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谘詢師劉寶鋒說,心理受創後,人都有一定的自我修複能力,反複傾訴不利於這種修複起作用。比如祥林嫂不厭其煩地講起“我家阿毛……”這樣的故事,相當於一遍遍揭開自己傷疤給別人看,結果心傷沒有時間和機會愈合,反而強化了這些痛苦的記憶。而那些沉默的人,少了別人的同情和撫慰,他們更多地應用自己的自愈能力,從而更好汲取經驗走出逆境。
這項研究並沒有否定傾訴的積極意義。說、哭、寫日記、畫畫這些對宣泄負麵情緒十分重要,遇到難關可以向周圍與自己有相同經曆的人傾訴,獲得情感共鳴與支持。
但也別像祥林嫂一樣逢人就說,適當捂一捂,給自己的自我修複能力提供時間和機會。(美國《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