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God We Trust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個人資料
正文

高校的排名及其他

(2012-07-07 19:37:15) 下一個

自由和活躍的思想和學術活動是高校的最高價值。為了衡量這些思想與學術的活躍程度建立一些物化的標準,比如聲望,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等。有人說這些東西隻與研究有關,與教學無關,與學生培養關係不大,這種說法很有局限性:僅限於工匠培養。而大師和創新能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潤育於活躍的思想與濃鬱的學術氛圍之中。學術研究水平正是這方麵能力的反映。


關於北大清華的排名,我覺得已經是名過其實了。前幾年聽說北大出籠個思想罪,我就非常失望。今天的北大比起蔡元培時代,在思想自由方麵已經是遠遠不如了,怪不得孔慶東之流能在北大占一席之地。沒有思想自由,真理就得不到傳播,繆誤與反動就能生存繁衍。在這種環境下,你怎麽能期待發明創新,期待大師的出現呢?


今天看到胡溫的講話,大意是說要在幾年內把中國建設成為發明創新大國。我不知道胡溫是不是又在忽悠,他們真的打算這麽做嗎?他們明白這麽做會動搖共產黨統治的根基嗎?


老共統治中國的幾十年,正是中國曆史上對人性對自由最殘酷鉗製的時期之一。從思想上,經濟上,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麵剝奪人們的自由。所以解放後幾十年,中國隻有幾部樣板戲,幾本小說,幾首歌曲,解放牌汽車開了幾十年,解放鞋穿了幾十年,中山裝穿了幾十年。解放後沒有出現過大師級的作家,音樂家,科學家,諾獎獲得者等等,比戰亂的解放前遠遠不如。當然在專製製度下,統治者通過壓製勞動者的基本權利而大大降低了勞動成本,使先進國家的資金技術流入,通過價格優勢占領國際市場,從而創造了一種虛假的繁榮。但是這種繁榮與真正的繁榮---發明創新大國卻是有著本質的區別,就像是水中月,看著很近,卻永遠撈不到。


叢觀人類曆史,沒有思想自由,就沒有發明創造,沒有技術革新,沒有全社會的繁榮進步。中國要成為發明創新大國,必須重複西方走過的路,沒有文藝複興,社會製度改良,就不會有工業革命---大規模的發明創新。我不知道胡溫是不是真的要走這條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007wife 回複 悄悄話 同意師兄對北大和孔慶東的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