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96)
2010 (225)
2011 (223)
2012 (262)
2013 (153)
2014 (97)
2015 (75)
2021 (69)
在這個工作“996”的時代,我們時常能看到那些匆匆忙、勤勤懇懇的工作族,他們任勞任怨,甚至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
與此同時,人們吐槽自己是“社畜”碌碌無為、是“日光族”負債累累,甚至發現日子過得“越忙越窮”,卻全然不知道這一切是因為什麽。
所以,為什麽你會越忙越窮?
這個聽上去太過犀利甚至讓人不忍直視的問題曾被不少人提起,卻少有人真正去思考。
直到2019,三位經濟學家因為一本名為《貧窮的本質》的書籍,以及他們在這背後卓越的貢獻,獲得201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書中,這三位經濟學家用15年的時間踏遍5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中最貧窮的地方。從生活、教育、健康等生活的多個維度,來探究貧窮產生的真正原因,最終有了這本“大成之作”。
現如今,《貧窮的本質》這本書已被公認為研究“貧窮
什麽樣的人是真正的窮人?書中有個詞叫“貧窮陷阱”:
越窮越容易生病,越生病未來就更窮
在作者們筆下,窮人們並非不夠努力、不願意學習,但生存本身就可能已經占去了他們95%的時間,再加上錯誤的觀念和匱乏的資訊,光是讀起來就感到十分絕望。
窮人們沒有剩餘的資金來長期投資自己,缺乏有效的資訊而無法做出正確決策,因為朝不保夕而放棄投資及時行樂,又或者因為出身卑微隻能自怨自艾自生自滅。
最後,一輩子逃離不出“貧窮陷阱”。
而當我們直視這一係列具體的問題、詳細解讀對貧窮和窮人的誤解,這一切也將能夠啟發我們反思自身的思維模式和現金流管理,最終成為更好的自己。
資訊即財富:信息匱乏讓人短視
很多人說,比窮更可怕的是無知,在貧窮背後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知識和信息的匱乏。
當最有價值的信息隻掌握在少數人手裏,信息和資訊相對匱乏的窮人,便成為了最短視的那個群體。
在《貧窮的本質》這本中,也印證了這
2005年,阿比·吉特來到印度西部一個城市,和當地的醫療機構商量推廣疫苗、蚊帳來預防疾病的合作。
在現場,隻見一位當地小護士氣衝衝地走出來,指著阿比吉特大聲告訴喊道,“這些事根本沒有意義”。護士提到,曾有個得了痢疾的小孩來看病,於是給了孩子媽媽一支口服液,可大人壓根不相信口服液就可以給孩子治病,因為媽媽覺得隻有打針才有用。
當然,這不是最讓人驚訝的。
阿比吉特發現,窮人花費在健康和醫療上麵的金錢和時間並不少——甚至等於乃至高於中產階層,可他們的大部分資金都用在了昂貴的治療上,而不是廉價的預防。
為什麽呢?窮人往往缺乏必要的醫療和衛生知識,他們聽不懂醫生們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也不理解給兒童接種疫苗將可以節省更多的醫療費用,往往要等到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在無奈之下掉頭去看醫生
通過他們的研究,你或許可以理解,為什麽貧窮如此難以克服。信息貧富和經濟貧富是正相關的關係。
每年,全球有500萬人在5歲之前就會夭折,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窮人。其實我們無法苛責,這些掙紮在貧困線的家庭,最大的努力就是讓孩子吃飽穿暖,更高層麵的東西,並不在他們的能力和理解範圍之內。
因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窮人們隻能從他們有限的認知裏,選擇看似正確的事情。對於看不見的風險,他們既沒有預見的能力也沒有學會判斷,甚至不願意相信別人所說的風險。
比如生病後,他們更傾向於相信那些喜歡“下猛藥”的醫生。
比起那些真正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的社區站,窮人更重視那些要價高但是願意為他們開抗生素的醫生。在窮人看來,“下猛藥”可以幫助他們更早痊愈,從而有時間和精力重新投入到勞作中,殊不知,這樣的方式往往會帶來抗藥性和過度治療。
方方麵麵的事物,都在不斷扼殺著窮人的生存空間,讓他們不得不為三餐一宿而疲於奔命,用體力換取生存下來的一絲機會。然而這種重視治療輕預防的態度,讓很多窮人不但經濟更加緊張,身體也飽受摧殘,進而可能影響到下一代。
根據研究,身體狀況較差的孩子往往上學的時間較短,畢業之後的薪水也相對較低。
貧窮,就這麽被“遺傳”了下來。
拒絕延伸滿足,窮人更愛買買買
與此同時,因為肩負著生活中的重重逆境,窮人往往更難做出正確的決定。
有科學研究表明,生活在巨大壓力中的群體往往承受著更高的皮質醇,這類原本是腎上腺在應激反應裏產生的激素,容易誘導人類作出更加不理智的衝動型決定。
試想,當你的周遭永遠充斥著這樣的話語:
“你永遠都買不起那台電冰箱,還是喝杯茶吧”、“學習是沒有用的,反正我不夠聰明”、“存錢有什麽意義,還不如立刻就花掉”……
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壓力山大吧。
曾有一位名叫芭芭拉的美國博士想要了解貧困生活的真正模樣,於是她化身服務生、清潔工和理貨員進行親身體驗。經過了幾個月的實踐後她發現,底層人民最無奈的現實是:
即便再怎麽努力工作,也還是難以跳脫貧窮的怪圈,生活會越來越把你消磨得隻會考慮一餐一飯,看不到將來。
女博士的貧窮體驗揭露了這世間最殘酷的本質,“有些人光是活下去,就已經拚盡全力了”。
也正因此,對於貧困地區的人來說,儲蓄的吸引力更小,他們認為目標太遙遠,並往往因為心理因素拒絕延時滿足。就這樣,當他們因為短視、成見或是不得已的現實因素放棄儲蓄,也將因此跌入貧窮陷阱,陷進一個無法擺脫的惡性循環。
在一次田野調查中,三位經濟學家來到一處貧困的村落考察,他們驚訝地發現,當地許多兒童表現出營養不良的狀況,但許多家裏都有電視機。
村子裏的人說,他們會攢很久的錢,買一部電視機。
學者們感到奇怪:電視機並不能改善他們的經濟情況,但是吃得更好更健康卻可以幫他們更好地提高生產力。為什麽寧可把錢用來買電視機,卻不願意花錢改善自己的營養狀況呢?
村子裏的人回答道:“因為電視機比食物重要。”
平心而論,貧窮的人生活中往往有更多的煩惱,所以相對而言,比其他人更加需要那些讓人減輕煩惱的工具——垃圾食品、遊戲機,吃一頓豐盛的晚餐、買一台電視機……這些高頻低效但卻及時滿足的方式,必然將成為了他們的“最佳解壓途徑”。
而聯係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又何曾不是這樣呢?
在這個被消費主義裹挾的時代,“雙十一買買買”、”聖誕大狂歡“……外界太多的刺激可以讓我們喪失理智。
一個名牌皮包、一部最新款的手機、一輛國外進口的豪車、一場奢華的婚禮……成為了許多當代青年重要的情感追求之一。
經曆了村莊的這一幕幕景象,經濟學家們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一定數量的窮人雖然窮,但相對而言在消費方麵的支出並不比富人低,甚至還會更高。聯想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背負高額貸款甚至喘不過氣來的人們,可能不少人對此深有體會吧。
很多時候,在麵對巨大的外界誘惑時,人們已經喪失了自控力。
在行為經濟學上就有一個叫“決策疲勞”的概念,意思是說,你在短時間內做出的決策越多,你的精力越疲憊,內心就越不願意再一次權衡利弊,導致決策越來越隨意。
有經濟學家就發現,這種“決策疲勞”對窮人的影響
美國的窮人喜歡買垃圾食品,不僅僅是因為便宜,而且因為他們習慣每買一樣東西都要反複比價。
一方麵,這占用了他們的大量時間,沒有精力去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另一方麵,那些頻繁的、無意義的決策使他們的大腦疲勞,從而無法抵禦那些垃圾食品的誘惑。
而在富人看來,花錢要麽是為了賺錢,要麽是為了享受,兩樣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費精力。正如阿爾法書院學習顧問 Ion Buravcenco 曾說的,“花錢的前提是,思考這是否對自己長期真的有意義“。
如果真的喜歡一件物品,適當地獎勵自己無可厚非。
但試想,如果頻繁地花錢為了得到某類物品,它對你而言是變得讓人麻木了,還是讓你幸福了呢?
作者:小林君,精英說作者,英國文化研究領域海歸小碩,用心碼字。
版權歸精英說所有,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裏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