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我這個人一向不太關心政治,因為我覺得那不是老百姓能左右的,當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意圖的時候你隻能是白忙乎。最近很多人在討論時事,我不知道他們都在義憤填膺的說些什麽,不過我覺得其實中國老百姓真正喜歡的好像並不是他們所說的那些。
老百姓希望的就是日子越過越好,這個越過越好,不是說每人都有多大的房子多好的車,這些願望都是年輕人的,中年和老年人都不會對這些要求太高的,所以我特別同意有人說的“中間力量”,其實這些人是大部分的人,誰擁有這些人誰就能贏,什麽真理總在少數人手裏,也許是真的,不過那樣擁有真理的人也成不了事兒。
就象商店的貨,總是中間價的好賣一些,就象一些超市總是中間價的超市能做的長一些。美國金融危機以來,關閉的不僅僅是銀行,很多商店、超市都關了,現在想來關掉的一是高檔店,還有就是便宜店,而中間價的店還都在,而且他們吞並了很多高檔和低檔的店。人總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生活的,當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的時候,人自然而然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過去隻去高檔店的人們不用說就去了中間價的店了,為什麽不去低價店呢,那不更便宜嗎?要知道低價店的東西不耐用的,所以中間價的店還是能站住腳的。
人也一樣,中間力量就是那些被上邊平日看著不起眼的,可是他們心裏什麽都明白,他們不奢望自己能到上邊去幹什麽,他們看到的是問題的本質,而下邊的人自然也是羨慕他們的,希望有一天得到他們那樣的日子,對立麵的人往往忽視了中間力量,他們把希望寄托在一步登天上了,他們把原來隻想得到普通生活的人們想象的太好了,想借助他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找一些模糊的詞,為之奮鬥,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日子。
改革開放是好事,不過一步想要走到想象的民主自由天地裏去那是不可能的,一口能吃成個胖子嗎?張藝謀的《活著》大家還記得吧,如果不給那個教授一下吃那麽多的饅頭,他還是能搶救孩子的,結果教授由於在監獄裏餓的厲害一下吃的太多而不能動了,等著他搶救的大出血的孩子就死在了手術台上。孩子的父母就是為讓教授吃多一些,好有力氣去救孩子的,結果適得其反,而這樣的父母在當時的想法是好的,求人救孩子人家餓著呢,怎麽說也要盡力讓人吃飽,這個有錯嗎?可是結果卻恰恰相反,送了孩子的命。
人生中有很多很多的小事情都能讓人看出一些道理來,而這些道理就是那些中間力量在講給大家聽的。有智慧的人就應當能聽得到,應當知道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中間力量就是老百姓,對老百姓來說,什麽樣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什麽樣的武器裝備才不怕人家來侵略,什麽樣的政府才是民主的,人們要怎樣才算真正自由的,這樣的定義並不是很清楚,而他們清楚的是眼前的日子,明天早上起來在早市能看到便宜一些的蔬菜,吃進去的東西希望是安全的,起碼要沒有毒的,二線城市的人們希望能少停一些水少停幾次電,看病的費用能多報銷一些,他們再大一些的希望就是腐敗問題能解決的好一些。至於什麽政治改革,經濟騰飛程度在他們看來都跟物價,食品安全,看病難易分不開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好像是中國的一句老話,而在美國我們也能看到似乎他們也懂得這個道理,為什麽美國總統競選演講的時候都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們每次競選的時候都是把醫保,孩子教育,老人看護,甚至給中產階級減稅當成承諾和口號,他們知道這些人的選票是多數的,他們知道中間力量的真正作用。跟我們不同的是,他們在“改變”的背後有很多細則,至於這些承諾是不是能一一兌現,這個都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想到了,你在規劃,至於有沒有能力實現這是另一回事,實現了或實現的多一些你就有希望連任,實現不了就會被別人替代。而我們中國的語言豐富,詞匯含義廣,所以需要理解能力很強才行,也正是這樣,我們很難看到細則,除非是有具體數字的。
就象民主自由和政治改革一樣,民主是誰說什麽都可以嗎,自由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嗎?政治改革就是要多黨製嗎?有沒有一個定義,有沒有法律來規範?如果沒有,最後都成了自由主義也就亂套了。記得毛主席曾經說過:“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這個敵人不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呀,是外來侵略者,侵略這個詞過去都是指外國部隊侵略別國,像日本鬼子侵略中國那樣。而和平年代的侵略不是沒有,外來勢力把和平演變中國的希望寄托在了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身上了,是不是馬上就要到來了,是誰在幫助他們呢?是我們自己。
我們中國人看似謙虛,實際上總好自己跟自己鬥,美國人很少在外邊說自己的壞話,尤其自己國家的壞話,其實他們對政府的不滿也很強烈,而我們卻總好批平和自我批評,很多在海外的人也是以為說了自己國家的壞話,說了人家想聽的話就能得到人家的信任,這不是漢奸做的事情嗎?難怪國內很多人把身居海外的人看成是賣國賊呢,絕大多數人是好的,總有個別人一定要當漢奸,這不能說不可恨。就象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國人都明白是怎麽回事兒,為什麽非要說成是非人性的呢?現在還在說要改,現在其實已經可以生二胎了,絕大多數人不想要第二胎。很多事情是別人不了解情況,而更多的是別人在利用我們,利用我們這樣錯誤的心態來達到他們的目的,而我們卻以為人家在幫助我們,在讓我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一個家要過的好要靠這個家裏自己人的努力,而不是別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過無數的家庭裏夫妻吵架,可以說百分之百的夫妻是吵過架的,有的甚至吵一輩子的架,一些記者人采訪百歲老人的時候多數都說夫妻和睦一輩子沒紅過臉,你相信嗎?我不相信,除非他們根本沒有感情,就是說除了和睦,不動真情的人也能長壽。實事求是這個要能做到基本是不可能的,不過家醜不能外揚也是有道理的。很多夫妻吵架是因為要找到道理,要說明自己是對的,也有很多夫妻吵架就以貶低對方來抬高自己,這樣的夫妻最後反目也是正常的。
就象我們都恨小三,小三為什麽能得逞,不就是夫妻間無法溝通,不把自己人當親人,而把外人當好人嗎?看看那些被第三者破壞的家庭有幾個是原本和睦的家庭,真的就是丈夫或妻子看上了別人嗎?也許有,不過太少了。所以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個道理我相信。很多父母離異後對給孩子造成的傷害視而不見,多少年過去了還在彼此怨恨,拿孩子作為籌碼,這樣的父母不知道檢討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這樣的父母也永遠得不到孩子的諒解。
所以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問題,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要學會接受現實,改變現狀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改變一個人甚至是不可能的,而要一個國家改變,一個社會改變也不是一代兩代人的事情,要有時間。試想你要改變自己的現狀容易嗎?你已經年過40了還要去跟年輕人一樣讀個大學什麽的,現實嗎?除非造假。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日子要一天一天的過,財富要靠積累,經驗也是。
看看咱們國內的電視劇裏,有一些情節需要一個年輕演員從年輕演到年老,可是每當到這些人老的時候就是把頭發弄花白了,把腰一彎再用個拐棍,顫顫巍巍的走走,豈不知他們的眼神還很年輕呢,每次看我每次都笑。這是什麽?你不老你就裝不像,除非造假,像好萊塢一樣弄個假麵具貼上,那就很逼真了。我有時候我也想,國人那麽能造假為何在影視劇裏不能把年輕人裝老的這件事情造個假呢,那樣才算進步不是。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羨慕和喜歡美國的民主和自由不是壞事,要先學人家把家規搞好,房子在漏風還放暖氣,不是浪費嗎,水管子在漏水卻在節省用水這管用嗎?希望不要盲目羨慕也不要盲目崇拜,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最好了,那樣的進步比跟人家攀比要快很多。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家是這樣,一個國家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和平民主和自由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不過要一步一步來,需要時間,這是全人類的事情,不是某一個人或一個國家能做到的。好好上班,好好工作,好好養家,好好養老,這就是一輩子,這就是老百姓的一輩子。
大家都是愛國的,希望中國好,希望國人過舒心的日子。
還好,這裏的都是紳士淑女,沒有罵街的。
劉先生的很多觀點不敢苟同,但是很佩服他,他不流亡,不逃避,敢於站在中國的熱土上,大聲喊出民主的渴望,抨擊政府和執政黨的錯誤,不足,是個勇士。
國家利益麵前誰會真心幫你,不過是添點亂而已,
在貿易方麵討點好處罷了。中國的民主要靠自己。
謝謝!
You are funny, you really don't understand why it called Nobel (Political) Weapon Prize
美國言論自由- 隻要不鼓動暴力。
我想讚同鼓動暴力言論自由的人很少。
另外還得區分觀點和違背事實的謠言。
今天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允許有觀點看法。
不少帖子以美國不允許恐怖言論自由來說明美國言論自由是假的, 這根本沒法讓人信服, 經不起一駁。
說實在的,洋人搞不清楚中國的事,搞個和平獎推動一下中國的民主進程,隻能添亂。搞不好還適得其反。但即便如此,民主的旗幟還是需要有人來打的。
到底誰是父母誰是子女啊?
regarding what you said to your manager: be fair enough, when specifically did foreign government "force" China to acccept western demacracy? I don't know that. What I know is that they oppose that people are put in prison just because they hold different opinion. Anything more than that?
民主是誰說什麽都可以, 隻要不鼓動暴力。 但不是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我也沒有聽誰說過此“自由“定義。 比如我反對私人擁槍法律, 然而這是大多數人同意的, 我也必須遵從, 但我仍然可以持有我的觀點。 這是民主。 民主內容之一是允許不同觀點和平存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羨慕和喜歡美國的民主和自由不是壞事,要先學人家把家規搞好” --
我們黨和政府讓學人家的家規嗎? 美國有規矩, 媒體有權曝露任何事, 在中國讓學嗎? 讓暴露四川學校樓建築偷工減料致使倒塌嗎? 國家安全部門讓暴露才行。
你寫貼的時候大概沒有做足夠的思考。我覺得你寫的不如國內一般小小老百姓。
不懂政治不敢亂說就說感受"劉曉波憲法"和呼喊"再被殖民"這事
如果因為自家貧窮以及爹娘管教治家等不得人心或無方就鬧著喊著讓爹娘下崗更姓更爹娘啥的。。。我好像不能接受。
樓主文字心平氣和
相當淡定
讀來蠻舒服
辛苦了!
請問你聽說有人說一步走到民主嗎? 我從來沒聽說過。請不要創造論點來反駁, 這樣弄的你和大家都很累。
我隻要求任何人不用因為持有觀點下監獄。 我也要求黨, 政府不要對國民像對愚民一樣, 不讓知道有人貪錢, 有人瀆職。
過分嗎?
回無忌哥哥
“有哪幾個發達國家是因為民主而發達了,恰恰相仿都是在帝國時代發達了才慢慢民主的。”
國家利益和民主是兩回事。 世界還沒有發展到國與國之間講什麽民主的時候。美國除了很晚才解決黑人種族問題以外, 國內民主有很長曆史了(從歐洲來的)
不談國事隻說吃飯
就這站著跟跪著吃飯我認為
如果是在自家吃自己的或者哪怕是父母的飯,站著吃跪著吃都行甚至提倡跪著吃尤其吃父母飯的。。
但是
吃別人家的飯不能站著更不能跪著 應該坐著吃 以示對人對己 尊重 尊嚴和人格。。。
嗬嗬~
I am a man in US 20 years and like what you write.
Strongly agree with you. Last month I had a conversation with my manager when we traveled in China. He asked,"Do you think Chinese people will like and want democracy?" I said,"Yes definitely. But, please don't dump your western democracy to China and force Chinese government to accept it. It won't work except cause chaos,which actually exactly US wants it happen in China. Am I right?" My manager, "uh, I don't know......" I laughed,"why don't you know? You know what they have done to Russia, and what they are doing in Iraq and Afganstan, etc. Do you really think they want China being strong with democracy? Anyway, I believe China will take democracy finally, and be strong, but only by Chinese People, ourselves."
和您同感!小時候把諾貝爾和平獎之類的當回大事,現在覺著就像是個選美比賽。誰得不得的,跟我們小老百姓什麽關係啊。
老百姓想要過好日子,如何定義這個好日子,就有的說了。文革時你看看那個老百姓敢說過的不是好日子,就是被大饑荒餓死了,也要說人民公社萬歲。你覺得這是民主還是好日子。今天好多人物質生活好了,但是因言獲罪,投訴無門,沒有靠山的老百姓過的就很好了嗎?沒有人去爭取作為老百姓(也是人)的權利,你說的一步步來的好日子,永遠就不會來。
等被殖民了那麽多年,其中很多國也民主了很多年,是不早都發達的不得了啦。中國的事還得靠自己,沒聽說哪個國家幫別的國家發達了。文痞和憤青能領導中國走上富裕嗎?西方國家不過是想把中國象蘇聯一樣
給閹割掉,希望你富裕,白日夢,涉及他們一點利益,馬上跟你急,匯率,輪胎傾銷等一個跟一個。別沒等別人閹割你,先揮刀自宮,現在這想當太監的咋這麽多。
非會員? 評論於:2010-10-09 23:04:26 [回複評論]
樓下,劉曉波蹲監獄不冤。他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時就被CIA招安了,劉回國是帶著任務回來的。劉獲獎,是他的上級對他勤勉工作的鞭策和獎勵。
您該不是想說,因為這篇宣言是劉等所寫,其中提倡的公民權利中國人民就不能享有吧?其實如果中國的當權者能自己把中國的事兒辦好了,哪還有諾貝爾和平獎什麽事啊!您在反對啥呢?反諾貝爾和平獎?反劉?反劉獲獎?反零八憲章?反零八憲章所主張的公民權利?希望你能想明白了!
你這篇狼吃羊宣言我早就讀過。當年的八國聯軍欺負中國人靠槍炮,今天的八國聯軍欺負中國人靠pussy價值,換湯不換藥。
狼的宣言固然好聽,但目的仍然是要吃羊。別給我說,今天的狼和100年前的狼不是一個品種.
Well said! Nobel becomes a joke!
按照你的邏輯,劉曉波每次領美元的時候,都是跪著領
--------------------------
零八憲章(簡體中文版)
2008年12月10日公布
一、前言
今年是中國立憲百年,《世界人權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牆”誕生30周年,中國政府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0周年。在經曆了長期的人權 災難和艱難曲折的抗爭曆程之後,覺醒的中國公民日漸清楚地認識到,自由、平等、人權是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民主、共和、憲政是現代政治的基本製度架構。抽 離了這些普世價值和基本政製架構的“現代化”,是剝奪人的權利、腐蝕人性、摧毀人的尊嚴的災難過程。21世紀的中國將走向何方,是繼續這種威權統治下的“ 現代化”,還是認同普世價值、融入主流文明、建立民主政體?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抉擇。
19世紀中期的曆史巨變,暴露了中國傳統專製製度的腐朽,揭開了中華大地上“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序幕。洋務運動追求器物層麵的進良,甲午戰敗再 次暴露了體製的過時;戊戌變法觸及到製度層麵的革新,終因頑固派的殘酷鎮壓而歸於失敗;辛亥革命在表麵上埋葬了延續2000多年的皇權製度,建立了亞洲第 一個共和國。囿於當時內憂外患的特定曆史條件,共和政體隻是曇花一現,專製主義旋即卷土重來。器物模仿和製度更新的失敗,推動國人深入到對文化病根的反 思,遂有以“科學與民主”為旗幟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因內戰頻仍和外敵入侵,中國政治民主化曆程被迫中斷。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中國再次開啟了憲政曆程,然 而國共內戰的結果使中國陷入了現代極權主義的深淵。1949年建立的“新中國”,名義上是“人民共和國”,實質上是“黨天下”。執政黨壟斷了所有政治、經 濟和社會資源,製造了反右、大躍進、文革、六四、打壓民間宗教活動與維權運動等一係列人權災難,致使數千萬人失去生命,國民和國家都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 價。
二十世紀後期的“改革開放”,使中國擺脫了毛澤東時代的普遍貧困和絕對極權,民間財富和民眾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個人的經濟自由和社會權利得到 部分恢複,公民社會開始生長,民間對人權和政治自由的呼聲日益高漲。執政者也在進行走向市場化和私有化的經濟改革的同時,開始了從拒絕人權到逐漸承認人權 的轉變。中國政府於1997年、1998年分別簽署了兩個重要的國際人權公約,全國人大於2004年通過修憲把“尊重和保障人權”寫進憲法,今年又承諾製 訂和推行《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但是,這些政治進步迄今為止大多停留在紙麵上;有法律而無法治,有憲法而無憲政,仍然是有目共睹的政治現實。執政集團繼續 堅持維係威權統治,排拒政治變革,由此導致官場腐敗,法治難立,人權不彰,道德淪喪,社會兩極分化,經濟畸形發展,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遭到雙重破壞,公民 的自由、財產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得不到製度化的保障,各種社會矛盾不斷積累,不滿情緒持續高漲,特別是官民對立激化和群體事件激增,正在顯示著災難性的失控趨勢,現行體製的落伍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我們的基本理念
當此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曆史關頭,有必要反思百年來的現代化曆程,重申如下基本理念:
* 自由:自由是普世價值的核心之所在。言論、出版、信仰、集會、結社、遷徙、罷工和遊行示威等權利都是自由的具體體現。自由不昌,則無現代文明可言。
* 人權:人權不是國家的賜予,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享有的權利。保障人權,既是政府的首要目標和公共權力合法性的基礎,也是“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中國的曆次政治災難都與執政當局對人權的無視密切相關。人是國家的主體,國家服務於人民,政府為人民而存在。
* 平等:每一個個體的人,不論社會地位、職業、性別、經濟狀況、種族、膚色、宗教或政治信仰,其人格、尊嚴、自由都是平等的。必須落實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落實公民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權利平等的原則。
* 共和:共和就是“大家共治,和平共生”,就是分權製衡與利益平衡,就是多種利益成分、不同社會集團、多元文化與信仰追求的群體,在平等參與、公平競爭、共同議政的基礎上,以和平的方式處理公共事務。
* 民主:最基本的涵義是主權在民和民選政府。
民主具有如下基本特點:
(1)政權的合法性來自人民,政治權力來源於人民;
(2)政治統治經過人民選擇,
(3)公民享有真正的選舉權,各級政府的主要政務官員必須通過定期的競選產生。
(4)尊重多數人的決定,同時保護少數人的基本人權。
一句話,民主使政府成為“民有,民治,民享”的現代公器。
* 憲政:憲政是通過法律規定和法治來保障憲法確定的公民基本自由和權利的原則,限製並劃定政府權力和行為的邊界,並提供相應的製度設施。
在中國,帝國皇權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了;在世界範圍內,威權體製也日近黃昏;公民應該成為真正的國家主人。祛除依賴“明君”、“清官”的臣民意識,張揚權利為本、參與為責的公民意識,實踐自由,躬行民主,尊奉法治,才是中國的根本出路。
三、我們的基本主張
藉此,我們本著負責任與建設性的公民精神對國家政製、公民權利與社會發展諸方麵提出如下具體主張:
1. 修改憲法:根據前述價值理念修改憲法,刪除現行憲法中不符合主權在民原則的條文,使憲法真正成為人權的保證書和公共權力的許可狀,成為任何個人、團體和黨派不得違反的可以實施的最高法律,為中國民主化奠定法權基礎。
2. 分權製衡:構建分權製衡的現代政府,保證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確立法定行政和責任政府的原則,防止行政權力過分擴張;政府應對納稅人負責;在中央和地方之間建立分權與製衡製度,中央權力須由憲法明確界定授權,地方實行充分自治。
3. 立法民主:各級立法機構由直選產生,立法秉持公平正義原則,實行立法民主。
4. 司法獨立:司法應超越黨派、不受任何幹預,實行司法獨立,保障司法公正;設立憲法法院,建立違憲審查製度,維護憲法權威。盡早撤銷嚴重危害國家法治的各級黨的政法委員會,避免公器私用。
5. 公器公用:實現軍隊國家化,軍人應效忠於憲法,效忠於國家,政黨組織應從軍隊中退出,提高軍隊職業化水平。包括警察在內的所有公務員應保持政治中立。消除公務員錄用的黨派歧視,應不分黨派平等錄用。
6. 人權保障:切實保障人權,維護人的尊嚴。設立對最高民意機關負責的人權委員會,防止政府濫用公權侵犯人權,尤其要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任何人不受非法逮捕、拘禁、傳訊、審問、處罰,廢除勞動教養製度。
7. 公職選舉:全麵推行民主選舉製度,落實一人一票的平等選舉權。各級行政首長的直接選舉應製度化地逐步推行。定期自由競爭選舉和公民參選法定公共職務是不可剝奪的基本人權。
8. 城鄉平等:廢除現行的城鄉二元戶籍製度,落實公民一律平等的憲法權利,保障公民的自由遷徙權。
9. 結社自由:保障公民的結社自由權,將現行的社團登記審批製改為備案製。開放黨禁,以憲法和法律規範政黨行為,取消一黨壟斷執政特權,確立政黨活動自由和公平競爭的原則,實現政黨政治正常化和法製化。
10. 集會自由:和平集會、遊行、示威和表達自由,是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自由,不應受到執政黨和政府的非法幹預與違憲限製。
11. 言論自由:落實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學術自由,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製訂《新聞法》和《出版法》,開放報禁,廢除現行《刑法》中的“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條款,杜絕以言治罪。
12. 宗教自由:保障宗教自由與信仰自由,實行政教分離,宗教信仰活動不受政府幹預。審查並撤銷限製或剝奪公民宗教自由的行政 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禁止以行政立法管理宗教活動。廢除宗教團體(包括宗教活動場所)必經登記始獲合法地位的事先許可製度,代之以無須任何審查的 備案製。
13. 公民教育:取消服務於一黨統治、帶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的政治教育與政治考試,推廣以普世價值和公民權利為本的公民教育,確立公民意識,倡導服務社會的公民美德。
14. 財產保護:確立和保護私有財產權利,實行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製度,保障創業自由,消除行政壟斷;設立對最高民意機關負責的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合法有序地展開產權改革,明晰產權歸屬和責任者;開展新土地運動,推進土地私有化,切實保障公民尤其是農民的土地所有權。
15. 財稅改革:確立民主財政和保障納稅人的權利。建立權責明確的公共財政製度構架和運行機製,建立各級政府合理有效的財政分 權體係;對賦稅製度進行重大改革,以降低稅率、簡化稅製、公平稅負。非經社會公共選擇過程,民意機關決議,行政部門不得隨意加稅、開征新稅。通過產權改 革,引進多元市場主體和競爭機製,降低金融準入門檻,為發展民間金融創造條件,使金融體係充分發揮活力。
16. 社會保障:建立覆蓋全體國民的社會保障體製,使國民在教育、醫療、養老和就業等方麵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17. 環境保護:保護生態環境,提倡可持續發展,為子孫後代和全人類負責;明確落實國家和各級官員必須為此承擔的相應責任;發揮民間組織在環境保護中的參與和監督作用。
18. 聯邦共和:以平等、公正的態度參與維持地區和平與發展,塑造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維護香港、澳門的自由製度。在自由民主的前提下,通過平等談判與合作互動的方式尋求海峽兩岸和解方案。以大智慧探索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可能途徑和製度設計,在民主憲政的架構下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
19. 轉型正義:為曆次政治運動中遭受政治迫害的人士及其家屬,恢複名譽,給予國家賠償;釋放所有政治犯和良心犯,釋放所有因信仰而獲罪的人員;成立真相調查委員會,查清曆史事件的真相,厘清責任,伸張正義;在此基礎上尋求社會和解。
四、結語
中國作為世界大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和人權理事會的成員,理應為人類和平事業與人權進步做出自身的貢獻。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當今 世界的所有大國裏,唯獨中國還處在威權主義政治生態中,並由此造成連綿不斷的人權災難和社會危機,束縛了中華民族的自身發展,製約了人類文明的進步——這 種局麵必須改變!政治民主化變革不能再拖延下去。
為此,我們本著勇於踐行的公民精神,公布《零八憲章》。我們希望所有具有同樣危機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國公民,不分朝野,不論身份,求同存異,積 極參與到公民運動中來,共同推動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以期早日建成一個自由、民主、憲政的國家,實現國人百餘年來鍥而不舍的追求與夢想。
你是真天真還是裝天真?民主的結果要是真如你說的那麽好,美國政客會硬逼著中國搞民主?
記住,美國的好東西是從來不送人的。他們要是真愛中國人,應該先送給我們一艘航母,兩艘核潛艇,10架F22。
事實上外國對中國的民主推手副作用是明顯的,64是個典型例子,他們是真心幫中國也好是假意也罷,反正把TG嚇壞了,讓本來可能出現的政治改革進程徹底停頓甚至倒退了。不說別的,近現代的中國曆史顯明,任何外部勢力都不會無私地幫你,中國內部的政治勢力過於依靠外部勢力的也成功不了(別跟我說TG靠老毛子上台之類的淡話,他們是靠老毛上台不是老毛子)。所以真心希望幫助中國民主人權的外國朋友該做的絕不是諾貝爾獎評委們做的事兒,客觀的說他們辦的事兒是幫倒忙,也許他們壓根兒就沒想幫忙來著!
說得好!!!!
其實運運裏麵也有好人,譬如王希哲,我看今天,能夠不帶任何背景偏見,默默推動中國民主運動前進的隻有老王,問題是,西方人會把這個獎獎給老王嗎?我認為,如果西方人把這個獎獎給老王,而不是老劉,更有說服力,也更能獲得中國民間的認可,對推動中國民主運動作用更大。
這位兄弟是典型的所謂的精英, 總覺得自己的水平高過普通老百姓的水平, 其實未必然, 老百姓可能說不出什麽大道理, 但他們從生活中總結的經驗卻往往是真理的所在, 平凡中見真知.
老百姓要的是過上好日子, 民主隻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你先讓大家先從低層次的需求來, 一步一步走上去.
* 反對者, 建議你去看一下薩大母, 和拉燈的生平. 還有
American History Timeline
American Involvement in Wars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http://americanhistory.about.com/library/timelines/bltimelineuswars.htm]
* 還有根據
"劉:三百年殖民地。香港一百年殖民地變成今天這樣,中國那麽大,當然需要三百年殖民地,才會變成今天香港這樣,三百年夠不夠,我還有懷疑。"
如果他真說了"香港一百年殖民地變成今天這樣", 那他隻是個曆史, 和經濟方麵近乎白癡. 印度被殖民地了多少年? 要不是對大陸幾十年的經濟封鎖, 會有香港的今天?
* 民主也隻有相對的民主,專製也隻有相對的專製, 獨裁也隻有相對對的獨裁.
中國今日的富足,主要是靠剝削廣大勤勞善良吃苦耐勞的社會地層打工仔,和政府關係不大。
哎!中國的事真多,南海,東海,西藏,新疆,美國,歐洲.......中國,中國,您做的有些事,真是讓人看不懂!
你是太子黨還是腦子被太子黨灌滿了水, 什麽時候,中國老百姓決定過中國的事?
首先,現代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有一個不是民主政體嗎?的確,民主政體也是政治體製之一,並不是唯一。但確是舉世公認的社會行政代價最小的政體;不是說民主就是萬能的,但是不民主是萬萬不能的。道理很簡單,民族和國家的前途不能簡單地寄托在獨裁和集權集團的良心和善意上,而必須以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絕大多數人民的意誌為基礎,盡管大多數民意也並不能保證決策總是正確的,但卻能比較客觀和公正--至少遠比少數人決定絕大多數人的命運客觀和公正。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民主不成功,是因為這些國家沒能(或者不願意)建立起健全的,獨立的法律和司法體係;自由民主和法製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自由民主,法律隻能成為特權階級鎮壓和剝削人民的工具;而若沒有獨立,公正的司法,自由民主就隻能是國際笑話。
中共常說中國沒有民主的民眾基礎和社會基礎,那麽請問,中共執政60年了,有沒有過努力地,用心地去建設獨立,客觀公正的司法體係?有沒有過那個意願,努力和嚐試?
共產黨像抓軍隊和政權一樣地把司法體係緊緊地抓在手裏,為極少數特權階級和集團服務,普通民眾就隻能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為何土共的貪官要雙規,而不是直接送上法庭審判?這豈不是公然表明國家法律純為鎮壓人民而設?這樣的政體多大程度地代表了人民的意願?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代表有幾個人是普通民眾選出來的?如果不是人民選舉出來的,又如何能代表人民的利益說話?
更別提毛救星了,20世紀中國的事情主要就壞在毛的手裏。如果沒有毛賊,無論共產黨打敗國民黨,還是國民黨打敗共產黨,中國都早就實現民主,也早就是科技強國富國了。惟有毛搞壞了中國社會!一個在20世紀初消滅帝製後,還要求中國人民喊萬歲的國賊,除了袁世凱,就是毛澤東!
民主社會的好處,我從不用求任何人辦事。除了不遵守交通規則,警察要罰款之外,也沒有任何政府官員會找你的麻煩。大街上沒有各種特權車,社會上基本也沒有貪官用公款吃喝嫖賭,更沒有公款滿世界旅遊。上學按學區,找工作也不用送禮走後門。。。這樣的公平,民主的社會為何在中國就不能實現?
在中國,所謂不關心政治,聽起來很灑脫,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關心民間疾苦。國內很多的問題在不斷的解決中,希望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但是你要是以為這是中庸之道的作用就太搞笑了,正因為某些人關心政治,關心國家人民的前途,前赴後繼。你XXX才能過自己的小日子。你不關心就算了,還拿出來現世,我就想罵人。
Don't worry. The government will give you another house like it always does.
自己安居於民主國度,享受著人類文明和自由的成果,卻孜孜不倦地教誨自己祖國真正的“老百姓”,還不能擁有真正的公民權的同胞們“不要盲目羨慕也不要盲目崇拜,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最好了”。您不覺得太可笑了嗎?
劉先生所為乃非常人所能為,劉先生所求乃正常人當所求!
博主也許不是林語堂先生所見到的那族“中國就有這麽一群奇怪的人, 本身是最底階層, 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 在動物世界裏找這麽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因為您已不用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了。而發出這麽一篇莫名其妙的怪論,不知究竟想說明什麽?
轉貼: “老百姓”與“公民”有什麽不同?http://www.bjd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084
■“老百姓”、“公民”兩名詞的淵源
“老百姓”這個稱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和聽到,它的意思是指芸芸眾生,比如人們經常說的“我們老百姓”、“我一個小老百姓”(記得“文革”中陳伯達也矯情地說過他自己是“小小老百姓”)等等,和它相近的名詞,還有平民、人民。與“老百姓”同出淵源的是“草民”或“庶民”這些概念,嚴格說來,“老百姓”、“草民”、“庶民”這些概念都是封建時代的產物,也即封建社會“官民”、“臣民”統治秩序下的話語。“草民”觀念更是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存在因而封建意識也長期遺存的產物,它表述的是無助和自甘平凡(雖然不失為一種妥帖的人生觀),它比“老百姓”所體現出的觀念更退步。
“公民”是近代或現代社會的產物,但這個概念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了,到“文藝複興”以後成為西方共和國體製下通用的一個法律概念。近代,“公民”是指國家的主體——民眾,它強調的是人與人的平等關係。中國從民初至1953年選舉法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國民”這一概念,後來才轉而使用“公民”這一概念。
■“老百姓”用語的流行和“公民”用語的缺失,從一定程度上說是建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一個障礙
“老百姓”這個稱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和聽到,而“公民”這個稱謂我們卻用得較少。我認為,“老百姓”用語的流行和“公民”用語的缺失,可以說是我們建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一個障礙,因為幾千年來中國就是一個封建君主專製的“臣民”社會,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裏“臣”、“民”有著嚴格的等級界限。雖然封建社會已經不存在了,但某些方麵卻是死而不僵,尤其是在民族心理特征方麵,它以改頭換麵的形式存留和體現在現存的政治理念、政治體製和政治行為之中。“老百姓”用語的流行,潛移默化地透露出民眾社會心理的“權力至上”、“權力崇拜”(即“官本位”思想)、“清官”情結、“草民”或“庶民”意識等。當然,作為流行用語,它也有親切甚至不乏是調侃的意思,但總體上是傳統社會忽視程序規則,重人治輕法治,以及公民權利意識普遍缺失的反映,後者源於傳統的義務本位而非權利本位的法律體係,它造成人們普遍的政治冷漠感和政治參與率極低,這也就是曆史上要麽是缺乏權利意識的“順民”、“草民”,要麽就是“刁民”、“暴民”而“公民”闕如的一個原因。顯然,傳統“臣民”社會的這些政治文化遺存與現代政治文明的主權在民、民主法治、權利至上等理念格格不入,它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嚴重障礙。
■“老百姓”與公民的背後是兩種不同的權利義務關係
“老百姓”和“公民”這兩個不同的稱謂,都反映著一定的國家與社會、政府與民眾的關係。近些年來,雖然黨和政府已經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執政思路, “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成為政府與公民、社會與公民的處事原則,但由於許多原因,在一些人的頭腦中,“老百姓”和“公民”仍然混淆不清。
學者朱學勤先生曾說:“公民意識是近代憲政的產物。它有兩層含義,當民眾直接麵對政府權力運作時,它是民眾對於這一權力公共性質的認可和監督;當民眾側身麵對公共領域時,它是對公共利益的自覺維護與積極參與。因此,公民意識首先姓‘公’,而不是姓‘私’,它是在權力成為公共用品,以及在政府與私人事務之間出現公共領域之後的產物,至少不會產生在這兩者之前。此前民間如有意識,隻能是諸多‘私’人意識的集合,在中國,這樣的‘私’人集合狀態有一個十分自然的名稱,就叫‘老百姓’。‘老百姓’意識當然不是近代意義的‘公民意識’。”這裏對二者的區別講的就很明確。所謂公民就是公共領域和憲政下擁有政治權利的社會成員(憲法最基本的原理不外是財產權、人權、人民主權和法治,這裏,前二者屬於公民權利,後三者則屬於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的平衡),公民不僅表明它是某個國家的國民,更重要的是表明它在這個國家裏所具有的權利與義務,因此在憲法意義上,隻有公民的概念以及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卻不存所謂的“老百姓”,而後者的存在其實是弱化了社會成員的公民意識——權利和義務的意識。
在傳統社會裏,“老百姓”與“官”(政府)的關係,可以簡化為一種剝奪和被剝奪的關係,同時也是相互對峙的一種政治關係。而“公民”則不同。當憲法規定了國家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主體是公民、同時法律又使之具體化之後,每位公民都應該具備“公民意識”而不是“老百姓意識”,即權利、義務、自由、法治等,因此才能有真正的公民、社會、國家三者之間的正常關係,以及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之間的良性整合。
■培育公民,呼喚公民意識,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
在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人的現代化”是比較艱難的,這裏,所謂“人的現代化”就是公民的培育。公民,是自尊、自律、自強的獨立自由的個體,是伸張權利也擔當責任的社會個體。在中國,“人的現代化”尤其艱難,這是因為中國擁有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封建主義的政治文化長期積澱所形成的道德觀念、倫理結構、思維模式、文化心理結構很難撼動,魯迅筆下的“鐵屋子”就是這種現象,它牢牢紮根於人們的潛意識領域,以集體無意識的狀態(或謂“潛規則”)出現,影響我們的思想、行為和價值判斷,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深陷其中而難以自拔。
公民意識的缺失是製約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呼喚公民意識、提高公民素質就越來越成為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社會、民主政治的真正落實和完善都離不開公民的素養程度和全社會現代文明程度的支撐。前者,大到“人的現代化”,即要克服“老百姓”及“臣民”意識的殘餘,普遍建立人權、公民權和獨立人格的意識;破除權力崇拜和“官本位”意識,樹立權力監督和民主意識;摒棄人治觀念,樹立程序、法治、憲政的意識;以及樹立責任意識和納稅人意識。小則要到目前許多城市開展的行人不闖紅燈、不酒後駕車、不隨地吐痰的宣傳活動,等等,這裏都包含了公民應具的責任、義務。
中外曆史都表明:國民普遍具有公民意識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隻有當廣大國民具備了完整的公民意識和公民性格,我們才能真正走向現代社會。
樹立公民意識,不僅僅是普通人的事,作為政府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尤其需要首先樹立公民意識。如果他們在觀念中沒有公民意識,就必然會滋生出“為民作主”、“為民造福”之類的觀念,以為為“老百姓”做點事是恩賜,並期望“老百姓”感恩戴德。在現代政治文明的理念和政治框架中,政府與公民的關係不是管與被管的關係,而是平等關係:公民通過納稅來完成自己的主要義務,並以此支撐政府機構來雇傭公務員,而政府的公務員須用服務來與之交換;同時,公民還通過選舉和罷免的方式來選擇社會的管理者,而管理者須在公民的製約之下來為公民管理公共產品和社會事物
劉曉波應該離毒運輪遠一些,應該盡量靠近中間力量。
好文章,頂。
樓下有人問:浪費那麽多文字,你到底要說什麽?我的感覺是,本篇文章就是兩個字---愛國。
樓下有人說:耐心等待,直到有一天,自由民主快遞到你的家門。。。說實話,這年頭,天天往我們國家快遞普世價值的人還是真有,問題是他的動機太不單純。
如果有一個人,一邊對你甜言蜜語,一邊在你家門口揮舞大刀,你敢信任他嗎?如果有個人,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然後說,我愛你,對這種人我一般是躲得遠遠。
就是老老實實工作,別老惦記著xx,那不是老百姓能決定得了得,耐心等待,或者忍耐,直到有一天,十億美金快遞到你家門口。。。
哎,真這樣的話那十億美金真有盼頭啦
有啥樣的土,就長啥樣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