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孟申
與張紅磊的短暫相處,徹底改變了我對這裏盲人群體認知的偏見和誤解。這裏不是被人遺忘的角落,這裏的盲人用青春血汗編織著生命的華彩樂章,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群體,他們一直默默奉獻著,奮鬥著......
誠然張紅磊他們的人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看不到五光十色的繽紛世界,然而他們又是幸運的,趕上了新時代,社會沒有遺棄他們,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服務社會的舞台,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
1974年出生的張紅磊如今長得一表人才瀟灑疏朗,白白淨淨的臉上架著一副眼鏡,談吐溫文儒雅,幽默而不乏風趣。張紅磊的氣質和身形與影視明星孫紅雷頗有幾分神似。
紅磊父親,河南葉縣人,母親山東濟寧人,父親早年參軍入伍,在部隊入黨,1959年部隊轉業到河南省水利廳工作,同年底參加援藏建設,一去就是20餘年。1980年初,全家6口一起隨父親來到拉薩定居。紅磊姊妹4人,他排行老三,上有2個姐姐,下有1個妹妹。
紅磊的父親大半生一直都在漂泊,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祖國,獻給了西藏,親身參與三江源考察、水利建設、製訂發展規劃、並投身艱苦卓絕的建設之中,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從不對人講,是一個人默默忍受無怨無悔的人。
至今張紅磊依然清楚地記得:隨同父親全家第一次進藏的情景,開始從鄭州坐火車到西安,再從西安到成都,從成都坐飛機到拉薩。一路西行,開始是滿目蒼翠青山綠水,越往西越荒涼,真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惆悵失落感。
6歲前的張紅磊覺得真是幸福啊,看什麽都是那麽新鮮充滿好奇,他盼望著快快長大,長大能去好多好多地方,能幹好多好多事,像爸爸那樣飛來飛去自由自在......
他永遠忘不了,初來拉薩時,在上小學時有一次在拉薩河邊玩,被一個小朋友一下子推到河裏,喝了好幾口水,被人救了上來,他覺得好怕,又不敢對家裏人講。不久哲蚌寺一位僧人見了紅磊,對他父親說,這孩子6歲前有一大災,要想消災,領著孩子到寺院燒香,求佛祖護佑。父親一笑了之,根本沒把僧人的話當回事。
不久,一次在學校課外活動中同學互相打鬧,一個信陽女孩抓一把石子朝另一個男孩撒去,恰巧張紅磊從此路過,石子正好砸在眼上,左眼紅腫睜不開,去醫院檢查治療不見起色,80年底父親隻好帶紅磊回河南,在鄭州市人民醫院做眼底手術,也沒效果,視力越來越差,最後沒有一點感光了。1982年,張紅磊的右眼也開始出現狀況,為了給兒子治眼,1982年父親就向組織提出申請全家返回內地為孩子治病。組織上答應了,全家又踏上了返家的征程。雖然為治紅磊的眼傷,父母想了不少辦法,看了好多家醫院,最後的結果紅磊左眼還是失明。
(二)
英國作家波恩說:“不受痛苦,得不到勝利;不踐荊棘,得不到王座;不飲怨毒,得不到光榮;不背負十字架,得不到冠冕。”
真無法想象小小年紀的紅磊,跟著父親的西藏團聚生活,迎接他的竟然先是無端被推河裏,後又被同學無端拋撒的石子擊中雙眼以致造成左目失明,難道這就是宿命嗎?
張紅磊在鄭州上高中最後一年,右眼視力急劇惡化,他清楚自己無法繼續讀大學了,就強忍疼痛,走向打工之路,決心不依賴別人自己能夠養活自己。不久,紅磊雙目徹底失明,成了父母永遠無法彌合的心痛。
正值如火青春年華的張紅磊,他有許多許多七彩斑斕的夢,憧憬著自己的未來,卻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雙目失明的現實,他聲嘶力竭地號啕大哭過,絕望過甚至想到過自殺結束這暗無天日的生活,可他的父母何嚐不為兒子的未來揪心自責而難過呢?
痛定思痛,還是理智戰勝了悲傷,在家人的勸導下,紅磊逐漸從消沉中走了出來,他開始明白:從出生到死亡的漫長歲月裏,誰也無法預測到未來,能夠規劃把握的是現在,雖然眼睛看不見了,還有健全的四肢,還有一顆聰明的大腦和善良不屈服命運的心。
1997年,張紅磊得知吉林長春大學中醫針灸推拿係5年製大學本科麵向全國招生,錄取殘疾學生係統學習中醫、康複理療知識,他和家人一次次和學校聯係,積極備考。蒼天不負苦心人,紅磊最終以河南考生第一名的成績被學校錄取,開始了他在學校整整5年的求學之路。
5年的寒暑交替,5年的坎坷艱辛,5年的春華秋實,5年的滄桑收獲點點滴滴
都 沉澱在張紅磊的心中。
2002年大學畢業,紅磊應聘到鄭州第一按摩醫院成為一名盲人按摩師。
鄭州第一按摩醫院的前身是鄭州盲人按摩診所。成立於1959年的盲人按摩診所,起始
階段是3個盲人,三張床,一張桌子,三間房。經過近60年的發展,如今在原地已蓋起2棟高樓,形成聞名全國的康複理
療綜合醫院,及理療康複培訓學校。中醫按摩為主,治理肩腰腿痛、軟組織疾病及開展中醫內科、骨傷科、康複保健、理療等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十分有效。
2006年被省農業廳定為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基地”。辦學至今,該校向社會輸送大量按摩師,與數百家用人單位長期保持良好合作關係,學員遍及全國各地及歐美、亞等地,被社會譽為“按摩師的搖籃”。
在這裏張紅磊找到了他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同時他也收獲了愛情的喜悅,找到了生活中的伴侶。
(三)
妻子胡支華,小紅磊4歲,來自湖北隨州中專畢業的姑娘,在鄭州紅磊所在醫院社區服務站打工,小胡性格開朗特有愛心是一位陽光帥氣潑辣大膽的好姑娘,在與張紅磊接觸的日子裏,她感受到紅磊身上具有男子漢的情懷和對生活熱愛的激情,在眾人的撮合下,他們開始了頻繁接觸,逐步確立了戀愛關係。
對於女兒的婚事,小胡的父母是深明大義,他們尊重女兒的選擇,隻要女兒認準了事情他們全力支持。對於嶽父母的態度,張紅磊一直是感恩在心,他發誓:此生絕不辜負妻子的一片真心,一定會用自己的付出,回報他們的赤誠。2005年這對患難與共的有情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紅磊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對待胡支華也是打心眼裏感動,他們也都傾其所能幫助他們組建這個小家,把小胡當成親姊妹對待,生怕委屈了她。
紅磊的母親對於孩子的婚事一直是一塊心病,紅磊與小胡談戀愛,他打心眼裏高興啊,她視小胡為自己的親閨女,就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病床上拉著小胡的手,喃喃地說:“姑娘啊,這輩子你能嫁給俺紅磊是兒的福氣,可委屈你了,俺全家人感謝你,由你照應紅磊就是我走了,也放心了。”沒等到他們結婚成家,這位曆經磨難艱辛的母親終於再也支撐不下去了,2003年62歲那年撒手離開了人間。
張紅磊在按摩醫院上班,他熱愛這來之不易的上班機會,在他心裏這裏不僅僅是他掙錢養家糊口的地方,更是他實現人生價值,服務社會的舞台。他珍惜生活的每一天,他在長春大學5年的求學生涯中就猶如一隻小蜜蜂拚命汲取知識,以便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明確地學習目的,刻苦的學習態度,奠定了他踏實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
一分汗水,一份收獲。參加工作不久,張紅磊就以自己的出色表現贏得領導同事病人的一致好評,年年被評為係統先進工作者。
2010年他爭取到了赴瑞士健康中心2年工作的機會。對於一個盲人,麵對陌生的國度,陌生的生活環境,不僅要生存,更要展現中國盲人的精神風貌,中華醫
術中醫按摩推拿的神奇功效。
在瑞士2年中,他時刻告誡自己我是中國人,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要得體,絕不能給中國人臉上抹灰。眼睛雖然看不見,但他憑感覺衣服穿得整整齊齊,皮鞋擦得纖塵不染,走路挺起腰杆,麵帶微笑,總是以最好的精神麵貌出現在人們麵前。
2013年,張紅磊和妻子胡支華在鄭州市區買了屬於自己的三室一廳的商品房,2015年女兒出生,聰明伶俐的女兒成了他們的開心果。
老話說,隻要心誠,石頭也會開出花來。
張紅磊靠一顆赤誠的心,不甘屈服命運,雖然看不到外麵的世界,但他心中永遠有一輪太陽照耀著他、鼓舞著他、溫暖著他,他始終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擁抱生活的每一天。他感恩遇上了好時代,能夠讀大學學一項技能,能夠在按摩醫院有一份安穩的職業,感謝妻子的信任和托付,有了一個溫暖的家,感謝女兒的到來,讓這個家有了歡樂和笑聲。感謝姐姐妹妹的關愛和扶持,幫助這個小家默默的付出。
張紅磊常把美國作家梭羅的一句話當作座右銘:所有的不幸,都是走向未來的墊腳石。
現為副主任醫師的紅張磊心裏有一團火,他自覺自己這一生能夠堂堂正正活著,有一份職業,有一個溫暖的家,離不開社會,離不開眾人的幫扶。他打心眼裏感到無以回報,就把這份感恩的心用在工作上,能夠用自己的付出,換來病人的康複,就是最大的滿足和生命動力。
從事臨床推拿工作20多年來,他始終堅持每天早來晚走,中午幾乎沒有時間休息,常常讓別人捎來一點飯菜,匆匆扒拉幾口,就又投入工作之中。微笑始終掛在他的臉上,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生活裏沒有愛,生命中哪來力量。”
張紅磊心中有仁,眼裏有愛。曾經的風雨,曾經的苦澀,早在他心裏譜成一首歡樂的歌。幾多日出,幾多月落,生命在斑斕中淡泊,在淡泊中思索,在思索中更執著。
他在用心,用情麵對每一個前來就診的人們,善於和患者溝通交流,在實踐中總結,在學習中提高。他擅長使用按動脈療法,頸肩腰腿痛,脊柱相關疾病及肩、肘、髖、膝、踝等關節的錯位,整複,擅長使用原始點療法治療內科、婦科、刀傷科等多種病症,多次在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他的箴言:用心繼承中醫傳統,用手解除患者病症。
張紅磊以平和篤實的心態,走著自己的路,無怨無悔。他非常欣賞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的真正幸福在於完成神的意誌,神的意誌是:要一些人愛他的同類,永遠為他們服務。”
煙雨紅塵,流年似水。張紅磊和他的夥伴們依然堅守著他們的陣地,默默奉獻著忠誠,他們雖然看不到外麵斑斕的世界,他們的心和著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他們同樣是最可愛的人,讓我們為他們祝福,未來的日子我們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