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God We Trust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個人資料
正文

由團隊精神所想到的

(2011-09-17 18:28:51) 下一個

在中文論壇裏最大的挑戰是溝通,有時候你真的感到非常驚訝,大家受的教育差不多,背景閱曆差不多,可是對一些基本問題的看法都可能著有巨大的差異,甚至有截然相反的理解。這說明什麽?這說明我們受的教育是填鴨式的,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很少有深層的思想交流。我們在普通的生活交流沒有什麽大問題,但是在比較深層次的思想交流就有問題了,對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的看法和交流就很難達到一致的認識了。這必然會影響我們的社會生活集體生活的質量和效果。


 


比如梁思成對北京古城牆古建築的保護的建議,馬寅初對人口控製的建議,彭德懷對大躍進的看法等等,本來都是很好的建議,可是不但沒有產生應有的效果,反而起了副作用。一個成功有效的團體,必定是有效的良性循環係統,真理通過思想交流而得到廣泛傳播,並迅速得到團體成員的接受和支持,最終成為團體的主流思想和決策基礎。可是在中國曆史上,這種情況太少了。我們的社會很多時候都是負循環係統,經常是劣幣驅良幣,好的被淘汰,壞的浮起來。


 


很多年前,有個年輕人滿懷理想充滿信心地離開了學校。他想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企業,到華爾街上市。他花了十年的時間,把所有的精力和能力都投入到他的事業中去了。他幾乎成功了-------把一個小企業發展成了全國500強之一。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很多問題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他感到各方麵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企業的管理已經遠非個人能力所及,那個企業最後倒閉了。他非常痛苦,思考了很久,終於明白了-----決定個人成就的是個人素質,決定集體,社會發展水平的是文化。為了搞清楚這差異,他放棄了國內的地位和前途,來到美國求學,並進入了美國最頂尖的投行,又泡了十年,他終於看到了差距在哪裏。


 


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的前途和命運,對於社會也是一樣。西方如果沒有文藝複興運動,就不會有宗教改革,就不會有工業革命,就不會有現代科學文明。而又是什麽塑造了文化呢?是“學術和人格的培養”,這也就是藤校的宗旨。基於以上認識,本人對藤校內心裏是十分敬仰的。但我又說爬不爬藤無所謂,這是不是很小人呢? 其實不是,靠“推”去爬藤,那是與藤校的宗旨所違背的,那種想法訓練出來的人,去了藤又能怎麽樣呢?弄不好還會適應不了,混不下去,這種例子在ABC,CBC中是很常見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銅鑼 回複 悄悄話 很有同感,引出一個大話題的很好的入切點

有關教育的目的以及相應的方法的問題。看到大家有很多討論。但好像沒有最終說到點子上。沒有那種一語中的的感覺。銅鑼以為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生活的更美好"。以此為目的可以建立相應的體製。以此為標準可以量出教育,藝術, 宗教,政治的偏差。

你說到西方如果沒有文藝複興運動,就不會有宗教改革,就不會有工業革命,就不會有現代科學文明。這個順序似乎證實了“使人生活更美好”這一根本。

感覺按照文藝複興運動->宗教改革->工業革命->現代科學文明這個順序,再參照三大宗教,可以寫一部大部頭著作,其意義將超越“資本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