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青

擁有健康的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創建美好的生活。
個人資料
曉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孩子 請別這麽說

(2009-02-01 20:32:53) 下一個

       記得去年回國去探親的時候,幾個好朋友聚在一起,除了聊分別的相思之情之外更多的當然是聊家裏的孩子。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孩子多半都剛剛上大學,小一些的也是在高中了,因此除了關心彼此孩子的將來,也聊到了自己的老年。有個朋友是單位的同事,她的年紀比我們大一些,孩子剛剛大學畢業有了工作,其實這就很好了,我們都說,這回你就省心了,該自己好好享一享福了,我還特意囑咐她:“你們倆口子,從現在開始就是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能幹再多賺一些錢,將來少給孩子添麻煩...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她就急不可待地打斷了說:“你咋跟我兒子說的一樣呢?”我說:“怎麽了,不對嗎?”她似乎有一些傷心地說:“唉,我倒無所謂,他爸爸唄。我兒子說了,我剛剛大學畢業,賺的錢不多,你們可別指望我啊!”我安慰她說:“對呀,孩子說的是實話呀。”

       其實我心裏也有一些驚訝。一個孩子從母親懷他到生他,所受的苦隻有母親自己知道,每一個母親都不曾認為那是苦,而當成了幸福,一生當中最幸福的時光。在把一個孩子從小帶大的過程中,一個母親所付出的根本不是孩子長大能回報得了的,是啊,他們會在撫養他們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來回報母親給自己的恩和愛的。

       我們在20多歲的時候,不要說說出這樣的話就是想都沒有這樣想過,現在的孩子竟有這樣的想法而且還說得出口。我盡管這樣想著,不過還是勸我的朋友:“你別想太多,也勸勸孩子他爸爸,現在的孩子生活壓力太大了,他們處在時代的變遷時刻,他們成長的環境和受到的教育跟我們也不一樣,因此世界觀不一樣也屬於正常吧。”由此我也想到,過去的教育製度跟教育方法,雖然那時候教育有一些刻板,教條,不過那種方法的確讓我們形成了一個比較好的世界觀,讓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心裏還有家人,還有別人,而不是光有自己。

       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執行了很多年了,它的利不用說。但是每家就這麽一個孩子,讓父母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從小就被過度地溺愛著,可以說多數的孩子在家裏是有求必應的,當他們長大了,成人了,你有了對他的希望了,他能一下子接受嗎?我想這就是凡事有得就有失的所在吧?這也是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現象。

       昨天,我給我一個在國外的朋友打電話,她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兒子今年考上了一所比較好的大學,聊天中,她很傷心地跟我說:“我還要努力賺錢養老啊!”我說:“你不是在賺錢呢嗎?”她說:“我兒子說了,讓我們多賺一點錢,我們老了他沒有能力管我們,”由於有上一次的經曆,這一次我沒有感到驚訝,我勸了勸她,她當然聽不進去。我說:“孩子現在還不太懂事,等你老了的時候他就懂了,也就不會再說這樣讓你傷心的話了。”話雖這樣說,我真不知道有這樣想法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老了的時候是不是會跟那些沒有兒女的老人們一樣真的要自己打理自己的“未來”!

        其實,父母沒有真正要靠孩子的,他們的心裏一輩子都裝著自己的孩子,一直到他們老去,他們看到孩子成人了,自己在驕傲的同時希望孩子說:“爸爸、媽媽謝謝你們,我將來一定好好報答你們!”其實真能這樣想的孩子有,真能這樣說的孩子的確不多,父母不會要求孩子說什麽感謝的話,他們要的承諾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心裏一個小小的安慰,僅此而已!我想每個父母都會是這樣的,可是孩子們不懂父母的心,他們從小得到的太多了,他們需要繼續得到,而生活是沒有滿足的。很多父母能把一生的積蓄甚至是養老的錢拿出了給孩子買房子、買車子,我想沒有太多的孩子會為了父母能做到這一點的。

       我有一個同學,她跟我說,她弟弟的孩子16歲了,父母正在給他看房子準備給他買下一套好一些的房子,以免將來他們老了賺不動錢了,到孩子結婚的時候沒有房子。我聽了好感動,這樣的父母真是太愛他們的孩子了!可是我又想到,孩子們有幾個能從賺錢就開始為父母的養老考慮的呢?哪怕每天少花一塊錢。

       由此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麽叫:“父母給予孩子的,孩子今後能還給父母一半就不錯了!”這一點真的讓我在這一刻體會的再完全不過了。

       我沒有埋怨有這樣想法的孩子的意思,我隻想跟那些有這樣想法的孩子說,你可以有你的想法,你可以不為你的父母養老送終,不過,孩子 請不要這麽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