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翠根堅

涅磐彩鳳出天門, 欲覓仙園寄玉根.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小區裏的元宵節

(2009-02-26 15:33:10) 下一個

     元宵節是一個人知戶曉的節日,小區裏第一天晚上就布置了活動室,張燈結彩,掛上了五顏六色的小彩旗,在燈光的照耀下,分外奪目,當天一大早就在小區的前門和後門掛上了大紅燈,在活動室門口貼出了相約在元宵的通知。看見的人相互通告,一大早就使人領悟到了節日的氣氛。

    下午1點,活動室裏早已擠滿了歡樂的人,中間二張桌圍著裹湯團的婦女們,像要競賽似的,主持者大聲喊著話,別急,慢慢做,主任先講話,大家聽著,婦女們哪有聽的心思,迫不急待的就做了起來,他們一展身手,翹著小手指,轉著粉團,也有小孩子們,在大人的胳膊肘下拿著小粉團,在學做湯團。還沒等主任大人把元宵節的來由、做團子的意義及猜謎語的目的等等講完,大粉團就產生出了一排一排的小天鵝。小孩子們東竄西藏的、有90幾歲的老幹部,也有抱著孩子的,他們沿牆邊坐著、有拿著相機選好鏡頭拍照的。謎語字條懸掛在小彩旗中,隨著人頭的攢中,隨著人頭的攢動,在人們的頭上飄動著,像在向人群招手,又像在發問,歡喜我嗎?有猜謎語的,有聽謎語的,歡聲笑語連篇,熱鬧非凡。小區裏的一個快餐師傅托著盤子打算把小白鵝趕下河去了,一會兒工夫,變成了浮園子,歡樂的人群拿著碗,我拿著勺,四個、五個、六個的,忙的不可開交,嘴裏念念有詞別急,別急,有的是!我想我又不是魯迅筆下的孔一己分茴香頭多乎者,不多也,人們吃著團子,小區幹部不時地向大家問好祝願,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邊吃著湯圓,邊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同慶佳節,其樂融融。我方知字音的妙用,難怪美夢不成真的袁世凱聽到他的一個姨太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挨了袁世凱的一個耳光,原來元宵袁消諧音。

    最後,幾個年紀稍大點的大媽,在收拾盤、碗、筷子,有人在抹桌子,有人在擦地板,誰在操作?配合得如此默契!原來生活可以這麽過!我感受到了民間文脈,這種文化的張力,

    幾個年紀稍大點的大媽,在收拾盤、碗、筷子,有人在抹桌子,有人在擦地板,誰在操作?配合得如此默契!原來生活可以這麽過!我感受到了民間文脈,這種文化的張力,積沉在人民的心底,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拿著一張歲寒三友的成語故事,領取了一支高露潔牙膏,願堅固的不僅是牙齒,是人心、是國力;清新的不僅是口氣,是空氣。

    願和諧社會代代相傳,萬古流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