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雨中回味讀過的小說
(2014-06-12 09:03:59)
下一個
在細雨中奔走
連著幾天都是早晨細雨連綿,傍晚雷鳴電閃.不過,無論怎樣的天氣我依然堅持奔走一個小時.
在細雨中,潮氣滲透著草地浸潤著樹葉和我的頭發.
最近讀了好幾本小說,有的印象不深放下就忘,有的還是挺有感受的閱讀.
一本是閻連科《堅硬如水》他用 看似荒誕的手法,故意真實的文革用語,幾乎是白描的還原文革期間的生活場景.小說是說河南一個鎮上一對年輕人紅生,紅梅的故事.看似荒誕不經,實則令人笑著笑著眼睛流淚,心裏淌血不想接受的真實.
這幾年在我有限的中文小說閱讀裏,這個閻連科的書我倒是讀了好幾本.最近聽國內同學介紹他獲得今年卡夫卡文學獎.就我讀過他的文字看,覺得他是當之無愧的.他的文字我讀起來雖然感覺有些粗糙,但是他的小說構造的現實框架,敘事的手法,故事後麵一群人的生存狀況,行為方式,思維方式都還原的栩栩如生.他帶著黃河的氣息的故事尖銳犀利,原始荒誕.他不回避人的卑微,醜陋,扭曲和掙紮.悲愴為民請願的筆耕像那蒼老而永恒的石碑.他開掘著詩經裏的美學和現實裏的荒謬,他的故事人物就這麽交合著,帶著河南人的強壯的中原文化氣息,也描畫著現在的悲傷、落魄和扭曲.
另一本小說我看得磕磕巴巴,每晚睡前讀幾章那是餘華的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讀過餘華的“兄弟”以後的多少年裏,我有點放棄再讀他,沒想到這部小說我卻非常喜歡.
他用記憶的方式在平淡和離奇中來回穿越,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寫一個男孩子在江南鄉村中的生活和成長,帶著普魯特斯“追憶似水年華”的囉嗦和平凡,也有著歌德“少年維特”式的苦悶和焦慮,新鮮和尖銳,更獨有江南水鄉那些年荒誕生活的特寫和對人性的摧殘寫實,他用記憶和現實,現實與幻想的來回交替的寫作方法,把一個南方村鎮的生活通過一個少年的成長來描畫出來,他勾畫出那一群人,那一些家庭,那個村子的生存和生活.伴隨著那孩子的驚恐,焦慮,性覺醒和他祖輩的傳奇,餘華以幽默的語言和美妙的文筆慢慢地講著一個故事.即平庸又離奇,領著讀者走近人性的真實,走近生存的真實.
他回避了宏大敘事嘩眾取寵,在平淡中凸顯功力.
餘華的文筆比起閻連科就顯得精致講究了許多.
我在綿綿細雨的奔波中,似乎一直走向那個遙遠的聲音,走向那個村口,看見那個半大小子和那個受了傷彎不了腰的祖父,那個變成無賴酒鬼掉到糞坑裏被人當豬才要撈上來的父親.....他的故事令人記住了細節,感受到那些痛苦,歡樂,像這種細雨的浸透:緩緩的卻濕透了你的心田.
問好姐姐。 周末愉快!
餘華。嗬嗬,我認為有啥用。
幾年前我無意拿起兒子讀完的餘華大作--兄弟的英譯本,為其荒誕和黑色的幽默拍
案叫絕。我趕緊找來中文原文看,可不知為什麽,突然間英文字裏行間的荒誕與黑
色幽默都不見了,變得特別本色,特別直白,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