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娘要嫁人》說得是1961年到1990年間,發生在郵局發報員芳子家的故事。
芳子的愛人是一個消防隊員,在一次救火任務中犧牲了。芳子帶著三個孩子,還有一個遺腹子(後來因故流產),開始了艱難的生活。
小戴,是芳子每天乘坐的5路公共汽車的司機。原來他是一個大學裏的教師,後來被打成了右派,被發配到公交公司開車。為了幫助芳子,他私刻公章,偽造票據,原本剛剛要摘帽回學校當教授的,卻因被老肖舉報,被判勞動教養10年。
出獄後去香港投奔親戚,積累了設計製作服裝的經驗,幾年後回到芳子的家鄉開了家“麗君服裝店”再一次與芳子相遇。在他的幫助下,芳子的三個孩子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在芳子準備嫁給他的時候,卻知道了他生意上一塊地皮是跟老肖在爭,而且小戴不擇手段,欺騙賣家也欺騙芳子,芳子當即毅然放棄了小戴。她給小戴的信寫道:
“小戴,原諒我還像幾十年前那樣稱呼你,因為隻有那時的你,是我熟悉的,而現在的你,我常常感到陌生,甚至不敢相認,我想這種感覺大概在你的心中也曾發生過吧。是歲月讓我們都改變了,我們不該再勉強彼此,我知道你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而一切我隻能來生奉還了。我們在新舊時代的十字路口重逢,這重逢注定是短暫的,我們很快會擦肩而過,永遠不會再有交會點。我屬於的那個時代正在過去,你卻已經走在時代的前麵。我的生命裏,因為有一叫小戴的男孩而不同。我謝謝你!”
芳子是愛小戴的,她跟小戴的感情不僅僅是因為小戴對她的幫助,而是因為他們彼此的相愛。在她知道了小戴因為要幫助她而被勞教,她決定等小戴,要等她十年。可是卻聽說小戴死在了勞改農場。我想這也許是老李幹的。
老李,是芳子哥哥單位裏的一個處長。後來當上了革委會主任。他跟芳子的年齡相差得很多,在芳子最困難的日子裏,老李對芳子的幫助很大,不僅僅幫助芳子一家解決吃飯的問題,還幫助孩子安排工作,他希望能娶芳子,但剛要跟芳子結婚,他突然中風了。
中風後的老李,選擇了放棄芳子,但芳子一直照顧他,為他做飯,尤其當他知道老李主動放棄了娶她的時候,芳子更是感動。她瞞著老李,每個星期去他家教給小保姆怎麽做老李喜歡吃的飯菜。後來在小保姆回家的時候,老李心髒病發作死在了家裏的沙發上,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
芳子跟老李的感情完全是因為老李對她,對孩子們的幫助,但她不愛老李,這不僅僅是因為老李的年紀,也是因為老李的很多做法讓芳子非常反感,他一邊幫助芳子和孩子們,一邊監視著芳子,不要她跟小戴來往,不讓她跟老肖來往,雖然也是因為他喜歡芳子,想娶她,但這種做法,讓芳子越來越反感他。
家裏的孩子們還有芳子的媽媽都希望芳子嫁給老李,因為在那個年代有個政治上可靠,生活上有能幫助到家人的人,對於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兒。芳子的屈從雖然沒有最後成功,但芳子因為老李對她,對她家的幫助,還是非常感激老李的,尤其是老李最終對自己的放棄。芳子對老李的感情完全就是感激之情,而不是相愛。
老肖,是芳子愛人消防大隊的同事。原來是部隊的,後來到了消防隊,文革期間也被下放勞動改造。芳子愛人犧牲後,老肖一直拿自己工資的一部分定期給芳子家,說是芳子愛人的特殊撫恤金。芳子也喜歡老肖,在老肖下放勞動的時候,芳子多次去看望老肖。
文革結束後,老肖回到了消防大隊,後來擔任了黨委書記,他希望等有了房子跟芳子結婚,但還是因為房子問題耽擱了,他把原本應當分給自己的房子讓給了別的職工,而打算再蓋起大樓的時候自己再要房子,可惜,那塊消防大隊準備買來蓋家屬樓的地皮被小戴買去了。
老肖看到小戴給芳子,給芳子的孩子們能帶來有著很好物質條件的生活,他也知道,芳子心裏的美好生活,不僅僅是自己要幸福,還有家裏她一個人拉扯大的孩子們。老肖答應了總隊調他去學院當顧問的要求,提前離休了。他給芳子留下了這樣的一封信:
“芳子,原諒我用這封信跟你告別。我想了又想,覺得這個告別方式,對我們倆都是最好的。官司最終打敗了,我向幾百名幹部職工承諾的樓房,蓋不起來了。我辜負了他們,也不忍心看他們失望的臉,所以我決定,提前接受組織調動。所謂調動呢,隻不過是安慰的說法,其實就是退休的緩衝。
芳子,燕達犧牲後,我一直希望幫你,希望你能夠依靠我,你的依靠,就是我在你人生中的位置。可是現在,我已經找不到這個位置了,我辜負了你,辜負了你對我的期望。我甚至連一個房子都不能給你,我看著你不得不依靠別人,這心裏既痛苦又難堪。
我承認,我嫉妒為你提供堅實依靠的那個人,就連你母親的去世都讓我感到自責,當時我要是聽你一句話,不那麽稱好漢,把房子讓出去,老人家就可以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不至於走的那麽突然,可現在說什麽都太晚了,大概從我媽生下我,就長成了這副個性,一切都太晚了。
芳子,我隻想看著你過得好,無憂無慮,哪怕是為了我,你也要嚐試著好好地生活。不管我對他個人評價如何,隻要他對你好,我的心就安穩了。我到那邊安頓好了就會給你寫信,如果你不方便收到我的信,一定要告訴我。”
其實,在這三個男人中,老肖是一直默默地愛著芳子的,原來他有愛人,後來他被下放的時候愛人跟他離婚了,他跟芳子終於可以說出來彼此的愛了。芳子愛上老肖不僅僅是因為老肖對她,對她家那麽多年默默而無私的幫助,他是疼老肖,喜歡老肖的。在老肖下放的那些日子裏,她幾次去看望老肖,不顧家人反對,要嫁給老肖。芳子希望嫁給老肖也不是像跟小戴那樣的情感,那種年輕人有的那種都有著相同的愛好,能感覺得到的浪漫,有愛情的感覺。
芳子跟老肖在一起,有一種安全感,一種可以依靠的安全感。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人也都在變化,從隻有希望能吃飽肚子的願望,芳子也有了要新房子,買新家具,過好日子的美好願望,而老肖,畢竟是一個有個性,有原則的人。在有小戴那樣能給與芳子,給與芳子的孩子們充足的物質條件的麵前,老肖顯然是無能為力的。
老李死了,老肖走了,這裏隻剩下小戴了。芳子的全家在小戴的關照下,生活得越來越好了。雖然芳子在最後還是放棄了小戴,但我們都能感覺得到,芳子如果不知道小戴的真實內心,芳子如果沒有遇到那個被小戴騙了的廠長,我想芳子還是會嫁給小戴的。
雖然在她今後的生活中還會時常想起老肖和老李,但她也需要有一個安穩的生活,至少不想像自己的父母那樣,經曆跟兒媳跟女兒們的矛盾,不想最後自己沒有一個伴,像老李那樣死的時候身邊連一個親人都沒有。人之常情吧。可是最後呢?
芳子還有一個哥哥,跟芳子的父母住在一起。由於芳子經常帶孩子回娘家,芳子的嫂子非常反感,因此家裏的矛盾不斷,最後矛盾升級,芳子的哥哥和嫂子離婚了,芳子的爸爸因為常年不開心,去世了。
哥嫂離婚的時候把房子給了嫂子,條件是要讓奶奶經常看孫子,結果若幹年裏奶奶隻見過四次孫子。芳子的兒子結婚的時候芳子媽把家裏房子隔出了一間,結果沒有多久嫂子居然把牆推倒,導致全家鬧翻,芳子媽當場氣死。
芳子的三個孩子,一個叫王東,一個叫王方,還有一個叫王紅。王東是男孩兒也是老大,從小看著媽媽帶著他們的不容易,但他也反感媽媽總是穿著那件綠色的毛衣出去,他覺得媽媽一穿上這件衣服就是出去見男人。
他可以逃學,到處借錢買三輪車,幫人拉煤賺錢幫媽媽養家,但不喜歡媽媽出去找男人。長大後,他又跟兩個妹妹一起極力反對媽媽喜歡當時下放著的肖叔叔,而是希望媽媽嫁給政治上有優勢的老李,希望能讓他們自己的政治前途不受有影響。
王方是二女兒,她曾經上山下鄉過,在那裏她認識了當時被打倒的市委趙書記的兒子趙雲翔。雲翔是個很有詩情畫意的男孩,下鄉的無奈讓他感到了沒有任何的期盼,但他認識了王方,王方因為雲翔的才華非常崇拜他,也喜歡他。雲翔也愛上了王方。王方懷孕流產,在鄉下手術沒有做好,雲翔跟朋友一起把王方拉到城裏的醫院,那時候他們沒有錢,醫院不給做手術,雲翔用刀逼著醫生救了王方的命。
王方人漂亮也溫柔,隻是文化少,雲翔爸爸平反恢複工作後,雲翔希望王方能跟自己一起考大學,而王方知道自己文化底子薄,很情願做她的百貨大樓售貨員。這讓雲翔很生氣,因為王芳再次懷孕,他們結婚了,婚後的日子,雲翔跟王方依舊吵鬧不止,雲翔動不動就打王方,嫌棄她沒文化,沒有理想,不知道繼續崇拜他。
而王方覺得結婚了,就是過日子,養孩子。這樣他們在一次爭執中,王方被雲翔從樓梯上推了下來,再一次流產,醫生說,因為有感染也許今後再也不能懷孕了。家裏人一直反對王方跟雲翔好,直到這時候,王方的媽媽才堅決要求他們離婚。
離開了雲翔的王方,跟家人生活在一起,嫂子因為家裏人多常常不開心,懷了孩子也不想要,嫌房子小,嫌家裏人多,經常吵鬧。這讓王方再次想回到雲翔的身邊,等她來到雲翔家的時候才知道,雲翔因為嚴重的心理和精神問題被送進了醫院。
王方來到了醫院,看到雲翔的樣子,王方心痛萬分,她給雲翔念著那首詩:
“也許我是被媽媽寵壞了的孩子,我任性,我想擦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習慣了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我想畫下風,畫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嶺。畫下來東方民族的渴望,畫下大海,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我想畫下遙遠的風景,畫下清晰的地平線和水波,畫下許許多多快樂的小河。畫下丘陵,長滿淡淡的絨毛。我讓他們挨得很近,讓他們相愛,讓他們每一個默許,每一陣靜靜的春天悸動,都成為一朵小花的生日。我想畫下早晨,畫下露水,所有能看見的微笑。畫下所有最年輕的,沒有痛苦的愛情,她沒有見過陰雲,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她永遠的看著我,永遠看著,決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雲翔安靜地躺在王方的腿上睡了... ...
在王方的照顧下,雲翔的病好轉了,王方把雲翔接回了家,繼續他們的生活。
孩子們都長大了,也都有了自己的家,芳子年紀越來越大了,自己的家麵臨著拆遷,她隻好在孩子們家裏住,有的孩子不喜歡芳子在開放廚房裏做飯做菜,有的孩子不希望在客廳裏放床,芳子隻好睡在沙發上。孩子們不斷地給芳子介紹對象,希望媽媽能有一個養老安身的地方。芳子傷心透了。她一個人來到了郵電局,坐在自己曾經工作的地方,給老肖發了一封電報:
“肖虎,時間過得好快呀,轉眼十年了,你還好嗎?你離開的時候說,等安頓下來就給我寫信,我等這封信等了十年,一直沒等來,也許你還沒有安頓下來。你還記得你帶我去看的那片桃花林,現在不用你舉著,我就能看見它了,因為林子外的圍牆被推倒了,那裏變成了一片廢墟,可是它們還開得那麽鮮豔,那麽爛漫,我一切都好,隻是很想念你,尤其是站在這片桃花林前。”
老肖當時已經在幹休所了,他收到了電報,來到了芳子身邊,帶著芳子走了... ...
芳子人生中經曆的這三個既普通又都很特殊的男人,在芳子失去了愛人後20多年的生活中,給與芳子的幫助,因為芳子而犧牲的,得到的,芳子因為他們的出現而得到那些愛和痛苦,以及芳子的三個孩子的成長過程,讓人看了不禁感慨萬千。
人的愛情,人和人的愛,是有條件的,也是受大環境影響和約束的,雖然我們都說,愛沒有界限,不受年齡的約束,不受文化程度的約束,但回到現實中來看,這些都隻是說法。真的要走到一起,真的要相親相愛,門當戶對還是需要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過日子還是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的,沒有起碼的物質條件,愛慢慢也會被磨滅,就像芳子的嫂子,就像王方的嫂子,就像芳子的父母,就像芳子自己。
人總是擺脫不了家庭的遺傳,家庭環境的影響,我們完全能感覺得到,芳子和媽媽,王方和媽媽,她們是驚人的相似,雖然她們在生活中表現的並不一樣,但她們的內心世界,她們內心具有的那種溫柔,那種情感,那種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對生活的忍耐,以及內心說不出來的對愛的向往和追求,幾乎就是一代又一代的翻版。
在年輕人中,王方還有趙雲翔也是很有特點的代表,王方因為崇拜而愛上了雲翔,雲翔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鄉下跟王方走到了一起,但隨著環境的變化,人們回到了原本自己的位置,這時候,本性的驅使,讓人們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原來。
雲翔既愛著王方,又希望王方能變成一個有文化的人,他其實沒有意識到,如果王方真像他希望的那樣,那麽王方還會崇拜他嗎?崇拜就是因為你有比別人強,強很多的地方才會引起別人的崇拜的,一旦人的文化提高了,崇拜對象也會發生變化了。
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也生活著很多這樣的男女,要求別人不斷完善自己,甚至希望用別人的完美來提升自己,來讓自己更完美。他們沒有意識到,每個人都應當找到自己能被別人崇拜和欣賞的那一點,也要從別人身上去找自己能夠崇拜和欣賞的那個點,隻有這樣,兩個人才能真正地走到一起,走到了一起也才能一直走下去... ...
那些左顧右盼,那些不切實際的要求,還有對生活,對自己,對別人的完美要求,最終得到的就是痛苦的經曆和不幸福的生活。當然也有很多人就像雲翔一樣,原本就有著心理疾病,當心理壓力過重的時候,就會因為精神上的無法承受而走向極端。
他也許覺得他足夠優秀,他也許真的特別愛王方,但王方不能因為自己而改變,自己又因此失去王方,所以精神上崩潰了。其實王方的內心一直是愛著雲翔的,但她沒有辦法接受雲翔要求她履行的那種生活方式,尤其過不了那種怎麽做都不對的日子。
人生中,我們很多的煩惱甚至是疾病,都來自我們自己的內心,我們沒有很好地認清自己,沒有很好地擺正自己的位置,所以當我們經曆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接受或不願意接受與自己意願不一樣的事實。其實每當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時候,都是因為我們太固執了,固執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別人都是錯誤的,所以當別人不能或不肯為自己改變的時候,自己就會無法接受,會想偏也會做偏。長此以往,整個人在自己人生的路上也就跑偏了。
《娘要嫁人》是一部好劇。這裏的所有演員都演得非常非常的好,尤其是蔣雯麗,她的劇我看的非常多,沒有哪一部不喜歡的,也沒有覺得她哪一部劇演得不好的。她真是我心目中的女神!
多謝鼓勵!問好!
問好!
劇中每個演員都演的很好,我也特別喜歡蔣雯麗的演技。她的戲我基本上都看,我還喜歡張國立的戲。
說她離婚在網上已經很久了,好像去年有一陣子說得很多,後來說根本沒離。他們這種職業能從一而終,太難了。當然也有時候是為了炒作。希望不是真的吧,就是也算正常。這種特殊的職業,能白頭偕老,那都是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