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剛剛來到悉尼,小菲又累又想家也想兒子,小亮卻覺得有了小菲就萬事大吉了,他又開始過上了有人伺候的日子。小菲從來就沒有在家裏呆過,更不用說自己要花錢的時候還要跟老公要,用小菲的話說,叫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小亮在國內的時候從來不管家裏的錢,一來他不管家務事兒,再就是他也沒有小菲賺的多。到了國外,小亮要自己管理自己,不但自己要負責自己的生活費,還要往家裏寄錢管媽媽的醫藥費,所以節儉是必須的,小菲剛剛來到悉尼,覺得澳元一個能換人民幣五個,他們家應當不困難,適當的節約是應當的不過生活上還是應當沒有問題的,所以他們在如何安排家裏花銷的問題上總是有一些小矛盾。
剛到悉尼的時候小菲每個星期隻能上一次街,因為她哪兒都不熟悉也不會說英文,她在給我寫的第一封信裏就說:“你說悉尼哪怕說上海話也行呀,我那個時候老去你們家玩,跟你好婆學了不少呢,至少她說的我都能聽懂。”看著小菲這麽說,我想起來了,在國內的時候小菲隻要給我打電話每次都會有幾句話要告訴我,“這是上海話的發音。”而寫信也一樣,要在某一句話後邊畫上括弧裏麵寫著“這是上海話。”每次我聽到或看到就會笑,這個習慣小菲保持了幾十年了。其實小菲能聽懂我好婆說的話,哪裏是上海話,那是我好婆說的普通話,如果真說上海話,她是聽不懂的。這麽些年,小菲一直為自己在東北生活還能聽得懂上海話驕傲呢,我不能說她聽懂的不是上海話。
在國內的日子大家都忙,其實見麵的時間也很有限,不管哪一次見麵小菲都會讓我說幾句南方話,說完了還批評我不如我好婆說的好,她聽不太懂。她那種非常渴望學會更多上海話的樣子我現在還記得特別清楚,我給小菲回信的時候說:“你說你那個時候那麽勤奮跟我學上海話,你要是那麽認真地學習英語多好。”“我哪裏知道這輩子還會到國外來生活,哪裏知道自己真的還需要用另外一種語言說話,我以為學會點上海話等到上海去買東西的時候不被人騙就行了。”這是小菲這麽多年來第一次告訴我她想學上海話的原因。
初到悉尼的小菲跟我剛到美國的時候一樣,滿處寫信告訴大家她到了悉尼,看到了悉尼歌劇院,告訴大家悉尼的四季跟國內是相反的,那個時候我接到很多小菲的來信,也為此經常熬夜給小菲回信,因為那個時候我在美國的餐館打工,每天回家都很晚。我特別體會小菲那個時候盼望能收到大家的回信,小菲跟我說,每天沒事兒的時候她就站在外邊等著郵遞員的到來,好看看今天有沒有她的信,如果有信,這一天甚至接下來的幾天裏她都會非常興奮,如果沒有,那麽這一天就會覺得過的特別的慢,特別的沒勁。
當然過了一陣子,小菲就沒有再像以前那樣給我寫信寫的那麽勤了。幾個月後的一天,我又收到了小菲的來信,信寫的特別長,個別的句子後邊還是右括號裏麵寫著“上海話”我看著笑著,可是在信的後邊小菲跟我說了讓她非常生氣的一件事情。由於小菲實在不能忍受每個星期隻上一次街的生活,她自己找到了坐公共汽車自己去上街的辦法,小亮開始不同意,怕小菲走丟了,後來想想總是這樣也不是個辦法,也就勉強同意了,小菲開始基本隔天就去逛一趟街,心情也好了很多,我想也許由於這個原因她不再那麽給大家寫信了。
小菲從小喜歡吃零食,這個是我好婆都知道的,每次小菲到我家,我好婆都會拿出自己的零食給小菲吃,小菲吃不慣的是話梅,喜歡吃的就是糖果。有一天小菲自己上街逛到了中國店,看見了自己喜歡吃的糖果,於是買了一包回來,晚上小亮下班了,看見桌上的糖果就問哪兒來的,小菲告訴他今天上街買的,沒想到小亮馬上就不高興了,他讓小菲坐下,說要跟小菲談談,小菲開始以為開玩笑就坐了下來,小亮虎著個臉一本正經地跟小菲說:“我們在這裏生活非常不容易,咱們家也不富裕,今後你就不要再吃什麽糖果了,那個又不是必須吃的,另外今後家裏的花銷要有個帳,你每次上街回來都要記賬,這樣好知道你都買了些什麽,花了多少錢。”小菲說,她聽到這樣的話,看著眼前這個男人,心裏感覺快要窒息了,她甚至懷疑這個人是不是她老公。
小菲的心情我很理解,小菲從小習慣了自立的生活也從沒在吃上受過委屈,而且小菲的收入一直比小亮多,所以從來沒有人限製過她的花銷,就更別說因為買了包糖果就要遭到開會批評了,小菲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我還記得她寫的:“想想就森氣(上海話)”。
收到小菲信的那天是個周末,美國的餐館就是周末忙,那天下班特別晚,回到家裏收到了小菲的這封來信,我熬夜給她寫了一封長長的回信,勸她不要跟老公一般見識,勸她以後再買了這樣的零食藏起來等他不在家的時候再吃,不過我覺得這些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自己出去做點事情,自己要賺錢,這樣這些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我勸她要跟鄰居有來往,看看人家都在外邊做什麽,有沒有不太用外語地方先做著再去教會看看有沒有免費教英語的,這樣慢慢就能把英語提高了,至少也像學上海話那樣,經常聽聽說說也就能會了至少能聽懂一些,畢竟我們是要長期在國外生活的。
給小菲寄出去這封信,我開始惦記小菲了,小菲的性格不錯,不過她不能容忍的就是別人傷害她的自尊心,尤其是她老公,過去小菲很少跟我抱怨她老公,有多大的氣她都會怪在她婆婆的頭上,這回估計是真得跟他老公生氣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小菲給我來信了,說她已經認識了好幾個中國人,都住的不遠,她們的老公也都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她們基本每個星期都要去教會的,那裏確實有免費教英文的老師。
從那以後的一段時間裏,小菲沒有再給我寫信,我們的聯係也少了很多。
大概一年以後,小菲給我來信了,說她現在已經基本能聽懂英文了,跟聽上海話比好像更好一些呢,看得出來她她挺高興的,還跟我說她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經常有人跟她搭話呢,她不但能聽懂,還能說上幾句,小菲這封信裏還隔幾行就出現幾個英文詞。更讓我高興的是,小菲在一家中國人開的玩具廠裏找到了一份工作,工錢雖然給的不多,離家雖然比較遠,不過小菲還是想去試試。
這份工是小菲自己在華人報紙上看到廣告找到的,她按照報紙上的電話打過去,老板還到家裏來麵試的,說馬上就同意要她了,小菲說:“原以為老公把自己帶出國就在家裏做家庭婦女了,過一段時間把孩子接出來就萬事大吉了。沒想到老公是靠不住的。”其實我知道,小菲絕不是那種靠老公生活的人,隻不過是因為來到國外發現聽不懂話更不會說話,才知道也許隻能做家庭婦女了,當小亮因為她買了包糖果而要求她要從今以後買東西要記賬的時候,她意識到了做家庭婦女的日子將是多麽的痛苦。所以她想到了要開始在悉尼工作的新生活。(待續)
確實是這樣的,對於小菲來說是痛苦的。
對於一些丈夫,你掙少了他看不起你,掙多了他的自尊心又受不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