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青

擁有健康的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創建美好的生活。
個人資料
曉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好日子下的思考

(2017-12-04 21:25:20) 下一個

看中文電視,是從中央四台開始的。原來的節目基本都是固定的,所以常年看那幾台節目,倒是都挺好看的,也看不膩。隻是每天播放的電視連續劇都是舊得不能再舊了:)

現在可好,隔段時間就換新節目。除了新聞之類的節目,娛樂節目是經常換的。舊得不能再舊的電視劇依舊天天播放。

最近有一台新節目《世界聽我說》,是辯論會形式的擂台賽。

今天早上辯論的題目是關於留學生孝順父母的話題,就是說留學生是回國回到父母身邊算孝順,還是把父母帶出來算孝順。還有一個話題是關於應當不應當在媒體上曬生活的。

看了幾期這個節目,無論是什麽話題,爭論的正方反方,我感覺都是為了贏,至於說話圍繞話題的爭論是不是現實,能不能做得到,似乎根本不重要。

比如,一方說,父母在國內幾十年了,習慣了國內的環境,他們在國內我們就應當回去孝順他們,因為父母在哪兒哪兒就是家。另外一方說,孝順父母可以把父母帶在身邊,跟我們一起在國外生活,這才是孝順。

比如,一方說媒體上曬生活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加深朋友間的友誼。另外一方說,應當走出去,麵對麵地跟朋友交流,這樣不泄露隱私。

辯論是很激烈的,評委也都是名人。

年輕的正反方代表,情緒激動,慷慨激昂!

我覺得這些人真是年輕人,這樣的節目也隻是個辯論會。我不覺得通過辯論會能說明什麽,因為辯論的話題實在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有時候讓人有好像是非黑即白的感覺。

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想法也不一樣,個人的獨立生活能力,適應能力等等的。所以呆哪兒更好,留學生是回國算孝敬父母還是把父母帶在身邊算孝敬父母?媒體上曬生活好還是不好?都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的,喜歡的就是好的,適應的就是好的,感覺好的就是好的。不是嗎?

大家留學完了都回國?大家都把父母帶在身邊?大家都在媒體上曬生活?大家都走出去跟朋友交流?不可能,那樣就是獨木橋了,會塞車的。

這個世界給我們提供了無數的平台,為啥?就是因為我們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生活水平的人,要過不一樣的生活,不同思想的人有自己生活的理念。硬把一些人的一些行為說成是對的,或不對的,怎麽看都不客觀。

我們回頭看看自己,不用追溯的太遠,去年,前年,大前年,你的夢想是什麽?再往前點,你二十多歲的時候,你覺得你是不是有得是時間?你是不是也覺得你也不年輕了?有人是啊,也有人不是啊。

所以,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你硬要製造,硬要別人承認你的答案,我感覺不現實,也實現不了。

所以,有些爭辯,我感覺真的很徒勞,當然為了辦節目,為了電視節目豐富多彩,也為了給人們提供一些思考和討論的話題,這樣的節目也是有意義的,但它的意義不是給大家結論,而是給大家題目!

其實,眼下不少電視劇倒是能給人更多的思考空間,比如像《獵場》,雖然它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劇情,但總的說來,很多情節,讓人耳目一新。鄭秋冬到目前為止,經曆了三個女人,她愛哪一個,愛上了哪一個?他的這三個女人哪個愛他,哪個更愛他?她要娶會娶哪個女人?

順著這樣的思路下去,我們會思考很多問題,雖然很累,但值得思考。我覺得難怪過去男人都三妻四妾的呢?這跟誰都能過不是嗎?哈哈。

細細想來,人的一生其實挺不容易,不容易的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生活緊張,賺錢不容易,買東西都貴。而是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精神生活的需求。

就好像說農民工進城,感覺他們進城後就不願意回去了,真的就想最好變成大城市的人。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的老人家是不喜歡生活在城市裏的,就好像咱們留學生的很多父母,他們並不喜歡跟孩子一起生活在美國是一樣的,因為他們習慣了家在哪兒,就願意在哪兒生活。這跟什麽城市大小,條件好壞沒有直接的關係的。

很多人用自己的感覺和認為的好與不好的標準來衡量別人,其實不客觀。

人有三六九等,但那隻是在我們心裏的標準。在我們認為生活的不如我們的人群的眼裏,你能確定你是高大上的嗎?換句話說,你能確定你一定是讓人羨慕的嗎?我感覺未見得。所以,別去站在自己比別人強,也要為別人爭取點啥的角度上評判別人的生活。真的不合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也有自己的命。想想我們自己,能改變我們自己的命運嗎?你認為你能,而且已經做到了,那是你自己認為的,也許還有一部人認可你的人也這麽認為的,那你就是對的,你就真的是成功了嗎?我不這樣認為。

很多人沒有生活在鄉下的經曆,這跟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還不完全一樣。所以,就好像在那台辯論會上的年輕人,慷慨激昂地在用自己的想象,希望自己能勝出比賽,坐上擂台一樣。至於說有沒有可行性,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他們會不會按自己辯論的觀點去做?更是不用問就知道的。

理論離實際相差的不是十萬八千裏那麽近,而是很遠很遠的。所以那些誇誇奇談理論的人,永遠都高昂著自己的頭,視別人為等待救贖的人。

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那個水平線上,高於你的人有,不如你的人也有,主要看如不如的標準是什麽了。有文化的人覺得沒文化的人好可憐,其實沒文化的人在骨子裏,在心裏也有一杆秤,別以為他們把文化視為多高貴的東西,多麽渴望跟你一樣也能寫,能讀?他們心裏的那些道理一點都不比你少,真說起來,你未必能贏!

在自己的生活水平的線裏,好好握住自己的線,能保持住你的生活水平,到你老來還在那條線上,你就算贏了。東張西望地,想要越過自己的這條線,往上跑一跑,誰都有這樣的願望,但真不容易實現。因為起步的時候,基本上決定了你的這條線的高低了,再掙紮,也許你以為成功了,但付出的要很多很多,更多的時候,付出的比得到的多得太多了。也就是說,有些得到,不一定值得。

就好像,有些人在鄉下生活一輩子都無憂無慮,而有些人在城裏奔波半輩子都累得要死。為啥?在農村不奔波也能活,在城市裏呢?奔波都不一定活得下去。在美國也一樣,美國不是天堂,你靠川普?靠希拉裏?靠政府?還不都得靠自己。你以為美國的窮人靠政府呢?以為他們活得比咱們鄉下人好呢?也許是,也許就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經曆。

看到不少人在憧憬退休後的生活,在憧憬老年時候的生活。有人說了,如果想知道自己老來啥樣,最好去養老院看看,然後再說。的確,我去過的,看到過那裏的老人,人到老了都一樣的。所以,憧憬隻能是憧憬,夢想也隻能是夢想,現實永遠是殘酷的。

再說,你都靠自己呢,沒有能力讓別人靠你呢,你有什麽權利去讓別人做你認為應當能有依靠的人的依靠呢?好好安心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吧。

記得有人說過,說婚姻就是階級,我非常認同,什麽階級就是說什麽話,做什麽事兒。說白了就是門當戶對。這階級,這門當戶對說的什麽呀?就是人的等級,差別呀,有等級不見得就是有好壞,哪個等級的人是好的,哪個等級的人是壞的。這好的和壞的跟等級沒關係,要說好壞,那是哪個等級裏都有好的,也有壞的。這樣說我感覺是客觀的。

有人把一些顯山露水的人當成好人,當成標準,這很坑人的。往往最後這樣的人變成孤立的人了,大家對他都有要求,而且得越來越好,那還是正常的人了嗎?正常的無論人還是物,應當都不是完美的,因為你喜歡,所以這個才完美,因為你喜歡所以這個才是好的。物是這樣,人也如是啊。我們生活的環境,落腳的地方,都是。

很多人都相信,人是會改變的,對吧?錯了。你看他改變了,那是你看問題的角度發生了變化,最多是他掩蓋了你看不見的東西,露出來的是你不討厭的一麵,所以等他另外一麵露出來了,你就覺得他變了。那是你的錯覺,不是他的錯。

別光看自己的光鮮的一麵,更不能用自己光鮮的一麵去跟別人不如意的一麵比較。那樣你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了,就覺得別人怎麽都不如你了。要相信,每個人對生活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對環境的要求,尤其對自己所處位置的認可也是不一樣的。生活不是大城市最好,不是環境好就好,也不是有工作就好。甚至說有塊地方哪怕亂糟糟的,隻要讓我呆在這裏就好。不是那樣的。

我們這些生活在美國的人,相信都沒有生活在那種亂糟糟的地方,也不是在隻讓我們呆著就好的境地裏。可依舊時不常地感覺到有被歧視的時候,或者說有一種不安定的感覺。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都是什麽樣的文化程度,在美國我們都在做什麽樣的工作,多數人,隻有還沒有發揮出自己全部能力的狀況,沒有說根本做不了什麽還在這裏熬著的事情吧。不少人帶著才華海歸了,尋找到更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了。不是嗎?

如果讓我們生活在美國某一個專門啥也不用幹,每天吃點喝點的地方,你覺得幸福嗎?所以,我們想過沒有,我們為啥要讓別的人過我們不想過的日子呢?因為你有文化?因為他們不如你?是這樣的嗎?這是不是一種歧視的心理在作怪?

歧視有時候不僅僅是表現得出來的那種,讓你感覺得到的那種,還有一種歧視,就是你認為人家不如意,你非要給人家一個你認為對他好的條件,你能給他你生活的條件嗎?不能!為什麽?因為他不如你,對嗎?這是什麽?這不是腦筋急轉彎,這是現實。

請記得,人家有家,為啥要住在你給的窩棚裏,還顯得你那麽的慈悲?非常不好。

寫到這裏,想起來我原來在北京工作時候的一個經曆,不妨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北京有過好多下鄉的知青,後來返城了。她們中的一些人因為家裏有條件,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也有一些人家裏本來條件就很差,所以孩子返城也隻能自己找出路。

我們單位當時就有一個知青返城的人來當臨時工。那時候的下鄉的青年,在農村也常常被人欺負,尤其是女孩子。有的人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不得不選擇嫁給當地人,加上當時也不知道有一天還能返城。我們單位的這個返城知青的員工就是這樣的情況。

她嫁給了當地的一個農民,但這個農民家條件不錯,有房子,也有不少地。在當地也算是不窮的人。但也是一個普通農民,比較能幹的農民。

就叫他李師傅吧。他也來到我們單位,給他安排的也是臨時工,專門負責我們單位的垃圾清理工作。那時候我管後勤,所以他屬於我管的員工。

要說管個垃圾有什麽難的,每天收拾好院子裏的垃圾,送到垃圾站去就行了。但,那時候,垃圾要送出去,垃圾站能接受都不容易。李師傅雖然是農民,但他並不是那種一點能力沒有的。

記得有一天,負責管我經理找我,說讓我跟李師傅去趟垃圾站,因為李師傅說,垃圾站對我們從來不對他們有所表示不滿了。讓我跟著李師傅給人家表示表示。

我跟經理說,讓李師傅拿著他認為可以的禮去給人家就行了吧,幹嘛要我跟著。

說是說,我還是跟著去了,我也好奇,想看看,收垃圾的是怎麽想“腐敗”的。那時候還沒有腐敗這個詞兒:)

到了垃圾站,看見一個50開外的人,很牛地在那兒轉來轉去,李師傅小心翼翼地跟他說:“我們部長來了,要見見你。”那人說:“誰見我也沒有用,這裏垃圾根本裝不下了,以後不能往這兒送了。”連看都不看我一眼。

“是啊,是啊,垃圾確實很多,這區裏應當管的,放不下得給找地方放啊。”我趕緊迎合地說。那人皺著眉頭背著手,來回的走。說實話,現在真很少見到這麽牛的人呢,尤其是個垃圾站的。你說垃圾站不讓放垃圾,垃圾往哪兒送。據說還有一個很遠的地方,要開車走很遠才能到的地方,也可以收我們單位的垃圾,但這個點,走走就到了。

趁火打劫,算不算。知道你不想也不能每天開車往外送垃圾,所以提點要求不算什麽。我走近那個人說:“師傅,你是不是能幫幫忙,我們這麽長時間在您這兒放垃圾,都習慣了,再說離我們也近,還是盡量讓我們繼續往你這裏送吧。”他看了我一眼說:“領導,不是我不讓你往這裏送,你看看,這裏就這麽大地方,放不下啊,我也為難呀。”我趕緊說:“理解,我非常理解您的難處,可是我也難,你說我咋辦?垃圾歸我管,我往哪兒送呢?”“那我也不知道。”那人說。

這時候,李師傅走過來了,手裏拎的包遞給那個人說:“我們領導給你帶的酒。”那人說:“不喝,我不會喝酒。”我趕緊說:“就是你不會喝酒,這酒你也能喝,低度的酒,是特產,給你嚐嚐,喝得慣,以後想喝就跟李師傅說,我們拿給你。”說著把酒連包都給了他。

他的態度當時就好了不少,雖然還說我們難為他什麽的,但看得出來,問題應當不大了。我趕緊說:“師傅,幫幫忙,跟你們頭兒說說,還是讓我們繼續在你這兒到垃圾吧。好不好,就這樣了。”那人沒再說什麽。李師傅一直在邊上跟著說好話。看得出來,他跟垃圾場的師傅也是做過工作的,隻是人家想要表示。

那天,跟李師傅一路聊天,知道了他內心的很多苦衷。他很後悔跟著媳婦回到了北京,他們有兩個孩子,一家四口回來後,嶽母家地方小,給他們在房子邊上接了個小屋,根本住不下四口人,他每天白天在我們這裏上班,晚上找了個看大門的地方,也算解決了住處,還能多賺點錢。

夫妻倆要想親熱得午休的時候,趁孩子們上學不在家,跑回家去呆上一會兒。他說:“在農村,我是有家的,有房子有地的,來北京都賣了,結果過這樣的日子。真是後悔來北京。”他還形容給我聽,他家的樣子,那時候,我也心想,還後悔,你要不是娶了個北京知青,你這輩子都不一定有機會來北京看看,更別說來北京生活了,你的孩子多半也隻能繼續當農民。說實話,現在我不這麽認為了,我覺得他真不一定喜歡北京。

當時我說,已經這樣了,就好好在北京生活吧,能來北京也是好的,孩子起碼在北京上學了。他說:“你不知道,我家挺好的,真的,我家有房子有地。”說著話,我們也就回到單位了。跟李師傅說最多話的也就是那一次。但印象非常深刻。

這是不是跟我們現在不少人,無論是日子好了還是不好的時候,都想回國看看,回國工作一段時間,甚至打算回國養老的心理是一樣的。

有時候看到有人討論將來去哪裏養老,也有人說應當去歐洲養老,多麽多麽好。其實在哪兒都不是條件多好,環境多好的問題。至少不僅僅是這樣的問題。

我在北京的那些年,咱們的農村還不像現在,也就是說條件不如現在好呢,而且是東北的農村,不是北京周邊的農村,條件應當更差一些。而那時候的北京可真的不是誰都能去的,有錢沒錢都不能隨便去,進京是要有介紹信的。

別人做夢都想去北京,他卻不喜歡北京,為什麽?因為他想要的生活不是這樣的,他心目中的生活就是他要有家,有房子,有院子,有老婆在身邊。我想對於咱們說的那種在大城市給外來人一個能落腳的地方的慈悲,也未見得就是他們想要的。

就好象好多老人,孩子在美國,要他們來美國他們就不來,無論你有不要錢的公寓還是不要錢的看病,他們都不願意來。

我有個同事,孩子在美國,我說,你倆將來也得移民美國吧。女的願意來,想跟孩子在一起,男的不願意,說來美國他會得老年癡呆的。現在老兩口在北京生活,冬天去南方過冬,每年或隔年來美國看看孩子。生活得悠哉悠哉的。

所以,每個人對生活的要求真的不同,意願也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一切都順其自然吧。我覺得誰的日子都是自己的日子,不願意被別人左右。那麽我們也得想想,我們幹嗎要去左右別人的日子呢?揣測別人的內心,想著可憐別人,按照自己的生活要求去希望別人都能過上應當過的日子,別人應當過什麽日子,我們並不知道。我感覺我們單位的李師傅,他當時的日子是他應當滿足的日子。但他內心並不是我想的這樣的。

人原本是哪兒來的,在哪兒生活得久了,會有一些固定的習慣和思想。有些東西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就跟我們生活在海外,都想融入,你再努力,再刻苦也未必能真的融入,隻有等我們的後代,後代的後代,根本不用努力也不用刻苦,自然而然就融入了。

所以,道理都是一樣的,大城市的外來人總有後代,慢慢會生在大城市,一代代人慢慢地自然而然就成了大城市的人了,為啥要人家那麽困難地生活在大城市的某個區,某個角落裏呢?為啥人家不能住在你家小區裏,住在你家對門呢?為啥你早上起來不肯自己做早飯,要人家早早起來給你做好早飯,你買了吃呢?賣你10塊錢一根油條,你幹嗎?可是不賣貴點,咋在你城市落腳呢?咋買房買車呢?

你就安排人家在某個區,某個角落裏生活著,吃點低保?太不善良了。可是誰能提供他們跟我們一樣的生活條件呢?為啥他們不能享受跟我們一樣的條件?

就好像常有人訴苦,國內的家人要把兄弟姐妹的孩子都辦出國來,要讓這邊的親人養著,付學費,還要給家人在國內買房子,這邊親人說沒有那麽多錢,於是關係就緊張起來了,這樣的貼幾乎隔幾天就能看到。我們從無到有,我們含辛茹苦,有了今天了,憑什麽我要來養全家?我養不起怎麽就不行呢?

千萬別說這不是一回事兒,冷靜下來好好想想,然後再慷慨激昂。想好了,我們能具體做點什麽?不做,不想做,做不到,就好好過自己的日子。自己好了,全家都好,等有了能力了,比如中獎了啥的,再去拯救全人類。廣說嘴就算吧。條件很重要,為啥說有錢能使鬼推磨,為啥我們天天這樣不容易地拚搏,奮鬥,誰不想天天睡懶覺,可是,我們還在想怎樣節約每一個銅板去投資,去理財,然後巴望著有一天錢花都花不完呢,有資本操心別人的事兒嗎?

真正的有條件的人,早在默默地做著呢。

今非昔比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每個人都要靠自己奮鬥。“每個階層的人都可能出現不滿的情緒,但都不是另外一個階層的罪過。”這是一個網友的話,也許不是原話,我覺得這話說的有道理。難道不是嗎?看看哪個階層的人沒有抱怨,都有。為啥說知足者常樂?有常樂的人嗎?所以,不知足的人居多!他是,我是,你也是。

其實現在的日子跟過去比,好了不知道多少了,而且還會更好。這個好的關鍵是對誰都是這樣的,不是一部分人,而是大家一起好起來了。

好幾個話題,又寫到一起了,有耐心的慢慢讀吧。

祝大家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8)
評論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曼兒' 的評論 : 謝謝鼓勵!問好!
小曼兒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你的文,就像坐你旁邊聽你嘮嗑一樣,很有哲理的話就變成了容易信服的語言。
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各人喜好不同,學會尊重他人為上。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逍遙白鶴' 的評論 : 謝謝白鶴!你說的有道理。幸福簡單。
逍遙白鶴 回複 悄悄話 曉青很有辯證思維的力度啊,說的在理。其實人生大部分板塊不是在非黑即白的狀態,而是灰色地段,悲喜交織,滿足與不滿足交織。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 享受我們能靠自己努力得來的一切就好,幸福感是一種很難簡單裁決的東西。:)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你別帶榴蓮蓮藕爬梯,求你了!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有緣有你' 的評論 : 謝謝有緣!問好!非常喜歡你記錄的寶寶日記。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夏圓' 的評論 : 又要有爬梯了,我耳朵第一個豎起來!:0
有緣有你 回複 悄悄話 曉青早安!到你這裏總能學到知識,引發思索。多聽聽,俺的思想就不會是獨木橋了,就不會塞車了。嗬嗬。
寫作辛苦了!祝福每天開心!!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夏圓' 的評論 : 對對對,菲兒會飛:)期待爬梯!
夏圓 回複 悄悄話 讀完曉青思考的雄文,我食烤去了。。
爬梯怎麽能少了領導!有吃有喝有禮物,曉青一定要來!凡是做了圓食的,都有禮物贈送!
菲兒不用請也會到,人家是仙女,飄然而至,來去如風,你說是吧?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是的。謝謝鬆鬆!問好!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嗯,什麽都順其自然吧,很難說哪種方式最好。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喜歡和滿意隻能當事人自己決定,別人的判斷與辯論都意義不大。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誰的?我呀?沒有!我一直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曉青\': 我怎麽讀出一種無奈的,可憐的無畏精神:)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我要吃榴蓮:)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好多道理!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是這樣的。問好!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人,隻要將心比心待人,一切都會好起來!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ly' 的評論 : 謝謝鼓勵!問好!
ily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啊。讀了一遍,收藏後再細細品味。

有很多共鳴, 比如

“我們這些生活在美國的人,相信都沒有生活在那種亂糟糟的地方,也不是在隻讓我們呆著就好的境地裏。可依舊時不常地感覺到有被歧視的時候,或者說有一種不安定的感覺。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都是什麽樣的文化程度,在美國我們都在做什麽樣的工作,多數人,隻有還沒有發揮出自己全部能力的狀況,沒有說根本做不了什麽還在這裏熬著的事情吧。”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漁.鷺' 的評論 : 讚成!問好!
漁.鷺 回複 悄悄話 順其自然最好。過往不可追,未來不可測,活在當下吧。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們也應該尊重,畢竟每一代人的成長背景都不同,"共容"才是目標.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鼓勵!菲兒早!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價值觀真的很重要,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價值觀不同。是啊,這稅是越來越重了。
問好藍蟹!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oach1960' 的評論 : 謝謝教練!是這樣的,珍惜當下的分分秒秒。問好!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人有三六九等,但那隻是在我們心裏的標準。在我們認為生活的不如我們的人群的眼裏,你能確定你是高大上的嗎?換句話說,你能確定你一定是讓人羨慕的嗎?我感覺未見得。所以,別去站在自己比別人強,也要為別人爭取點啥的角度上評判別人的生活。真的不合適。”

特別讚同這一段!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國內的孩子來美國讀書錢隻是一方麵的事,最主要的是國內長大孩子的價值觀和從小嬌生慣養落下的毛病。這類事情以不歡而散為多。\n雖說現在沒了打土豪分田地,但稅改不是更高形式的財產重新分配嗎?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環境變了,人也要變,而且要盡量快地適應環境。

如果一輩子住在一個地方,住在自家的“祖屋”裏,娶鄰家的女孩為妻,一生也會有不少挑戰和煩惱。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還是那句老話,疼愛眼前人,珍惜當下的分分秒秒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