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諾貝爾獎為什麽總跟中國人無緣?”每當世界上有人得到諾貝爾獎的時候,都會有人問這樣的問題,答案也有很多很多。
過去我們都覺得中國比較落後,很多發明創造性的東西都是別國的科學家搞出來的,如果回到古代可能中國能有一些發明創造會獲得諾貝爾獎,可惜那個時候還沒有這個獎項。是後來的這些年中國的發明創造少了嗎?還是我們真的不聰明,沒有任何發現和創造能夠得到這個獎項呢?
這兩天我在網上閑逛,看到一些博文在寫著中國社會中的一些現象,也由於一些博友在我的文章和其他博主的文章後邊的留言,這讓我再一次感到了網絡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裏不用出門,不用認識很多人我們就能了解很多信息,也能了解很多人的想法。我覺得這不是壞事,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能讓自己在了解別人的同時審視自己,也能更好地認識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些原本不認識的人和不知道的事情。
今天就在網友六郎的博客裏讀到了這樣一篇文章:
《投機“反偽科學”的何祚庥》
文革後,時代變了,那種以革命口號代替科學,用謊言欺騙和麻醉人民,用革命理論指導科學研究的做法漸漸過時了。
90年代各行各業都在乘亂發財,國有資產大量流入個人和小集體腰包。大陸引進的高能對撞機項目,使物理學界初嚐甜頭。這套設備除了裝門麵之外,對於實際的科學研究至今還沒有產生任何實際效益,今後恐怕也不會有任何實際作用,但是,由於這個項目,高能物理所蓋了辦公樓和宿舍樓,解決了住房問題,這在當時是很不容易的。於是,何祚庥大力倡導一個“τ—c工廠項目”,這是一種比電子對撞機更高一為了引進這個項目,當時國家撥付了500萬人民幣的預研究經費,物理學家一班人乘機遨遊美國,一時好不風光。
但不巧天津大學的崔君達教授從理論上對層子的存在提出了一點異議,結果在 1996年引發了中國物理學史的一場大規模的意識形態運動,何祚庥作為核心人物組織了大量的物理學家甚至文學家加盟,動員了《科技日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一大批媒體參戰,對崔君達先生進行打壓和圍剿,何祚麻說崔教授的“複合時空論”是“病態科學”,崔教授是“病態科學家”。並於1996年9月2日將此發言稿發表於《科技日報》上(見10) 。最後,大陸最高層招回揚振寧、丁肇中進行谘詢,經過慎重和廣泛的谘詢研究論證後決定:τ—c工廠項目槍斃!畢竟是90年代了,何祚庥用棍子打人的方式在自然科學領域行不通了。
何祚庥或許意識到,時代變了,搞偽科學已經沒有出路了,如果說“層子學”是一種偽科學的話,那麽,自從“τ—c工廠”被槍斃後,何祚庥就從搞偽科學轉而反偽科學,這實在是一種大徹大悟,一種立場的轉變,一種世界觀的飛躍!因為他十分清楚,在科學領域裏他實在不可能有什麽建樹,科學的飛速發展,他的那點可憐知識吹到天上也就是科普水平,況且早已陳舊老化腐朽不堪。在理論科學的領域裏永遠隻有第一,沒有第二,老是跟在外國人後麵爬行沒有什麽意思,炒炒革命新聞雖然可以蒙蒙外行人,但在行業內終究得不到承認,再說,用政治運動的方式來搞科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何祚庥這輩子根本不可能把何祚庥這個名字寫進物理學史,當然如果有人要編撰一部《偽物理學史》或者《意識形態物理學》的話,他的名字一定是少不了的。
應當在沉淪中崛起!應當把失敗當作力量,他或許這樣告戒自己,何祚庥的特長在於搞意識形態的鬥爭。敢於鬥爭,勇於鬥爭,善於鬥爭,興風作浪,渾水摸魚,這就是他的優勢啊!他深刻銘記著“人的哲學就是鬥爭哲學”這條語錄。
於是,這些年來,何祚庥院士領銜發起了波瀾壯闊的“捍衛科學尊嚴,反對偽科學”的意識形態運動,成立了一個叫做“捍衛科學尊嚴委員會”的非法人組織,並當之無愧地成為該運動的精神領袖。
我們看到,何院士人老心紅,戰士風采依舊,棍法依然嫻熟,他又熟練地炒做起小報,操縱起輿論,每一次政協會上,小報記者就象蒼蠅一樣圍繞著他。這些年來,他總是不辭辛苦,精心收集、編造、剪貼、拚湊材料,在政協會上搞提案,雖然每一次調查下來都證明他的提案所依據的事實有些不太真實,但何院士還是兢兢業業地製造他的提案。例如,何祚庥製造的王洪成水變油偽科學案件,早已平反,但他還是經常當作他的成就在炫耀,關於所謂“水變油”,國外在研究,中國科學院也有項目組在研究,在哈爾賓有一條公交線的車就是用水變的油作為燃料。但何祚庥最明白,媒體炒做不在乎真實,而在於氣勢,深明此道呀!
幾十年來,無論政治形勢如何風雲變幻,何祚庥總是跟得很緊,無論在文革前、文革中、還是文革後,何祚庥都很吃香。在科學家麵前,他是政治家,在政治家麵前他是科學家,他總是左右逢源,八麵玲瓏。
如果說我們的科學家,我們的院士和很多很多有識之士都這樣做學問的話,我不知道諾貝爾獎何時能跟中國人有緣。是不是大家要團結一致,有科學術上的問題和見解應當一起研究,一起討論,而不是互相拆台,互不信任呢?是不實際的及時糾正,是錯誤的及時改正,而群策群力是不是更有獲獎的希望呢?
過去總有一種說法,說中國人沒有外來侵略的時候總是自己跟自己鬥,隻有有了外來侵略的時候才能萬眾一心,一致對外。其實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人跟自己人鬥,中國這麽多年的曆史不是給了我們自己很多的教訓了嗎?很多人一輩子念念不忘的文化大革命,那個時候就是人整人,人鬥人,有事兒的鬥,沒的事兒也鬥,好不容易文革結束了,怎麽還在鬥呢?這樣下去中國的希望在哪裏?人們把大把大把的時間花在證明自己的學曆是真的,證明自己的理論是可靠的,證明自己的論文是自己寫的,為什麽國家沒有人管這些看上去並不難管的事情呢?為什麽誰都可以出來說別的對錯呢?包括中醫這個在中國用了幾千年而且是我們祖先的發明創造卻要說成是“偽科學”甚至是巫術呢?難道真的沒人能說中醫到底是什麽嗎,說不清楚嗎?
中醫是祖國的傳統醫學,是我們祖先的發明創造,到今天我們自己都在持懷疑態度,還在找什麽根據,這樣的國家裏的科學家我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跟諾貝爾獎項有緣,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某個外國人會因為中醫中藥而獲得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