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96)
2010 (225)
2011 (223)
2012 (262)
2013 (153)
2014 (97)
2015 (75)
2021 (69)
一點欣慰
又忙又累,走馬燈似的好幾天,心裏也七上八下的。我能幹什麽呢?燒菜吧。
我好久都不認真做菜了。今天做了一個紅燒肘子,還算不錯,花了好長時間在廚房,六點鍾,從烤箱裏拿出來時,整個看上去像是一隻烤鴨。可惜沒有薄餅。我可以試著用荷葉餅,甜麵醬,青蔥來配。
這道菜真讓我想家,那是父母家的特色菜,每到春天時候,母親做的傳統菜之一:荷葉餅夾燒肉,是最受歡迎的。我後來吃了大江南北,再也找不到那種味道,那是一種伴著家的獨有的味道,很多感情因素。有一次女兒在飯桌上不經意地說:‘媽,哪兒的餃子都沒有你做的好吃。哪樣菜都沒有奶奶做的白菜豆腐更合口,真的。’我很驚訝,她大大咧咧不會為討好我說這些話,這麽多年在外邊生活也吃了不少不同特色的好菜好飯,心裏竟然也有這樣偏愛的飲食!聯想到自己心裏對吃食某些記憶,它們不是公正的標準,是個人化家鄉化的愛好,裏邊注入的是情感壓住味蕾的意向。
想到父母一輩子遠離老家,在飲食習俗上卻一直是故鄉的做法,他們也一定是用這樣的方式滿足自己在他鄉的心和胃,雖然沒有聽他們訴說過什麽思鄉之苦。比起他們我雖更遠地拋棄了本土,但內心似乎也更矯情一些?我苦笑地看著自己燒出來的菜,常常沒有了吃得興致,吃飯做菜常常需要有些場合提高情趣。
昨天看見一個日本廚師做的菜,非常精致,簡單,很受啟發,引起我躍躍欲試的念頭。有時候我很想學做一道菜,或者做一件手工,它們可以讓我把精力集中在手上,但我不是特別有胃口去品嚐。
能做出美食是一件很藝術的事情,能寄托感情的美食是人在他鄉的一點安慰,留傳給後代的美食成了一個家庭的文化。
吃如此,其它的又何嚐不是呢?文化的東西帶著習慣的巨大力量和偏愛甚至毫無道理,隻是因為它傾注著歲月和故人 ,那上邊印記著我們是誰,從哪裏來;與此同時我們的習慣,習俗又改造了我們的味覺,審美,讓理性退位到後邊。可是如果光是理性的活著,那人的世界是不是很乏味?很無情?
有時候從一頓飯菜,一盆花草,一件衣服上得到安慰和一本好書一樣豐富,遠遠勝過一堆聖人的說教。這些時候我是一個摒棄理性的狀態,我想家,想那些無聊的小事情,不喜歡人跟我瞪著眼睛說邏輯,原則,理論愛不愛國。人特累時候理性建立起來的堅強反而脆弱,倒是飯菜帶來的安慰溫暖著身心,滋潤出能量。
我寧可多些感宣泄在日常事務中在看過的藝術作品中,想多了想深刻了很累。同意聽你說要讓理性退位到後邊
如果光是理性的活著,那人的世界是不是很乏味?是啊是很乏味~~~~
你好阿翠。高興看到你出山~~
逢客人來做那道著名的菜,誇獎的時候,總有機會提到你一次~~~
不知道我是不是頭一次來mm這裏,但來了,且記下了,喜歡這平常日子平常心的感覺,看著你娓娓道來的平常事,真好!
家的記憶永遠是那麽的溫馨,時間越久這感覺就越醇厚......做點從媽媽爸爸那兒學來的菜式、手藝,遠在這裏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找到些安慰的。
祝節日快樂!
謝謝心心分享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