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10)
有一年回國,跟一個朋友吃飯,聊起來在美國生活的情況,那時候她女兒在美國讀大學,馬上就要畢業了,準備找工作呢,而且當時她的專業和學習成績都不是很理想,找工作也不那麽容易,她征求我的意見,關於女兒的未來。
我跟她說,美國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這個是沒錯的。就像北京上海對於外地人來說是一個樣的,你在北京生活了這麽多年,應當知道外地人對北京的向往。
她點頭稱是。
但是,如果沒有在北京上海立足的能力,即便是留下來生活會怎樣呢?
她跟我說,她來美國看女兒的時候,去過一個朋友家,朋友家房子很大,但一切都得自己打理,包括搞衛生,她朋友是每天收拾一間屋,一個星期轉過來正好每個屋子收拾一遍。但你要一直這樣幹下去。
她覺得太辛苦了,因為在北京生活的她,已經不需要自己親曆親為很多事兒了,隻需要上班,然後應酬,僅此而已。
我順勢說,就是嗎,女兒那麽年輕,留在美國從頭做起,眼下又沒有很好的出路,不如早點回來。
其實看得出來,朋友的內心是很矛盾的,看到自己往日的朋友在美國的生活,雖然家事兒要自己打理,但生活得還是跟國內不太一樣的。
但想到我說的很多困難,身份、工作等一係列的問題,她最終決定勸女兒回國。
後來再聯係她聽說,女兒已經回國了,而且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一家人的團聚,讓她感到非常幸福,說下次我再回去,她請我吃飯:)
雖然現在國際國內形勢千變萬化,但對於在國內生活的孩子們還有他們的父母,對美國的向往還是沒有變。
因為改革開放,尤其近些年中國房地產的發展,有錢人比比皆是,能供個孩子在美國讀讀書的人非常多。雖然他們畢業候的前景並不樂觀,但第一步走出來是他們的願望和決心。
出來讀書能見世麵,這個確實是。
無論孩子們最後學習成績怎麽樣,無論是不是能留下來工作和生活,甚至長期住下去,讀書的這個過程對孩子們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
當然意外總是有的,想多了就什麽事兒都做不成了。
如果孩子能在國內有好大學讀的,家長和孩子斷然不會放棄在國內讀好大學的機會,出來讀研會比讀大學好很多,起碼孩子足夠大了,能自己管好自己了。
我們生活在海外的人,總是告誡國內的父母們,孩子最好大一點出來讀書,而實際上,小留還是很多很多的,即便疫情這麽厲害,也沒有擋住他們的勇氣。
出路,是家長的希望,是孩子們人生的起步點,非常關鍵也非常重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在進步,社會在變革,一切都不會像過去一樣的了,無論大人孩子,都得學會順應現實,接受現實。
讀書就好好讀書,接下來的交給命運。
現在國內有新規定,北京對留學生海歸出台了新的戶口政策,隻要是在外邊留學一年以上回國的,能有工作單位接收的,會給辦理北京戶口。
過去有單位接受的外地人,也是要申請戶口指標才能有北京戶口的。這個新政策的出台,對於國內家長送孩子出來讀書,是不是也是一種新的動力?
國內吸引人才的方法很多,也確實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留學畢業了留不下的,回去也不是沒有出路。關鍵看孩子的能力。
今天讀到麥姐的一篇新文《我所認識的一位不同尋常的小留學生》,很有感觸。
這篇文章值得國內的,有意讓孩子出國的家長們都讀一讀,回頭我轉微信上去。不是每一個小留都那麽沒有能力,如果小留們都有小川的能力,父母就不用擔心了,自己也能輕鬆很多。
我們做事兒好像是都有目的性的,這個目的決定了我們的努力方向。
怕就怕我們的目的不明確,我們的目的不符合現實,想象中的結果與實際不符了,我們的內心所承受的打擊,就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覺。
就像那些父母逼孩子,最後孩子走上絕路,父母追悔莫及的一樣,本不應當發生的事兒,卻因為一時的衝動,發生了。
看網友分享的一個消息,說一個高中班上三個學生上課打牌,老師找家長來了,其中一個男孩子的媽媽衝著自己兒子吼,還當眾給了兒子一個耳光,兒子跳樓自殺了,媽媽幾次自殺沒有成功,但最近還是死了。
這個找家長的老師,覺得這事兒自己有責任,於是患上了嚴重的憂鬱症。
孩子上課能打牌,這不是別人的責任,是媽媽的責任。老師看見孩子上課打牌怎麽能不管呢?
自己孩子什麽樣兒自己應當知道,回家好好教育就是了,沒有必要當眾逞威風。
孩子的成長健康就好,別的都在其次,哪兒有都能讀上好大學的學生,哪兒能說所有的孩子都能像父母希望的那樣懂事兒、聽話,有出息?
有時候越是父母出色的,孩子還真就不爭氣,而普通人家的孩子成才的比比皆是。麥姐文章中的小川是一個優秀的典型。
大家都在評論這篇文章,都在議論小川這個小留。
很多網友說,如果不是麥子寫的,誰都不會相信有這樣的小留。確實,我也是這樣想的,難以相信這孩子能這麽有能力,這麽樣的優秀。
而他如果在國內,也許會跟爸爸媽媽一樣,是大眾中的一員,當然也有可能哪天脫穎而出,但機會和希望是比較小的。
而現在他的生活,是我們都看見了的。
許多人出國是為了更有前途,許多人出國是找個出路,還有人出國就是鍍鍍金。各種各樣的目的,把人們送到了海外,而各種各樣人的奮鬥結局,正在召喚著更多的人湧向這條路。
生活中最怕人和人的互相攀比,在家裏的攀比在外邊的,覺得自己如果當年也出來,一樣會成功,在外邊的呢,就跟在家裏的攀比,如果當年我不出來,肯定比他/她強多了。
出來是好事兒,覺得這裏適合你,你能留下來,沒什麽不好,沒出來也是好事兒,留在家裏的生活也並不是水深火熱的。
前些年,我曾經寫過一個係列,關於在美國生活一些感悟。當時國內正好是小留出國熱,我的文章被轉的到處都是,有寫轉載的,有變成自己名字的,更有留學中介直接寫成了他們網站上的文。
當然也吸引了一批讀者,在國內的網站上很多網友跟讀,評論。好不熱鬧。
印象最深的有兩個網友,其中有一個小夥子,當時非常想來美國。跟我講了很多他想來美國的道理。都是年輕人那種雄心勃勃的暢想。
我勸他這麽小,在國內先讀書,哪怕是職業培訓之類的也行。小夥子決心很大,跟我說,他一定要出來,要跟家裏人證明他是有能力的,能賺錢的。
一晃有一兩年的功夫吧,每次他都重複他想出來的道理,還希望我能幫他,他說他什麽活兒都能幹。
他跟了我多久,我就勸了他多久,希望他能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
有一段時間他沒有出現,我想他可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了,不久,他給我發消息說:“姐,我來美國了。”再後來就沒有消息了。希望他的理想能早日實現,也希望他不如意的時候可以打道回府。
還有一個女孩子,在美國生活,沒有身份,工作也非常不穩定,她一直覺得這樣也可以,但想到未來,又很迷茫,正好看見我的係列,就覺得我們有身份有工作的人,生活在美國也不是像想象的那樣,何況她自己呢。
家裏人也催她回國。
她在國內生活在雲南,是個老師,是很不錯的工作,隻是因為工作的不順心才想到出國的。
想到過去曾經有人說過,出國的人們都是因為要逃避在國內的各種各樣的不如意,看來這話是有道理的。
她把自己的困惑跟我說了,我勸過她幾次,她沒有再聯係我,很久以後,我看見她發給我的消息,說:“姐,看了你寫的係列,聽了你的勸導,我放棄了美國生活,回到雲南家裏了,現在我已經有了男朋友,準備結婚呢。姐,謝謝你的文章和勸導,不然我今生不知道是怎樣的呢。祝你在美國生活幸福!”
遇到問題不能逃避,要學著解決問題。這些人生的經驗是能學得來的。當然人各有命,不是每個人的選擇都是正確的,也不是每一次放棄都能有好的結局的。完全在個人。
如果小留都如小川,那沒有什麽需要勸的和引導的,他知道自己該怎麽做,知道怎麽做能成功。當然,畢竟這樣的孩子少之又少。
家有這樣的娃,是父母的福氣,孩子有這樣的父母也是很幸福的。
不要跟別人攀比,有能力的人,在哪兒都能生活得很好,沒有能力的人,就會遇到的困難多一些。
當然,隻要有堅定的決心,能力也不是不能後天培養的。隻要肯鍛煉,肯學習,肯吃苦,就會自己闖出一條通向美好生活的路的。
這樣的例子在美國,在美國的華人中,比比皆是。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在我們短短的一生中,會有很多機遇,也會有很多意外,怎樣抓住和利用我們的機遇,怎樣避免和接受那些意外,這是考驗我們每個人能力的關鍵。
最重要的還是不要跟別人攀比。
自己的生活隻要越過越好就是成功的,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機會不一樣,命運不一樣,所以生活是不會一樣的。
看到別人的生活,就感歎自己不如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咱不是別人,咱是咱自己。
自信,不是狂妄,不是自大,不是無緣由的驕傲,更不是跟那些比自己生活水平高的人攀比。自信,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世界上的每一個家庭,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成功的,隻要你努力了,隻要你努力過,你得到的生活就是你的成功。
不要跟別人攀比,吃米其林和吃地瓜土豆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去周遊世界和在自己院子裏轉來轉去也說明不了誰比誰成功。
隻要健康地生活著,隻要快樂地生活著,隻要自己享受著自己的小日子,這還不是幸福嗎?
當然了,健康對於健康的人群來說是常態,而那些病人的心裏卻是每天裝著痛苦呢。
沒有哪個健康的人,能體會得到病人的內心的。哪怕是再權威的醫生。更何況我們常人呢。
所以,遇到有些人較真,矯情,讓一步就是了。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一樣的,悲劇很多時候不是不能避免的。
不要跟別人攀比,要換位思考,從你了解的他/她那兒,想想,如果你是她,又遇到了你,你會是怎樣的感想?
包容,不是遷就、不是忍讓,包容,是真正地從對方的內心去體會對方,去理解和諒解對方。
在網上時間久了,總能有幾個朋友,有時候朋友會跟自己說說心裏話,包括自己的想法和委屈。
人,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候,總會覺得自己委屈,其實,對方一樣很委屈。
這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人相遇了,如果是要成為夫妻關係,自然要好好選擇,考慮要不要講究門當戶對,我的意見是當然要。
而朋友相遇,完全沒有必要那麽認真。我的生活中有個原則,隻要不是準備生活在一起的,就沒必要斤斤計較。畢竟生活中有一半的時間是別人找不到你的,是完全屬於你自己的。晚上,對不對。
臭味相投的多往來,沒有共同語言的就你好我好,不必非得不是朋友就是敵人,我經常這樣告訴自己,當你瞧不上人家的時候,也正是人家瞧不上你的時候。所以,不要跟合不來的人較真,你怎麽能讓瞧不上你的人喜歡你呢?非常難。說實話,不非需要的,也沒必要。
花香蝶自來。
你做好自己,自然就有人喜歡你,你總要求別人對你怎樣怎樣,憑什麽呀。我是經常這樣告誡自己的,能這樣想,就會輕鬆很多,生活中的快樂也就自然多了。
別跟別人攀比,做最好的自己... ...
還是看花最開心!
今天在超市買了一個大長西瓜,非常棒!
搬這個大西瓜,差點把我累吐血了:-)
都是流水賬,謝謝來讀和喜歡!
估計未為了吸引人才,回去能落戶北京,不然沒有戶口沒有醫保不行。
經典!讚同!
-------------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她說的是她家的小留:-)
是啊,這樣的孩子太少了,少得讓人難以置信。
攀比是不快樂的根源。
這個長西瓜有黑籽,跟國內西瓜味道非常接近。太大了,我拿的最小的,真搬不動了:-)
曉青的文有好多智慧在裏頭。 不攀比,煩惱就會減少好多。
其實小孩子都有潛能,需要挖掘,你要努力哦!
哈哈哈,攀比不好,自己過自己真實的日子最好。非常同意領導說的“花香蝶自來。做最好的自己... ...
領導這花就特別的驚豔,比我的好太多,所以就老老實實地向領導學習。:)
話說麥子寫的小留實在是太棒了,希望我家的也趕快努力學學,哈哈哈!
對,國內名牌包包都代表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