的湖北超越了河北,排到了第七。

另據觀察者網查詢,我國台灣地區去年的GDP增長率為1.4%,總量折合人民幣約為37329.1億元,加入全國榜單排名第六,在河南省和四川省之間。2015年,河南省GDP首次超過台灣。

目前,遼寧、吉林、黑龍江、山西四省“晚交卷”,尚未發布2016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遼寧省尚未發布2016年GDP增速。

江蘇山東GDP差距擴大1900多億元

在2016年的省級地區生產總值榜上,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6省,仍舊占據前六名的位置,次序不變。其中排名第一的廣東省,經濟總量超過7.9萬億元。廣東、江蘇之間的差距變化不大,而江蘇、山東之間的差距則擴大了1900多億元。

按照目前的態勢,各省份的經濟總量已經形成了幾個梯隊。第一梯隊是粵蘇魯三強,廣東和江蘇都處於7萬億~8萬億元之間,山東為6.7萬億元。雖然山東十多年前的GDP總量曾超過江蘇居第二,但近年來與粵蘇兩強的差距在不斷拉大,2016年與廣東的差距達到了1.2萬億元,與江蘇也相差了近萬億元。

江蘇苦追廣東七年未果

多年來,經濟第二大省江蘇多年來與第一大省廣東的差距不斷縮小,甚至有趕超之勢,但2016年兩者的差距又重新拉開了。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GDP達到7.95萬億元,增長7.5%,GDP總量連續第28年占據榜首;江蘇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省GDP在2015年邁上7萬億元台階後繼續增長7.8%,達到7.61萬億元。兩個經濟大省之間的GDP總量相差0.34萬億元。

媒體查閱曆史數據發現,廣東2008年的GDP領先江蘇0.58萬億元,其後7年的差距逐年縮小,分別約為0.5萬億元、0.46萬億元、0.41萬億元、0.31萬億元、0.3萬億元、0.27萬億元、0.27萬億元。

江蘇苦追廣東七年未果

因此,在江蘇連續7年逐漸追近廣東後,2016年廣東對江蘇的領先優勢又重新擴大。

江蘇追趕步伐放緩的原因是多方麵的。

首先,作為外貿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廣東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所受的衝擊最大,轉型升級也開展得最早,目前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在外貿出口增長受阻的情況下,借助電商的快速發展,廣東工業產品的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加大,內銷占比進一步提升。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內銷比重進一步提升到75.6%,同比提高了2.5個百分點。

其次,經過多年追趕後的江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在內的一些重要指標的增速已經放緩。數據顯示,去年江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5%,比廣東低了2.5個百分點。

兩者絕對值重新拉大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2016年廣東的平均價格水平比較高,以現價計算的絕對值也就比較高,若扣除價格因素,廣東的實際增速仍低於江蘇。此外,廣東的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明顯低於江蘇。

廣東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分析,雖然當前廣東經濟總體保持穩定,但也麵臨不少困難,主要體現在: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房地產,行業和地區分化加劇,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差異加大。

事實上,相比江蘇、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廣東的區域發展最不均衡,粵東西北與珠三角之間存在巨大鴻溝,且這種差距有拉大的態勢。珠三角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率先轉型、率先調整,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而粵東西北地區受傳統發展模式影響,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經濟麵臨更大的下行壓力。

湖北GDP總量超越河北

大陸已經發布GDP的27個省市區中,隻有4個省份的排名發生了變動。在2015年,河北與湖北分別列在第7名、第8名,廣西與江西分別列在第17名、第18名,生產總值相差不過百億,在2016年則互相調換了位置。

湖北2015年超越遼寧上升至第八後,2016年再接再厲,一舉超越了人口大省河北,上升至全國第七,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水平,逆勢趕超的競進態勢日趨明顯。實際上,若按目前的態勢,2017年湖北的鄰省湖南也極有可能超過河北。

GDP超過3萬億省份升至9個

2016年大陸地區GDP超過3萬億的省份目前已經增加到9個,湖北、河北、湖南3省的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在2015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6省的GPD在3萬億元以上。

下一個超過3萬億的省份很可能是福建。盡管目前遼寧的具體數據尚未揭曉,但根據福建官方25日發布的消息,福建2016年的經濟總量已確定上升至全國第十。改革開放之初,福建經濟總量位居全國二十多名,經濟基礎薄弱,是沿海地區中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省份,如今能擠入全國前十,殊為不易。

21省2016年經濟增速相對放緩

從經濟增長的速度來看,21個省市區的GDP增速在2016年放緩,其中甘肅降幅最大,達到1.2個百分點,降為7.6%。

生產總值排名前三,基數較大的廣東、江蘇、山東,2016年的GDP增速都放慢了至少0.5個百分點。

隻有6個省市區的GDP增速出現上升。西藏在2015年、2016年的GDP增速都位於全國第一,並從10%上升到了11.5%,但經濟總量仍舊排名最末。重慶市在2015年、2016年的GDP增速都位於第二,增速也從10%上升到了10.7%。

總體上看,南方省份的經濟年報更為亮眼,名義增速超過9%的省份均來自南方。比如同為直轄市,重慶的名義增速接近12%,比天津高出3.6個百分點。從經濟總量上看,目前重慶的GDP總量已經逐步逼近天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