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清明節又到了,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感到格外的清冷和孤單。坐在電腦前,我仿佛又看到了這些年先後故去的我的親人們。一年年歲月的流逝,一年年的春夏秋冬,我們仿佛在瞬間就度過了,他們呢,他們這一年過的可好,他們的日子是不是也有所改善,是不是還在時常地牽掛著我們這些還依舊活著親人們?
我的外公外婆:我從小是在外公外婆家長大的,我出生在北京,在我還很小很小的時候,我父母把我送到了南方的外公外婆家,我在那裏從會翻身,會爬到學會走路,說話,一直到我該上小學才回到爸爸媽媽的身邊。跟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日子讓我享盡了孩童時的快樂,學到了在父母身邊學不到的東西,外公外婆是用他們的全部心血把我帶大,我一生都不會忘記他們曾給予過我的每一點關懷和溫暖。
我的爺爺奶奶: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由於父母支邊,我留在北京爺爺奶奶家讀初中,那個時候正是我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除了學校老師的引導,我現在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的形成跟我爺爺奶奶對我的苦心教育是分不開的。那個年月家裏都不富裕,爺爺奶奶常常把憑票供應的肉,蛋節省下來給我吃,為了我能有更多的營養,把家裏每天訂一的唯一的瓶牛奶對上豆粉做成豆奶全家一起喝,奶奶當時已經患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卻很少肯去醫院看病,為的是節省一些錢,而在我買書,買學習用品上卻從來都是滿足我,我一生享用著他們對我的教誨。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最後一次見到爺爺奶奶的情景,爺爺那時已是70多歲的高齡,他親自去火車站接我,在路上他問我在單位有沒有擔任什麽職務,我說是團支部的副書記,爺爺高興地連聲說,好,好,我的每一點進步對爺爺奶奶來說都是特別大的安慰。爺爺還問我是不是累了,餓不餓,還拿出他的手絹讓我擦擦汗,到了家,就見奶奶早已拄著拐杖站在門口等著我,她見到我拉著我的手就流淚了,說:“你要是再不來,奶奶就要看不見你了... ...。”我參加工作後第一個月領到了工資,我給爺爺奶奶寄去了5塊錢,他們高興地把這件事寫信告訴了我的每一個姑姑,叔叔,說他們見到了“回頭子兒”,在他們看來這標誌著他們沒有白疼我,隻可惜,他們一生僅用了我5塊錢... ...。
我的公公婆婆:長大了,我嫁給了我先生,走進了一個新的家庭,有了公公婆婆。我公公是個打過日本鬼子的英雄,建國後有一定的職位,婆婆也是個機關幹部,盡管我跟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不長,但是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老革命的傳統,他們沒有一點點官架子,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讓我在跟他們相處的日子裏沒有過緊張;他們的寬容,他們的豁達使我們相處的非常融洽。他們年老生病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國外生活,我對他們的照顧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盡管我們每年都回去看望他們但畢竟都是短暫的,他們每次都是那麽希望我們能多呆幾天甚至是幾個小時,我至今常常為我們沒能滿足他們的希望而感到深深的遺憾。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最後一次見到我婆婆的情景,那是在我先生從國內探望患了癌症的婆婆回來僅僅3周的時候我們知道婆婆病重了,我們帶了我們所能想到的婆婆能吃和能用的所有東西再一次回到北京。婆婆已經在醫院了,她無力地睜開眼睛跟我們打了個招呼就不再說話了,第二天的清晨,我跟先生拉著已經昏迷了的婆婆的手,看著她漸漸地沒有了呼吸... ...。我就這樣見了我婆婆最後的一麵,我當時的心情真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那一幕我是永遠都無法忘記的。
我感歎人的生命之有限,子欲養而親不待。清明節又到了,讓我在遙遠的他鄉給逝去的親人們點上一炷蠟,送上一束花,來祭拜他們的在天之靈吧!希望來生我們再續親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