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公園裏常常看到不少人自己一個人也在逛公園。跟過去我們過去觀念裏的,一個人做什麽都沒意思,完全不同了。
也有不少中老年人結伴出行。外出享受生活,已經成了人民生活中的主旋律。
我的同學,同事,都在60歲左右,但身體都不錯。除非家裏有孫輩的需要照顧,其餘的都整天在路上,微信上不少朋友都是經常發些在外旅遊的照片,今天到這裏了,過幾天又在那裏了。
住在東北的甚至北京的,到了極冷的天都會去南方避寒,加上這幾年霧霾的出現,去南方的人更多了。
相比於過去我們在一個地方一呆就一輩子,甚至祖祖輩輩呆在一個地方,現在的人們真的是太幸福了。能經常換換地方生活,我覺得是件好事兒,至少你總覺得有時事兒做,惦記著又要出門了,要準備出行的東西,要動腦筋,雖然也累,但那種活動,對於閑下來不需要上班了,家裏有沒有什麽負擔的人來說,是養生的一種好辦法。
出門是需要有經濟條件的,由此可見,現在的人還是生活改善了太多了。說起去香港,去坐遊輪,都像說去了趟商場,坐了趟公交車那麽輕鬆。
對物價的抱怨,對環境的抱怨,對霧霾的抱怨,越來越少了。房價現在越來越高了,但相對的房屋租賃政策,還有低收入人群買房政策都隨之出台了。有些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小一點的房子50萬左右也能買下來了。
當然,人們的攀比心還在,不管多年輕的人,都在向上看齊,還沒有生孩子就說養不起孩子,生了一個想要生第二胎,就發愁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將來要學外語而且需要一對一的老師,得需要多少多少錢,而不敢先生二胎。
展望未來,總是憂心忡忡。家裏經濟條件稍差點的就靠兩邊的父母給帶孩子,把老人折騰得不知道自己多大年紀了。孩子大點了,她們也都快倒下了。慢性病加重,老年病一起找上門來,非常的普遍。
現在國內的保姆的薪水也是水漲船高。月嫂的月薪已經上萬了。家裏一個親戚生了一對雙兒,雇了月嫂兩個,滿月了,還是的需要兩個保姆,隻少了一兩百塊。就這樣,兩個月嫂還掐架,經常有一個鬧著要走的。
想想得有多少錢,能讓這兩個孩子慢慢長大。當然有經濟條件是沒得說的,父母也真的很省心,省力。說實話,我讚成這樣的做法,把自己累得要死,能頂兩個人嗎?肯定不行,再說現在的人跟保姆比,有些活兒真是不會幹,累的不行,也幹不好。
有本事賺錢還是賺錢,然後花錢找勝任的人做自己勝任不了的事兒吧。就怕自己不行,又沒有經濟條件,那就隻好全家擰成一股繩,盼著孩子快點長大了。當然也不乏老人不相信保姆的,非要自己幹,親戚中也有這樣的。第一個孩子把四個老人累得團團轉,孩子剛大點了,又生了老二,終於老人們頂不住了,決定要雇個人幫點忙了。
人都得到了實在不行,才舍得花錢,否則覺得那是浪費。每個人懷揣著不同的理念,生活的路走得就不會一樣,殊途同歸,最後都能明白,但有些就無可挽回了,這也是眾多人到老年的時候,狀況不同的原因之一。
過去都是無奈,現在可以想開點了。又有幾人能做得到呢?
人得有好身體才能有享受生活的資本,好身體需要方方麵麵的條件,但最重要的還是在於自己。
所以,老年人到需要人照顧的時候,確實有一段相當困難的過程。現在國內的養老院慢慢在興起,但老年人能接受的很少,嫌貴,擔心得不到相應的照顧,怕人說兒女不孝順。還有就說老人中的一個身體尚好,雖然照顧不到另外一個多少,但起碼的生活還能將就,這樣就有一個想去養老院,一個不願意去的問題。
其實住家養老也不錯,現在不少社區也有小醫院,小診所,還給小區裏居民裝了緊急報警設備,有哪兒突然不舒服,隨時按鈴,會有醫生上門服務,看著需要上醫院的給你叫急救車。這種服務,給老人們帶來了一絲安慰,但也有老人擔心,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生活沒有十全十美的。這樣就已經很好了,這些在過去是人們無法想象的條件,現在都成了現實。當然隨著條件的不斷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條件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相信慢慢地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很多人總覺得咱們這還不行,那還差很多。發現了嗎?隻有還有發展的空間,才能有發展的機會和改變的希望。什麽都不是無止境的,到了一定程度都會停滯甚至倒退,為了尋找新的出路也會走很多彎路。中國和美國眼下就是這樣的狀況。
隻要還有這不行,那還差很多,就能持續發展。否則就會像美國現在這樣,上一個總統的改變的理念沒有帶來實際的效果,下一個總統就要開始收緊一些政策,改變一些思路,希望能保持自己第一的地位。
誰都不容易,無論誰要想持續地不斷地發展,都不容易。自己家也是一樣的。
手機的發明,讓人們的聯係再也不困難了。手機的智能化,使得人們擺脫了孤獨寂寞的困境,有點智力的人,都能通過手機消磨自己的時間,還能跟不管多遠的兒女,親友說話,視頻。
網絡上的信息無窮,也使得人們有了新的陪伴。不管做什麽,隻要閑下來了,隻要覺得寂寞了,手機就在身邊。相對於寂寞孤獨帶給人們的潛在的危害,手機帶來的那些問題已經被忽略不計了,所以,走路撞大樹的,掉進下水道的,開車玩手機出車禍的,屢禁不止,就更不用說長時間依賴手機給身體帶來的傷害了。
看來手機也是雙刃劍。真能讓手機充分為我們服務,而不是帶來危害,不容易。
如果沒有手機,哪兒來這樣的享受。一個人隻能看看風景就走了,而這還能留下不少美好的回憶。
手機的相機現在也是越來越好了,不少手機都是長焦和廣角雙鏡頭的了。而且效果也是越來越好。但再好,依舊好不過相機。攝影愛好者們還是鍾情於相機,雖然相機的價錢越來越高,還是有不少人不斷在更新自己的相機。
這次在北京看到不少的外國人,有跟團的,也有自己遊的。在公園看到外國人用手機錄大媽們跳廣場舞的。
這是音樂大廳廣場的一角,不少老人聚集在這裏,說話,聊天,納鞋底子,有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是由孩子帶著出來的,也有不少是保姆帶出來的。現在老年人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過去行動不便的老人,隻能呆在家裏了,那種心情也是可想而知的。
這應當是兒女帶著來逛公園的。老太太腿腳不行了,所以得坐在輪椅上,老頭兒腿腳還行,但好像記憶力不好了,一邊吃東西,一邊流口水。
現在國內執法嚴了。這是在大柵欄裏,一家小旅館門前,執法車,警察,還有記者來處理被投訴的旅館來了。說是旅行團在這裏住,強迫人家買東西了。
說到國內的執法,我們總說執法不嚴,對於那些違規者,似乎輕描淡寫地得不到應有的處理,所以才使得很多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
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的。
過去,有十幾年前吧,我有一個朋友,也在美國,家裏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為了父母留下的那點工資積蓄吵架。她跟我說,想回去打官司。我說,你身在美國,回國跟兄弟姐妹因為父母的那點錢打官司,國內的人會笑話死你的,法院也不會受理。她不相信,因為我們關係很好,我就給北京的朋友打了個電話,讓她幫我找律師朋友谘詢一下。朋友一聽就說:“哎呦喂,在美國還回來搶錢,別丟人了。”我還是求她幫著問問,結果是:“律師說了,從法律上來說,父母沒有遺囑,可以爭,但從情理上來說,生活在美國回來打官司,說不過去吧,也不值得呀。”人家真不願意接這樣的案子。
後來不了了之了。
現在不同了,無論網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都出現了不少生活在海外回去跟家人爭取財產的。還有不少是跟自己的父母爭。
現在的老人身體都好,一個走了,另外的一個也會找個伴,畢竟孩子都不在身邊。而現在的老人經濟條件好的很多,由於房價的飛漲,很多老人還不止一套兩套的房子,所以,那筆錢還是很可觀的。跟兄弟姐妹爭的有,跟父親或母親爭的也有。
錢少的,花了律師費,加路費沒剩多少,但說出了一口氣。而那些家裏隻剩了父親或母親的,單身老人又找了伴的就不一樣了,眼看著過世的父親或母親的一半財產讓一個跟自己家人沒有任何關係沒有什麽感情的女人或男人拿走,無動於衷是不可能的。
也許由於現在這筆錢實在太多了,也許人們對生活在美國的人們了解得多了。律師很願意接案子,法院受理案子,處理案子和判案也能非常公正了。最後,不管怎樣,屬於自己已故父母的那部分是肯定會給子女的。
但後來的爹或媽,哪兒肯罷休,一些人就以沒錢為借口,不想接受法院的判決,想擺脫法院的判決,拖著不給錢拉倒。有人接受家裏拖欠,也就會生出更多的麻煩,有人咬牙堅持法院強製執行,還是能得到及時的處理的。
也有些子女通過爭取,得到一點點意思意思的錢,但還得跟父親或母親簽下協議,今後家裏的財產與她/他再無關係。
這種巨額經濟利益帶來的人情淡漠,帶來的兒女隻能通過把父母告上法庭,最終得到法院的判決,去爭取自己的利益,應當是曆史上沒有的,至少在中國曆史上沒有過吧?
因為利益帶來的矛盾越來越多,國內的很多規矩也越來越多。公證處,過去是沒什麽人的地方,現在人滿為患,要證明,要公證的事兒越愛越多。
一個人的母親去世了,留下了一張200多塊錢的存折,銀行要公證,這人跟母親的關係,公證處要收公證費900。女兒拿著這張存折到媽媽的墳前給燒了說:“媽,您拉下了一張存折,給您帶走吧,自己好花花。”
一家人,父親去世了,房子的名字是父親的,母親要換成自己的,說將來房子留給兒子,女兒們不同意,說現在就換成兒女的名字,母親不同意,說那樣自己就沒有家了。要想換成母親的名字,兒女都要做放棄的公證,兒子說現在就直接換成自己的名字,女兒們當然更不同意。於是一家人每天跟諜戰一樣地折騰著。
我同學的父親去世了,留下一個存折,因為數目大點,就算做是遺產處理,要證明他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都放棄,搞了很久,我同學像勝利了一樣高興地告訴我:“我爸爸的存折,終於我取出錢來了!”弄得我都跟著鬆了一口氣。
這些問題都是社會發展,經濟騰飛帶來的新問題。新的規矩也就不斷地得跟進更新。
國內現在都有手機支付各種消費了,但銀行得有賬戶才行。過去外國護照是可以在國內銀行開賬戶的,現在短期旅遊的簽證,就不能在國內開賬戶了,要有90天以上的旅遊簽證才可以,但十年往返簽證一般給每次旅行時間為60天。看來是真的不缺錢了。
也對,因為銀行要有你固定住所的地址,還要有國內手機號,經常要有通過手機確認的事兒,你人走了,錢存這兒,是不行的。當然,你探親的簽證就沒問題了。
所以,在規範一些規矩,防範一些問題的同時,也給另外一些普通人帶來了不方便。相信很多問題慢慢都會得到解決的。
回國看看,現在海歸真是越來越多了,尤其在大城市裏。很多無論單身還是已婚的男海歸,都會在國內有或養一個小女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女人們越來越自立也越來越自強了。很多過去罕見的女強人,現在變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優越感的提高,帶來的就是尋找伴侶條件的提高,一來二去女孩子過了最佳談戀愛的年齡就變成了剩女。而很多剩女的追求目標就是現在的各色海歸,無論有家的沒家的都成了她們的追求對象。
現在成功的海歸,在國內的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很多海歸在國內的收入不比在外邊差,還有免費的住房可以享有。有些房子是贈送的,有些則是給你長期居住的,你在這裏就是你的房子,你要走,房子留下。所以,年輕點的女孩子,如果跟了同齡人,何日才能又這樣一步登天的條件?
看來,物質的誘惑,遠遠大於其它。
過去在美國就有一種人,被稱做搬運工。就是回國娶了年輕的女孩兒帶回來,不久又離婚了,再回去找,再帶回來,這樣的人現在還是有的。
但沒有什麽財產積累的人,這樣搬運倒還不損失什麽,那些有了積累的,還有一些有家室的,麻煩就多一些了。有家室的不用說了,單身的海歸現在也聰明起來了,由於擔心自己的財產損失,就采取同居不結婚的方式在國內過著有家,又不用擔心離婚分財產的美好生活。
剩女們由於放眼於未來,不少人也樂得過這樣的日子,你老海歸年齡總是越來越大的,總想最後有個伴吧?再說,你海歸,到最後真能舍得留下來不歸海了嗎?多數不會的。所以,想到有一天能跟著去美國,同居就同居吧。等著出頭的日子,總會到來的。
有些女孩子為了能更把握地拴住老海歸,能更把握地成為未來的美國人,就想生個孩子,這樣既不耽誤自己當媽媽,也相信這個爹無論如何不會讓孩子繼續在國內讀書生活的吧。
我一個國內的朋友,女兒就是這樣找了個海歸。別的都行,就是不肯跟她女兒結婚。她問我,生個孩子能不能促成他們結婚。哪怕最後得點孩子的撫養費也好。我知道,在美國是有這樣的,即便不結婚,有了孩子也要給孩子撫養費的。但國內的法律咱們不了解,我建議她去谘詢律師,她不肯,覺得丟人。
我給國內朋友打電話,谘詢了國內的律師。律師說:“在中國婚前同居本身就是非法的,叫做非法同居。所以你生的孩子也不受法律保護的。”我告訴她後,她放棄了這個想法,擔心將來有了孩子,那個海歸一走了之,反倒成了麻煩。
但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有說法的,不能讓你扔下孩子就走那麽簡單。就好像現在兒女告了父母還能得到該得的利益一樣。有時候想想,太可怕了,這都什麽世道啊!
現實就是這麽殘酷的。在我們看到祖國發展變化得越來越好的背後,暗藏著很多其它。這些隨之而來的東西是好還是壞? 隻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年邁的父母失去了老伴,兒女遠到連一年甚至幾年都見不到一麵,有人願意陪伴照顧,自然是樂不得的事兒,那人家年紀輕你很多,照顧了你很多年,希望得到點經濟補償,也是說得過去的。你既不照顧父母,又要人家不圖利益地照顧老人,這對於素不相識的人也是不公平的。
有個朋友的父親在兒女告他的時候,就提出來兒女的不孝順。但法院沒有對兒女不孝做出判決,還是維持了兒女有權利享有母親那份遺產的判決。那兒女要享有自己母親的那份遺產,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最最關鍵的是,現在這筆遺產實在是數字太大了,上千萬,幾千萬,合成美金也是可觀的了。所以無法放棄也成了事實。
那些懷揣著夢想的剩女們,也是一樣的,年紀輕輕的,陪伴一個年齡相差很多的男人生活,有些甚至年過半百了,那種付出也不是老海歸們能體會得到的。我們正常夫妻一路走來,從年輕一點點陪伴著變老,其實我們對彼此的改變並不覺得怎樣,而你突然就跟一個謝頂的男人生活在一起,這樣的承受能力也非一般女孩兒具有的。
所以很多有家室的年輕些的海歸,更受國內那些女孩子們的喜歡,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她們的每一天是在怎樣的一種心境下生活著,又有誰知道呢?
女人能真正擁有事業的時間不長,但都有追求利益的心理。在自己無法維持高收入帶來的生活水平的時候,必然希望能有人繼續提供這樣的生活給自己。這也是那些女孩子願意跟大叔生活在一起的一個原因。我曾經問過一個條件非常好的剩女這樣的問題,她當時這樣的回答讓我感覺很新奇,現在想來這不就是這樣的現實嗎?
人們活著不容易,生活著也不容易。無論生活在哪兒,無論環境條件怎樣,人們實實在在的日子裏卻一直都有這樣這樣那樣的憂慮。這些並不會隨著外界有更大的變化而改變多少,因為人們追逐最大利益的內心沒有改變。
我們隻能寄希望於未來,老人能得到更多的社會關照,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生活得無憂無慮,而不再為了利益去做某些犧牲。我們都能按規律辦事兒,不要錯過自己選擇人生歸宿的最佳年齡。每個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中,要懂得忍讓,包容,寬容,不要給自己今後重新選擇伴侶的機會,因為那樣會給自己帶來想象不到的更多的麻煩,甚至是傷害!
《2017年北京之行》
)在北京的公園裏常常看到不少人自己也在逛公園。
你寫得真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