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幾十年的日子一晃就過去了,她從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有人找到她說她不是這家的孩子而生父母在很遠很遠的一個鄉下。就這樣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她想,故事中的事情在自己身上發生了,可是又能怎麽辦呢,對養父母她有一腔的感激,對生母沒有恨但多少有一些怨,現在她的生活趨於平靜了,因為生母已經見過她了,每一年她都要說去出差而去看望她的生母一次,給一些錢給生母,跟自己的親兄弟姐妹團聚以下。我曾經問過她,見到他們的時候親嗎?她說剛開始還是很想見的,畢竟都是自己的親人,可是見過幾次以後感覺就不一樣了,覺得他們為什麽要把我送人呢?
我也想,過去的鄉下人們沒有計劃生育的辦法,所以有孩子就必須要生,孩子太多了當然就養不起,送人可能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出路了,而且這樣被送人的孩子多數都會到沒有孩子的家裏,過上獨生子女的生活,不論從生活上還是從接受教育方麵都比鄉下強很多。就是不知道這親生父母在幾十年的日子裏還是想著這個早就送了人的孩子,他們的願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再見這孩子一麵,這個其實也不難理解,可是就這樣給養父母和孩子帶來的心理上的改變也是親生父母想象不到的,養父母從此擔心孩子的心思不再一心一意在他們身上了,而孩子雖然希望跟親生父母有來往也是帶有一些怨氣的,而且對養父母確實會產生另外一種感覺,即感激他們又時常會想起他們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這樣的矛盾可能是人生中最難消除的了。
我曾經試探性地問過我的同學,她說,她還是從心裏感激她的養父母的也會好好為他們養老送終,我想要是她養父母知道這些一定會感到莫大的安慰的。因為就是親生的孩子也不過如此吧。
這樣的故事好像滿街都是,不過發生在我認識的人當中還真不多,相比之下像父母離異後孩子跟了父親或者母親,多年以後孩子的母親或者父親就很想這個當初被判給對方的孩子,有的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找尋,這樣的還是多一些,這同樣可以理解,可是他們根本不想這些年孩子的心裏所發生的變化,就為自己的感情著想了,其實即使找到了也不見得孩子能像以前一樣對待父母了,這跟從小被父母送人的孩子還不一樣,因為那畢竟有原因,父母的離異多是為了父母自己而不是為了孩子,孩子是無辜的,也是不幸的,我其實更同情這樣的孩子的遭遇。
父母在把孩子送人的時候實屬無奈這個真的可以理解,至少孩子能在幼年不受餓,能在一生活中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父母離異的就不一樣了,孩子在從小到大甚至到老心中都會有一個結,這個結是很難很難打開的,很多離異的父母都在想,我畢竟是他的父親或母親,可惜孩子不這麽想,他想你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情感拋棄了我,讓我從小過著沒有父親或母親的生活,這樣的抱怨一旦產生就很難消除了。
從小被父母送人的孩子,後來被親生父母認回的我知道的都沒有什麽悲劇的結果,而父母離異的孩子在父母的另一方要找尋他們的時候多是拒絕的,個別的也就是見個麵而已,再想像以前一樣的親已經很難了,盡管他們是有血緣關係的依舊會有深深的隔閡,所以不管是無奈把孩子給人的父母還是離異後想見孩子的父母都會為自己當時的舉動付出代價,當你把孩子送出去的那一刻、當你們離婚後孩子被判歸對方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你已經失去這個孩子了,即使有一天你能找到這個孩子或孩子會來看你,孩子那顆心至少已經分為了兩份,一份給了自己的養父母,給了撫養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了... ...
但如今我也是二個孩子的媽,我可以理解親生父母的無奈和苦衷,我甚至會感激他們為了“我”的前途把我送人(如果是被賣那就另當別論了)。
我也會感激我的養父母,感謝他們付出和給予的愛。不是親生,但勝似親生。
看過電影『唐山大地震』嗎?那裏的養父母和親生父母都不容易呀。
孩子是無辜的,是上帝給的,要珍惜,要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