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微波仙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4中國行(26) 佛山--祖廟

(2025-03-28 08:44:51) 下一個

2024年7月31日(星期三)陰,雨

又見佛山,距離上次來佛山已經過去整整40年。

我是新三屆,79年上大學,83年畢業。畢業後被分配到華工附中,即現在的華科大附中當老師。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是看中了一年有兩個假期,寒暑假我可以旅遊。

參加工作後第一個假期,也就是84年的寒假,我不想和家裏人一起過春節,不想應酬親朋好友團聚和拜年,我想去暖和的地方度假,於是選擇了廣州。

那年月,我旅遊是從不舍得住旅館,因為我剛剛畢業不久,每個月的工資50多塊。出門在外解決住宿就是投親靠友,我在廣州住的是一個部隊招待所。

是我哥在海軍工程學院的一個朋友幫的忙。朋友的父親是離休老幹部,他的部下在廣州軍區工作,幫忙安排我入住軍區招待所,好像沒付錢。

在廣州旅遊期間,我除了到高地街買“時髦”服裝、逛花市,還到廣州周邊城市玩。我分別到過佛山祖廟和肇慶七星岩。

那次旅遊有幾件事我印象特別深刻,好多的人生第一次,甚至可以稱得上是CULTURE SHOCK(文化衝擊)。

第一,當年乘坐綠皮火車,夕發朝至,硬座一晚,到了廣州那天,我同事的父親(華工教授)的一名畢業生,原籍廣州,畢業後分配回了廣州工作,請我到他家和他家人一起吃晚飯。他們夫婦倆有一個六歲左右的男孩,我們四人圍坐在一張方桌吃晚飯。我現在隻記得有一個小盤子,裏麵有幾條小炸魚,其它的菜我記不得了,裝菜的盤子都不大,盛飯的碗也很小,因為我們家的碗碟都很大。

那頓晚餐我不敢多夾菜,飯也隻添了一次,裝斯文的後果就是晚上睡覺,半夜我被餓醒了,感覺自己前胸貼後背。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後立馬上街找餐館,我見到一家餐館賣一種麵條有點像武漢的熱幹麵,但它不是幹的,有湯,麵條裏加幾個餛飩,名字叫“雲吞麵”。

一口氣我幹掉四碗,廣州吃飯不像武漢,是先吃後付賬,而且是數桌上的碗碟,記得當時服務員端著我的四個空碗,他看我的眼神十分詫異,他嘴上沒說什麽,即使他說我是飯桶,當時我這個北方人也聽不懂他南方的鳥語。

第二,廣州的花市的確很熱鬧,尤其到了夜晚,花市每條街都燈火通明,人潮湧動,好像全廣州的人都出來逛花市,人們買鮮花,買金桔樹,他們都不空手,後來我才知道,買桔樹,是因為“桔”字含有“吉”,圖個好彩頭。

第三,我在高地街買了幾條連衣裙,價錢不貴,回到武漢後一穿才發現那手工針線粗製濫造,我嫂子幫我重新縫紉才能穿。我當時看見樣品都是不錯的,買到的貨卻都是次品。

第四,在廣州玩了幾天,我發現當地人總是喝一種紅罐子飲料,我不知道那是什麽,我也給自己買了一罐。把那個小環一拉,棕色液體噴了出來,我忙不迭用嘴吸,一罐喝幹,連打了幾個嗝。這是我第一次開洋葷,喝洋飲料,後來看易拉罐上的字,是可口可樂。
還是在廣州,我第一次吃方便麵,記得是雞肉味的。第一次吃,覺得味道好鮮美。

第五,與那位軍人和他夫人聊天時,他們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你們北方人怎麽樣怎麽樣”,我雖然是在北京出生,但我從小在武漢長大,我一直認為北京是北方,武漢是南方,怎麽武漢成了北方,後來知道,廣東人把廣東以北的省份的人都叫做“北方人”。

第六,就是到佛山祖廟玩。說老實話,八十年代很少人有照相機,更別提彩照。我借我哥的海鷗相機,拍了一些照片,回到武漢後,我哥在暗房裏衝洗了照片,那些照片過曝,沒有幾張好的照片,也就沒能留存佛山記憶。
記得逛佛山祖廟,先買一張門票,進去後,每一個院子又需要另外再購票。所以我很多園子根本沒進去,對祖廟就更加沒有什麽印象。
後來這股歪風(園中園票)刮到北方的武漢,武漢的中山公園、東湖也開始搞大門票、小門票。

久遠的記憶

這次廣東之行,與三位學生在佛山聚餐吃 毋米粥,他們都是我當年畢業當老師教的學生,那年我是他們的任課老師,他們剛剛從附小升入附中讀初一。其實我隻教過他們一年,第二年我教高三文科畢業班。陳學生和譚學生初二也隨父母工作調動,轉學到佛山。
說心裏話,我當年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師,好在這些學生沒介意。李學生召集在廣東工作的學生,和我這個老師聚會。但是深圳、廣州、中山的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不能來。譚學生,陳學生請了半天的假。我們一起吃了毋米粥,下午逛嶺南天地和祖廟。傍晚學生們送我到佛山長途汽車站,從那裏搭乘大巴去廣州白雲機場,車程一小時,我將乘坐阿聯酋飛機,飛往迪拜,開啟我的中東之旅。

嶺南天地

佛山嶺南天地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祖廟東華裏中心地段。我們吃午飯的餐館位於這裏,飯後正好來此散步聊天。

嶺南天地是佛山文物古跡最密集、規模最大、傳統風貌保存最完整的曆史文化街區。

出售佛山特產陶釉產品攤位

開心嬉水的孩子們

簡氏別墅,我們吃午餐的太艮堡毋米粥餐館就在它旁邊文明裏6號

民俗獨特的嫁娶屋

高聳的鍾樓是這裏的地標性建築,設計以婚慶為主題,“下聘禮、迎娶、南國醒獅、秋色巡遊”等陶瓷雕塑、“龍鳳呈祥”主題石雕。

“喜喜”瓦拚花都獨具佛山特色

時尚小店、咖啡館、小酒館一家接著一家,還有美食多多的餐廳,我們在一家冰店買了冷飲,我點的是雙皮奶

酒品專賣店

祖廟

祖廟是要收門票的,20元,老者半價,因為要購票,所以遊客不是太多,可以安安靜靜地欣賞嶺南古建築藝術

祖廟的屋頂裝飾堪稱嶺南古建築藝術的巔峰之作,尤以陶塑、灰塑、木雕、磚雕聞名,色彩絢麗、工藝精湛,展現了廣府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

層層疊疊的屋瓦上積滿了各朝各代的塵土,那陶塑、灰塑的豔麗色彩千年不褪,兩麵都刻畫了戲曲中的人物,收藏著一切可以收藏的故事。

觀祖廟,需慢慢地走,細細地品,抬頭觀瓦脊上的三雕兩塑(磚雕、木雕、石雕、陶塑、灰塑),這些人物,動物的陶塑是那麽栩栩如生

靈應牌樓建於明景泰二年(1451年),相當於寺廟的山門,是廣東現存最雄偉壯觀的木石混合結構牌坊,威嚴聳立,結構精密,第一層為歇山頂,第二、三層為廡殿頂,簷、柱間大量施用鬥拱,飛簷疊翠,飄逸灑脫。正麵頂層正中的匾上豎書“聖旨”二字,下層橫書“聖域”、“靈應”,背麵頂層豎書“諭祭”二字。朱紅的木結構映襯著貼金大字,配以綠色琉璃瓦,使整座牌坊顯得光彩奪目。----摘自網上

門板上木雕《八仙過海》

觀音殿

靈應祠是祖廟的重頭戲,供奉著北方真武玄天大帝,鬥拱大幅度向外延伸,保護柱子免受雨水浸蝕,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少見的宋式鬥拱實例。

我是外行看熱鬧,懂的人能看出祖廟建築兼具宋、明、清三代的嶺南風格,裝飾繁複華麗,屋頂上是陶塑和灰塑,刻畫栩栩如生的故事人物,山牆上鑲嵌著細膩的磚雕,而殿內各處則陳設著銅鍾、銅鼎、鐵鼎、各代兵器等,說它是一座寶庫沒錯了。

 

祖廟的雙龍壁雕得生龍活虎。

燒瓷壁畫《孔子授課圖》

園內立了一塊孔子石刻像,是山東曲埠孔廟的孔子像複製版,左右兩壁之上嵌有《孔子廟堂碑》石刻,為唐代著名書法家虞世南的拓本翻刻,上有翁方綱的考記題跋。

譚學生對祖廟的每一雕塑非常了解,她如數家珍地講解給我聽,40年前他們是我的學生,40年後的今天我是他們的學生,如小品裏所說:長江後浪推前浪,我被拍在了沙灘上。感謝李學生,陳學生和譚學生在廣東對我的熱情款待和陪伴。

 

 

謝謝點看!祝周末愉快!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