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城裏的感覺
在鎮上住了快十年的我們,被湖水,樹林,山丘包圍著,遠離了都市的喧囂,被自然寵愛著,浸泡著,滋養著受益無窮,特別是對我這樣一個腦筋的人。感恩之心在離開後漸濃。
生活是個大車輪似轉著,這不,我又搬出了農村式的生活一個月了,回到(是的,是回到不是初來,)我熟悉的,但變得有點生疏的,有著路燈照耀的道路,有著夜生活喧鬧的社區,一種搬到城裏的感覺。準確點說我們是從村子來到一個環城外的城鄉結合部:))。
第一覺得馬路特寬,總是八條大路往來,紅綠燈等待的時間特長,好像每一個紅燈麵前都要等夠3分鍾以上。
第二覺得天怎麽這麽開闊?沒有樹的天空,藍天白雲離著地麵很近地飄蕩。
第三,這城當然與曼哈頓擁擠的高樓大廈不同,它更新,更幹淨,更占地方地鋪排著建築遠離傳統。
第四,老百姓構成不一樣。在十個迎麵走過的人裏邊,大概有六個人是不同族裔,五個人講著不同的語言,三個人像是來自次大陸,兩個人沒準兒說的是中國話。嗬嗬,大多數年齡處在生機勃勃的階段。十個人大概九個人手持IPHONE。
第五,大路上有常規運行的好多公交車,每條道路旁都有自行車道和人行道。地鐵擁擠。
第六,這個住宅區每周倒兩次生活垃圾,一次回收。都不收費!
第七,買東西自帶購物袋,如果需要購物朔料袋另行收費,所有商店都是這樣。
第八,這裏人好多地方把80年代以前蓋的房子叫‘老房子’,比較我以前住的,那地方管它們叫‘新房子’呢。在這裏房市活躍似乎已經沒有經曆別處的蕭條,雖然比當初我離開時緩慢,但比起紐約西郊不可同日而語。到處可見正在動工的新房。
總體的新近感受是,在這個城鄉生活裏,綠色和環保的意識更身體力行,正在漸漸成為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方方麵麵更體現這個國家‘美國派’特質,我想新來的世界各地人在這裏感覺會更好一點吧,沒有特別的各色,隻有更各色。沒有蹩腳的英文隻有更聽不懂的各國方言。
我還在重新的習慣中,準備把我的自行車擦擦幹淨,加點油,以後就騎車拿個袋子買菜了。對了,這裏的WHOLE FOOD MARKET到了周末還不容易找到泊車的地方;亞洲食品店從過去的兩家已經發展成多家,規模也正在向大的超級市場方向發展,裏邊的顧客也不是清一色的亞裔,門口的商業廣告報紙足有兩大排,寫滿了漢字,朝鮮字。。。。沒看見梵語印度文,估計印度裔除了食品口味的保持,讀英語的習慣比其他亞裔更自然更優勢,他們除了地理分布上祖國歸在南亞次大陸,語言文化與儒家文化圈的大多數這裏的亞裔不是一回事,他們似乎更容易進入這個“派”,還是更容易被這個‘派’接受為重要的調料?我想起潤濤閻分析的中印移民的文章。
闔家團圓,也是新的磨合,還要騰出時間給自己哦(^.^)喜歡您的自行車計劃。
不過好想念心姐鏡頭下的那小鴨一家。
小事上區分每個地方自治的不同和特色,因為我以前住的地方倒垃圾收費,晚上沒有路燈,住宅區為了減少車輛通行拒絕柏油馬路,等等,所以看這裏收垃圾這麽勤快特詫異:))大路寬闊,嘿,估計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大家交的稅。
矽穀山腳下
--太棒了。 我妹妹全家住在那裏, 我們也喜歡。
但現在我們在紐約城邊, 我在紐約市上班, 想搬到城裏。 不知道哪裏方便而且有農村的開闊。
謝謝你的回複!
無論如何,你們全家在一起是最重要最開心的事。
一周收兩次拉圾一次回收,比我們這兒勤一倍。
在巴黎也是購物袋要花錢買,真是一個地方一個規矩。
看心心描寫的,你還真善於觀察。不知你有沒有坐在路邊長椅上觀看路人的興趣?
有的網友就喜歡這樣。
祝心心全家快樂!
混到矽穀湊熱鬧。山腳下。。。
"在十個迎麵走過的人裏邊,大概有六個人是不同族裔",這樣也好,可以品嚐各個不同國家的食物~
什麽地方? 能告訴我嗎?謝謝!
謝謝!
恭賀心姐喬遷之喜!
我也很喜歡自己住的地方和住過的地方。我們現在光是交通費就節省出一大堆鋼笨兒呢:))
西門當年買住房,在探頭探腦。突然遇到一個熟人,據說在這裏住了二十年,西門問他感覺怎樣,他說:Live here, you will enjoy the convenience of the urban area as well as the leisure style of the rural life。聽完之後西門考慮也不考慮,立馬拍板。現在經常看到火雞走來走去,有時還飛到圍牆上。Drive 五分鍾到鬧市,很 happy 呢。
祝賀喬遷之喜。
你出去玩玩換換心情和空氣,曬曬太陽,反正在家也得休息。要不補充一些有能量的食品或藥物?
我有些好奇,這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人免費收垃圾。您要查查,在您的支出裏一定有哪一筆含有垃圾費。
這麽說差別挺大~~~
心妹,我一下子猜到----是你的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