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帥哥Russell Crowe和《A Beautiful Mind》和天才

(2009-02-20 19:26:06) 下一個
第三部也是他最好的一部電影是《A Beautiful Mind》,這部電影我每看一遍,都會淚流滿麵。Crowe主演那位天才而不幸的數學家(卻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John Nash,他的表演是傳神的,尤其是演Nash病(Paranoid Schizophrenia)後獨特而奇怪的行走姿態,非常讓人辛酸同情。

影片的開始John Nash來到普林斯頓研究生院學習和研究數學,他雖然在專業上很天才,可他很明顯地在與人交往上大有欠缺。也許是因為孤獨,也許是因為他當時就已開始出現幻覺,他居然為自己造出了一個實際不存在的室友,一個imaginary friend。他在寫畢業論文時,提出了他的創造性的理論“Game Theory”,這也是後來為他帶來Nobel經濟學獎的工作。畢業後他做了MIT的教授,並且在那裏認識了他的妻子。可是同時,他的神經疾病和幻覺越來越嚴重,失去了作為一個正常人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而他的妻子(Jennifer Connelly 飾)自他病後對他不離不棄,一直盡力幫助他。一邊raise他們的孩子,一邊用自己的肩膀擔負起一家人的生活。在他的妻子以及過去在Princeton的同學們的幫助下,他慢慢能夠控製自己並盡量正常地生活。他最後終於能夠回到校園內教學並常與年輕的學生們為伴。

這部電影裏最打動人的情節,是Nash的幻覺越來越嚴重,以致於他在幻覺和真實的世界之間分不清哪一個才是真實可信的存在。這時他的妻子把自己的手伸給他並讓他緊緊握住,溫柔而堅定地對他說“Baby, this is real!”,是要他以對她的信任來代替他自己明顯出了問題的判斷力。後來他通過邏輯推理也說服了自己幻覺的不可信。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這種可以信任的朋友或愛人,在我們自己沒法作出真實客觀的判斷時,可以依賴他們的愛而做出正確安全的決定。

我從少年時期開始,便有幸結識並與各種極其聰明的人打過交道,對他們有所了解。非常懂得那些頭上罩著“天才”光環的少年和成年人,內心可能經曆的不為別人所了解的痛苦,以及在實際生活麵前可能有的無力感和不適應。尤其是到美國後在大實驗室裏做研究的那些年裏,身邊就常有與John Nash類似(當然並不表示象他一樣生病)的科學家們。我看著銀幕上的Nash,心裏總覺得這個人是我見過並且熟悉的人,我懂得他,並能與之相通。一邊是遠遠超出常人的talents,一邊是在現實中helpless的個性。每每見到這樣的人,就會升起一種要給予他們多多的照顧和愛護的願望,恨不得自己變得極有能力,而能夠保護別人。

卓越的天才與神經有些缺陷之人往往有些難以分辨的相關之處,梵高和尼采就是這樣的例子,音樂神童莫紮特也屬於此列。這個從屬命的角度來說,我會認為上帝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禮物是一樣多的,假如你在某個方麵過於gifted,那麽就一定會在另外的方麵有所短缺,不然對於別的個體就不公平了嘛!當一個人出奇地幸運,似乎擁有了令人所羨慕的一切,比如才能、外貌、家世等等,那麽他或她缺少的可能就是length of life了。用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來說,比如林徽因,我想她這種集美麗、才氣、靈性以及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女人,是所有才女們的夢想,可是她的生命裏就缺少了健康和length of life。當然這是非常不嚴謹的謬解,大家別當真。

另一種帶有一半科學性的解釋是,若將人的大腦類比於計算機,所謂一個人聰明其實就是其大腦的內存(Memory)比別人大,以及其CPU的處理運行速度比別人快。對於半導體工業以及集成芯片(Wafer)的設計和生產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2000年以後,高端(processor和memory)的集成芯片中作為導體的金屬均由原來的鋁(Aluminum)升級到銅(Copper)。大致原因是集成電路越來越密,運行時單位麵積所產生的熱量大到來不及散發,所以選用傳熱相對較快的銅。作這個類比的意思是想說,對於那些過分聰明的人,他們的大腦神經係統比起常人來,是需要用性能更高的有機物來造的。但是人的器官當然不能象半導體工業一樣,每幾年都來一次革新。嗬嗬。記得在《莫紮特》的電影裏,莫紮特一興奮起來,就停不下來。持久的過熱而不能及時cooling down,估計是很容易將一些神經元件“燒壞”的。所以,天才們若在精神的某些方麵存在明顯的缺陷,一點都不奇怪。

Russell Crowe本人又何嚐不是天才式的演員呢!從他的眼睛看進去,裏麵是深深的海洋。我曾經甚至認為,他的雙眼裏包含的激情和智慧等於他同時代的所有好萊塢一線男演員的總和。如果要找出一個前輩男演員來歸類他,我以為他與馬龍.白蘭度最相象。天才的一大特點是自我控製能力差,更不容易受別人和環境的約束。Crown後來在好萊塢頂了一個Bad Boy的名頭,除了與各路女明星擦出火花外,還在公開場合動粗等等,幾乎遭封殺。我看他當時的行為,有點象將少年的反叛與中年的危機混合在一起爆發出來,很有些怕他失控。好在他後來娶妻生子,在新西蘭的牧場裏安定下來。也許責任和平淡的家居生活有助於Calm him down,幫助他達到收放自如,而將其藝術生命穩定地延續下去。

其實一個天才型演員的機會反而不如商業性電影明星們多,精彩的劇本和出色的導演就象愛情一樣可遇不可求。象Crown這樣在全盛時期連著演了三部不凡的電影,已經很幸運了。希望他象白蘭度一樣幸運,還能有象《教父》一樣精彩的電影在等著他。雖然他的外表不如過去那樣帥了,我仍然欣賞他願做他的粉絲。

拖了一兩天,趕緊寫完算交作業了,嗬嗬。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