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利博客

讓我們乘著聲音的翅膀, 飛翔吧.
正文

龍潭秋月吟 作者:陳寶倉; 由費利朗誦

(2009-05-06 19:01:33) 下一個
 


龍潭秋月吟
龍潭,  靖西勝地也!
岩開泉湧,漾為綠水一陂。
野拓山分,芸成香禾十裏。
嘉木蔥籠,峭峰環列,春花則落英繽紛,秋雨則濃蔭滴翠。
朝暉夕陰,鳶飛魚躍,一日之內,四時之間,氣象不同,景物各異。
城中士雅,喜製踏青之筵,潭上人清,時開醉月之會。
蓋三年邊戍,四遇中秋,明月前緣,與我獨厚也。
每屆佳節,輒逢雨霽,勝友遙臨,薰風徐至。
少焉,滄海吐明,東山如曙。
一輪皓魄,湧上群玉山頭。
五色祥光,直映芙蓉人麵。
須臾,雲騰鬥轉,風定波平,懸玉鏡於中天。光徹四表,屏金聲於大地。
籟寂萬方,迢迢銀漢,濯纓可清。
曆曆珠星,引袖欲落。
當斯時也,頓覺心與月合,身同境化,肝膽通明,太虛境界矣!
物極則反,靜極則動。
管弦雲響,四座觥籌交飛。
妙論風生,滿懷珠玉如傾。
賓主盡醉,而佳章以成。
昔人關山難越,借流水以喻知音。
今日世道衰微,藉明月而澄夙誌。
處滔滔之季,具皎皎之心。
然則此日之會,固非樂而忘危。
當前之難,正須磨礪以赴。
而況諸君佳作,率皆文藻瑰麗,襟懷光明。如能垂範後世,定使林泉生色,人心趨正,故不辭膚淺為之序。
勒之貞瑉,以俟後之君子。


中華民國卅三年秋月 北平陳寶倉識並書

陳寶倉將軍傳略

陳寶倉(1900
1950),字自箴,祖籍河北遵化,出生於北平(今北京)。中學畢業後棄文從武,考入河北清河軍官預備學校,兩年期滿轉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工兵科,1923年畢業後即在國民黨軍隊中服役,屢以軍功升至中將。

1937年初,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教育科長,兼任武漢城防指揮所主任,負責武漢防務。同年8月,日軍向上海進攻,敵我軍力相差懸殊,受命擔任昆山城防司令。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堅持100多天,給日軍以迎頭痛擊,為上海及長江下遊的百姓、物資轉移內地爭取時間。

1938年春,參加安徽宣城戰役,遭日機轟炸重傷右眼失明。同年6月,日軍以海空軍配合向武漢進攻,眼傷未愈即奉調參加武漢會戰,經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推薦,出任第二兵團總司令張發奎的參謀長,參加德安戰役,是役殲滅日軍2萬餘人,擊斃日軍聯隊長田中大佐。抗戰伊始,張發奎在上海拜訪郭沫若,請求為其組建一個政治部,郭與上海共產黨組織商議,遵照周恩來指示,為張組建一個戰地服務隊,全隊30餘人有不少是共產黨員。陳在第二兵團頗多接觸共產黨人,政治上有明顯轉變。

1939年春,張發奎調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陳任副參謀長,代理參謀長,負責兩廣軍事政務。司令部初設在韶關後遷廣西柳州。陳支持中共廣東省委主辦的《新華南》刊物,先後為刊物撰寫了《天寒歲暮敵的總崩潰戰》、《我們怎樣擊退進犯粵北的敵人?》、《我對廣東青年的期望》、《中國戰爭與反對妥協討擊汪派漢奸的鬥爭》等重要文章。在這期間陳有機會與共產黨人、文化人士廣泛接觸,成為共產黨的真誠朋友。同年秋,日軍為了封鎖中國出海口,截斷國際對中國的物資支援,以10餘萬之眾,從海南島暗渡,在廣西欽防沿岸登陸,沿邕欽公路攻占南寧,直陷昆侖關。國民政府軍委會調集各路抗日名將及機械化部隊發起總攻,陳負責組織指揮靈山方麵戰役。桂南會戰曆時一年,斃傷日軍4萬餘人,迫使日軍南撤。

1940年秋,日軍占領越南,中越邊境緊張,為了確保第四戰區側翼安全,及時掌握在越日軍動向,陳受命組建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靖西指揮所並出任主任,代表張發奎司令處理中越邊境地區軍事政務和越南方麵的重要事宜。到靖西後即調整布防,推行經濟反封鎖,嚴禁、打擊武裝走私,改組國民兵團,創立通訊情報網,開展抗日宣傳,加強軍民聯防,取得嶽圩戰役勝利,斃傷日軍三、四百人,民眾贈以“威揚塞外”的匾額。

1941年初,“皖南事變”後,蔣介石又在全國掀起一次反共高潮。桂林八路軍辦事處被迫撤離,隸屬第四戰區的抗敵演劇隊第四隊也成了特務緊盯的對象。時任張發奎的上校待從秘書左洪濤是中共地下特支書記,為了保存力量,建議陳寶倉出麵,請求張發奎同意,把抗敵演劇隊從柳州調來靖西開展抗日宣傳工作。正是這個原因,陳也被軍統特務視為有赤化嫌疑人。

1942年初,越共領導人胡誌明等把工作重點移到中越邊境靖西,陳應越南民族解放同盟會的請求,幫助越盟培訓爆破技術及其他軍事項目人才。同年8月,胡誌明在天保(今德保縣)足榮被疑為日本間諜而被捕,專署呈報就地處決。後經張發奎、陳寶倉從中斡旋,把胡誌明送柳州第四戰區政治部軍人拘留所,在共產國際的協調下,1943年9月胡被釋放。由於越共的積極活動和中共態度的明朗化,國民黨特務告發陳“放任越共四處活動”。不久,蔣介石密令追捕越共胡誌明等領導人,但此時胡等已安全返回越南。為此,國民黨軍委法庭以胡誌明等越共領導人脫逃一事認定陳在追捕中有瀆職嫌疑,傳訊陳前往重慶受審。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當蔣介石為派員去全國各地搶先接受日本投降感到要員不夠而著急時,陳誠深知陳寶倉在軍事和外交上都是難得人才,故向蔣介石推薦陳為軍政部山東膠濟區接收特派員。至此,陳這場法庭危機才化險為夷。

抗戰勝利後,陳調任第四兵站總監部總監。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向蔣介石告謂陳寶倉有遺失給養物資,資助解放軍的嫌疑,因而被免職。1948年春,陳在香港加入地下民革,並得與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饒彰風,方方等接觸,陳表示可赴台灣為實現祖國統一做工作的願望和決心。是年底,陳嫌案撤消,調任國防部中將高參。1949年受中共華南局和民革中央的派遺赴台灣工作。1950年6月被台灣國民黨以間諜罪殺害,時年50歲。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195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通過多方工作,把烈士骨灰迎回大陸公葬於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