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萬莊遺事(18)

(2017-05-25 10:14:01) 下一個

萬莊遺事(18) 
     呂孟申
       老輩人常說,孝和善不能等,有些時候是等不及的,錯過了就會留下終生的悔意和遺憾。也真是的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家庭,倘若能堅守忠、孝、善 的美德,那麽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家庭必然是溫暖和諧有凝聚力、有希望的。
        我在家兄弟姊妹中是最小的,姐姐比我大兩歲。打我記事起,從小就和媽媽膩在一起,走一步跟一步,母親前麵走,我總拉著她的衣服在後麵跟。也難怪聽母親說生我的時候,奶水不夠吃,隻要有哺育期的女人來我們家,奶奶總是央告人家:“讓俺家小毛吃口奶吧。” 我是吃百家奶長大的。小毛是我的乳名,回到萬莊長輩人都這樣叫我。
        我家離萬祥街我三姨家很近,萬祥街有一個商店賣日用百貨 布匹糖煙酒點心,每次從三姨家回來我都會死纏活纏母親給我買點心,不買就鬧不讓母親走,母親也就習慣了,隻好滿足我,我捧著黃麻紙包的小金果、三刀、糖角,屁顛屁顛跟著母親覺得好美啊。有一次母親給姐姐買一雙鞋,沒給我買,後來我知道了,我哭著鬧著纏著母親不撒手,最後還是帶著我到萬祥街商店給我買一雙鞋、買一包點心才算完事。
        小時候家裏喂有拉磨的牲口、磨坊、還有彈花機,母親的日子該有多麽忙多麽艱辛,可她從沒覺得累過苦過,總是那樣樂觀有用不完的力氣。俗話說馬不吃夜草不肥,每天晚上父親母親還要鍘草、父親吃力地掀起鍘刀使出渾身的勁朝下壓,才能將穀草鍘斷,母親一點一點往鍘刀送穀草,截成一段一段的。有時我就趴在母親的肩膀上睡著了。
         後來我上學無論是小學、中學、高中的同學來我家玩,做作業,母親都是那麽熱情,趕上飯頓決不讓他們空著肚子走,好孬讓孩子吃飽。中學高中時,李國繼、朱懷亮、張連發、翟清河、王向榮、王留根等就經常來我們家,有時候不願回去了我們就擠在一張大床上,暢談未來和心中的抱負,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結成的友誼溫暖了一生。
        張連發也是我中學、高中的同學,家在漯河市郊的朱莊,原來朱莊屬郾城。連發弟兄五人,在朱莊是唯一的外來戶,好在兄弟多逐漸長大,沒誰敢再明目張膽欺負他們。連發在家排行老二,老大當兵回來在公社一個小麵粉廠上班。連發高中畢業回到村子裏,眼看同學們都找到了工作,他心裏很窩氣思想低沉,在那最困苦的日子裏我和翟清河常常到朱莊開導並鼓勵連發朝前看,尋找突破口跳出來,連發也逐漸平靜了心態,積極走出去,開始在公社農田規劃辦幫助繪製規劃圖,是編外人員。他堅持幹了幾年成為規劃辦繪圖的主力,他們繪製的農田規劃圖包括土質結構、水利建設、種植分布等,榮獲省農業廳全省農村規劃評比二等獎,縣裏特批他轉為正式幹部編製,由張連發主導的規劃設計項目全省推廣。再後來八十年代中期培養第三梯隊,張連發又被選調縣檢察院任副檢察長。在我的啟發影響下,張連發對古玩瓷器、文房四寶開始收藏鑒賞,我也不時給他介紹省裏的行家裏手,他進步很快,二千年的時候出版精裝《文房四寶鑒賞》一書,得到省內外文物專家的讚賞和認可,他的興趣更大了,足跡遍及全國。
       翟清河家在翟莊,是家裏的獨子,下麵有三個妹妹。他的父親解放前一直扛長工,無房無地。他母親是遠鄉的貧困戶,有一年來翟莊討飯餓昏了過去,恰好被他父親發現救了過來,鄉親們就攛掇他父親把女子留了下來,父母結婚沒有房子,借了村上本家一間牲口棚辦了婚事。又瘦又小的翟清河也在四中,我們不一個班,但那時也都很熟,後來一起在漯河一中讀書,就和王向榮、王留根、張連發成了最好的學友。清河記憶力特好,在學校是好學生。五六十年代結下的友誼一直延續到現在。清河在學校鋼筆字就寫得很好,後來寫起毛筆字行草也是駕輕就熟上手很快,原先在鄭州鐵路局工作,由於是獨子,家裏父母離不開他照顧,就調回漯河鐵路。翟清河很快也成為漯河書法家,他一口氣能連續寫毛澤東詩詞37首,不用看書,一個字也不會錯。他的書法韶山毛澤東紀念堂、上海等地都有收藏。
       王留根家在漯河鬧區,母親瘦瘦弱弱靠納鞋墊做鞋、縫縫補補養大的獨生子,留根自幼特別懂事,特孝順。一表人才 白白淨淨的留根 見人先笑禮貌有加。高中畢業他又考上了鄭州司機學校。後分配到信陽機務段漯河機務折返段,從司爐開始直到司機、司機長、折返段副主任,主任。他從我村折返段老主任李俊山手中接過接力棒,使這個折返段充滿活力和溫暖。
         我在萬莊的時候,我們的家成了同學們聚會的據點,那時我二哥在生產隊當隊長,我母親身體又好,家裏經濟條件還不錯,家裏人都特別熱心,從沒把同學當外人,總是好吃好喝招待。
        母親在的時候,在外地工作的我,抽空回老家看望母親,盡量買些母親愛吃的點心什麽的,走時塞給母親一些零花錢,在母親活著的時候,她從沒有給我提過任何要求,日漸母親衰老、走路蹣跚、腰也彎了,我每次離開家的時候心裏總是酸酸的,潸然淚下。我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等我退休了,好好侍奉母親盡一份我的孝心。好在母親生前大多時間都是跟著孝順的二哥、二嫂度過的。二哥是那種忠孝兩全的男兒,他忠於自己的事業,把一顆心都獻給了萬莊的父老鄉親,鞠躬盡瘁幾十年,從生產隊長到村長沒有一天安寧,直到生命的終結;二哥對母親孝心動天,點點滴滴日月可鑒。可是沒等到我退休在母親床前盡孝,母親和二哥就先後離開人世,令我肝腸寸斷大放悲聲,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傷痛令我後悔終生。
        母親走了、二哥走了,萬莊我最掛心的兩個親人離開人世,我再回故鄉覺得魂無處安放,好在我苦命的姐姐還在老家,這是我唯一心中的牽掛!從萬莊走出的我,無論走多遠,我都忘不掉萬莊, 忘不掉沙河,他們是我生命的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