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2009-01-15 14:26:10) 下一個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作詞:李白
作曲:閻勇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李 白
zhòng niǎo gāo fēi jìn  
眾 鳥 高 飛 盡 ,
gū yún dù qù xián  
孤 雲 獨 去 閑 。
xiāng kàn liǎng bù yàn  
相 看 兩 不 厭 ,
zhǐ yǒu jìng tíng shān  
隻 有 敬 亭 山 。

作者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作品極富浪漫色彩,感情強烈,善用比興、誇張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豪放縱逸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詩仙”。
注釋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縣北,山上舊有敬亭。
  閑:悠閑。
  兩不厭:詩人把山擬人化了,覺得自己與敬亭山互相看不夠。厭,滿足,厭倦。
古詩今譯
  成群的鳥兒高飛無蹤影,一片雲兒獨自飄去悠然。和我終日相對卻看不夠的,隻有閑靜的朋友敬亭山。
名句賞析
  首小詩是李白在政壇上遭到打擊以後,第二次漫遊安徽宣城時所作。前兩句寫眼前景,借“高飛”的“眾鳥”和“獨去”的“孤雲”,創造出一個孤寂清幽的意境,寄托了詩人超脫現實、追求心靈平靜的願望。後兩句將山人格化,說隻有敬亭山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詩人對現實社會中世態炎涼的厭惡之情,在這兩句看似平淡的詩句裏得到了含蓄的表達。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