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火之約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正文

中華傳統文化斷代所致“士”階層的缺失與當前中國亂象

(2010-01-19 10:57:20) 下一個
中華傳統文化斷代所致“士”階層的缺失與當前中國亂象

---------------------------------------------------------------------------

近來有些帖子把中國當前的社會亂象最後歸結到中華文化的問題,可能有恨鐵不成鋼的原因。但這個觀點是不能成立的,是文化虛無主義(扣個帽子先,嗬嗬)。所以這裏就隨便亂說幾句,不成章法,湊帖子耳。大家悠著點拍磚。

隻有當你了解一件事後,你才有資格去評論它,否則是無的放矢。那些痛斥中華傳統文化的朋友們,可以先了解一下什麽真的傳統文化。從一本厚黑學了解的中國文化,絕不是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從日常中國人行為看到的不好的地方,也不能歸因於傳統中華文化----就好比你看到美國的高離婚率,你不能結論這是因為基督教文化造成的一樣。


先來說說中華傳統文化真的是好的這個主要點---這個可以從其培養的人的目標這點看得出。 下麵我會轉帖一篇馬戎先生的文章,來說一下中華文化裏麵有負麵影響的地方。談到中華傳統文化,我也就是是看到大海裏麵的一滴水的水平。大家還是自己讀經典感受。


個人曾淺讀過很少幾本儒學、釋教和道家的經典,雖然對其中精深內涵難解萬分之一, 但還是為其形而上精妙圓融和形而下的方便入世而震撼折服,所以打心底裏為厚重的中華文化而讚歎,因此在文明層麵為身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對西方宗教文明而有點俯視的感覺 (這裏我不包括科技)----基督徒朋友肯定要來拍磚了, ^_^。中華傳統文明博大精深,是華夏民族千萬年來的精神寫照和生活指南,應該是一個中國人能夠自豪的根本。

因此,我一直覺得中國社會和中國人作為群體而具有的很多負麵特點(這些負麵社會現象在當今中國展現的淋漓盡致),不是因為傳統文化造成的------恰恰相反,是因為中國人沒有真正理解執行傳統文化的教育而造成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代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斷代和政治因素造成了現代國內“士”階層(或者“儒”階層--古代讀書學人的稱呼)的整體缺失, 而這個階層,本來自古以來都一直是中國社會的精英支柱。以至於當前中國社會裏麵基本沒有被人們認可的精英了,因為這些人距離古代“士” (儒)的標準太遠了,精英被人們戲說為“精蠅”。當這個社會的支柱和向導層都不能起到支柱和正確引導作用時候,亂象叢生就會更嚴重。現在一大批有高學曆有廣泛科技知識的人才被培養出來了,很多並占據高位, 但在嚴格意義上,這些人是不夠格做”士“做”知識分子”的, 而隻是一批“技工”--技術人員, 和我們這裏廣大國際留學技工同一大類吧, 嗬嗬。


在傳統文化裏,一個合格的讀書人,一個“士”,要通“六藝”。相應的典籍《詩經》、《禮記》、《樂記》、《尚書》,周易》、《春秋》六經。 “六經”從教育的角度看便是“六藝”。其中“禮”、“樂”教育是其中的核心。“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行為的規範“禮”與心態的規範“樂”內外並舉學習,來達到教育某種理想人格的塑造--一個真的君子。相對應的就是小人--普通人們基本上都在某層麵上說是小人,有的小的狠點,有的小的輕點。(寧做真小人,不做偽君子------這樣至少誠實點,並自知).

這樣的文化培養出來的合格讀書人----一個“士”或者“儒”, 不但要通今博古,文武雙全,觀天象懂醫術(有些大儒都懂醫),瀟灑風流(羽扇綸巾就是一個經典的造型),更重要的是還能堅守自己的價值趨向------就是《大學》裏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宋儒張載的話更宏大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大家肯定拍磚說吹牛---先不管到底有幾個讀書人能達到這個境界,但在這麵大旗下聚集的青年們那種豪氣和正氣,是會讓人熱血沸騰的。

這樣的讀書人,除了才華外,會有自己獨立的不可被人幹擾和被外力摧毀的價值觀,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 這樣的人會讓你放心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奪也”。他們會重義輕利,可為知己者死,可殺不可辱,會遵乾道“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這些人在中國曆史上層出不窮。司馬遷罵漢武不要命, 春秋齊國崔抒連殺3個史官為了逼迫他們改一句“崔抒弑其君”的記載,但是第四個史官依然這樣寫。這樣例子太多,大家有興趣可google或百度下。而現在,這種層麵上的“讀書人”知識分子, 在當前中國社會是難見的。很多精英都一致的被罵為“犬儒”,站在利益階層為其個鼓而呼,可悲的現象折射中華文化的斷層。

這些士子,終究是要踏入仕途的,“登堂入相”,實現人生理想的。當官並不是為了權錢,而是為了崇高的“道”,濟世救人。他們入世入仕,要的是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他們要思想自由、言論自由,行動自由(功成身退)。真的做不了良相了,就做醫生也好,畢竟還是能濟世救人的----是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古代當醫生我覺得是風險高收益小的職業:高級醫生容易被殺頭--看不了皇帝王侯的病;低級醫生基本是溫飽都難解決。虧本投資,還是有大批知識分子做的。所以在在這樣的文化下,我們有了扁鵲,還有治病時候的濟公(一個民心願望的象征)。

所以,傳統文化培養的讀書人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大寫的人,是一個為民請命的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可惜,千年的封建社會裏麵統治者為了統治人民,瘋狂壓迫人民包括讀書人,長久下來,中華文化裏麵很多光輝的思想被禁錮了,很多別犬儒篡改了。相應的很多附屬的為了生存的文化就派生了,這裏你看到各種隱晦的小巧的奸詐的被很多人詬病的種種麵貌。 但是在現代社會裏麵-------一個更開放並少了君主絕對權力的平民社會裏,中華傳統文化本來的光輝更應該會慢慢展現出來,並造福人類。而那些不好的附屬的派生的生存文化,應該因為社會迫害減輕,生存壓力變小和社會信息的開明,而逐漸被淘汰和摒棄。未來的國人,會更健康,完整,向上,弘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