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美國《父母》雜誌特別刊文,列出了關於尿床的9大認識誤區,或許能讓家長們找到正確的對策。
誤區一:尿床是因為孩子懶得起來上廁所。
事實是:六七歲以下的孩子偶爾尿床是正常的,與懶得上廁所無關。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膀胱容積還不夠大,而且膀胱和整個身體的配合能力也還有限,很難在膀胱滿了時,及時叫醒大腦去上廁所。
誤區二:尿床是因為入睡前喝水太多了。
事實是:在入睡前兩個小時喝水確實會加重尿床,但這並不是尿床的根本原因。所以,盡管限製孩子的睡前飲水量,可以減少夜裏尿床的總量和次數,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問題。
誤區三:尿床是因為父母沒有很好地教會孩子怎樣上廁所。
事實是:尿床不是孩子不會上廁所引起的,也不能說明父母的教育有任何失敗之處,因為這是不可控的。父母不要為此懲罰孩子,也不必自責。如果孩子夜裏尿床了,早上可以讓他和你一起收拾床單,這會培養他的責任感。
誤區四:尿床是精神壓力造成的。
事實是:大部分尿床都不是精神壓力造成的,尿床最常見的原因是膀胱發育緩慢,容量小,以及遺傳因素等。還有些孩子隻是睡得太沉,沒有感覺到尿意而已。
誤區五:男孩比女孩容易尿床。
事實是:研究表明,在這一問題上,女孩並沒有發育上的優勢。隻不過,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會早些教女孩使用便盆,而男孩則晚一點。
誤區六:總尿床的孩子有病。
事實是:6歲以下孩子尿床沒有特定原因,不能說有病。但如果孩子已經超過6個月沒尿過床,突然又開始了,家長不妨帶孩子檢查一下,因為尿路感染、糖尿病、膀胱異常和寄生蟲等問題都會導致兒童突然尿床。
誤區七:罰上幾次,就不尿床了。
事實是:孩子對尿床完全無能為力,我們不能要求別人不打呼嚕,也不能要求孩子不尿床,懲罰隻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他覺得對不起你。
誤區八:服用藥物可以讓孩子停止尿床。
事實是:尿床最好的解決辦法不是藥物,而是父母的耐心和孩子的成長。
如果你懷疑孩子尿床是一種病態表現,那麽也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誤區九: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
事實是:這句話基本正確。對待一個不到6歲的尿床孩子,父母隻能等待他長大。不過更好的方法是,平時睡覺給他墊塊尿布,等到孩子自己厭倦了尿布,他就有動力學會不尿床了。(美國《僑報》)
是啊,哈。
嗬嗬,沒啥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