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媒關注朝鮮權力變更 機場圍堵金正日家人

(2009-06-22 11:18:46) 下一個
日媒關注朝鮮權力變更 機場圍堵金正日家人


國際在線6月22日報道最近,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三子金正雲,成為某些日本媒體跟蹤的對象。先是朝日電視台自稱獲得了金正雲近期的“獨家”照片,繼而日本主流報紙《朝日新聞》爆出金正雲本月秘密來華的消息。在外人看來,日本媒體在報道朝鮮方麵似乎很有一手,但其實,這些所謂的內幕新聞,很多都帶有誤猜和揣測的成分。




  在瑞士圍堵金正雲校友


  朝鮮實施二次核試驗之後,有關金正雲被內定為金正日接班人的傳聞甚囂塵上。日本媒體開始狂挖金正雲的底細,從他幼年時的照片到在哪裏上學,無一遺漏。


  6月10日,朝日電視台公開了所謂金正雲近期的照片。照片上的男子戴著墨鏡,身穿白色T恤衫,看起來還真有點像年輕時的金正日。不過,韓國情報機構經過驗證後證實,照片上的男子實為一名40歲的普通韓國人。造假事件搞得朝日電視台灰頭土臉。


  然而,日本媒體並沒有就此罷手。《每日新聞》14日又公開了一張據稱是金正雲16歲時的照片。該報說,這是金正雲化名為“樸雲”在瑞士波恩公立中學就讀7年級時拍的照片。不過,照片的真偽仍不得而知。


  為了獲取更多有關金正雲的“獨家新聞”,日本記者瘋狂跑到瑞士,通過各種渠道打探金正雲的八卦。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傳說是金正雲曾就讀的瑞士首都伯爾尼的某公立中學,近日聚集了一大批日本記者。他們像狗仔隊那樣圍堵“金正雲的同學和朋友”,追問有關金正雲在瑞士留學的詳細內幕。據說是金正雲最親密校友的葡萄牙人米卡爾,就被日本記者堵在了家門口。米卡爾的母親感歎道:“日本記者不斷按門鈴,(我們)都快神經崩潰了。”


  6月14日的《每日新聞》刊登了記者從米卡爾和金正雲的老師貝塔布裏那兒獲得的一些“內幕消息”:比如,金正雲喜歡漫畫,特別愛看籃球的漫畫。再比如,金正雲的數學非常好,英語和德語的成績也不錯等等。


  在機場“攔截”金正男


  日本媒體對朝鮮的興趣始於上世紀90年代的第一次朝核危機。當時,日本國內的“朝鮮威脅論”驟然上升,凡是有關朝鮮的新聞,都能引起日本民眾的注意,日本媒體也就將挖掘朝鮮秘聞作為提升收視率、提高發行量的有效手段。特別是1994年金日成逝世後,有關其繼承人金正日的“真實麵目”以及金正日一家的生活,更是成為日本媒體關注的焦點。


  日本的電視台三天兩頭曝光金氏家族的活動。2001年,金正日的長子金正男“使用假護照”在東京成田機場闖關,被識破後驅逐出境。這起事件是金正日家庭成員第一次在媒體麵前“曝光”,也讓日本媒體的報道熱情達到了興奮的巔峰。


  此後,日本媒體緊緊追著金正男不放,日本記者經常在別國的機場“攔截”到金正男,而且每次都想從他身上獲取有關朝鮮高層的消息。前不久,日本朝日電視台自稱在澳門成功采訪了金正男,此事很快在日本國內流傳開來。


  金正日的個人身體狀況也是日本媒體關心的焦點。當年金正日訪問俄羅斯時,日本媒體曾經詳細報道他吃飯的菜色。自稱當過金正日日本料理廚師的藤本健二,靠著這一獨特身份,在日本出了好幾本暢銷書。今年4月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開幕式上,金正日走上主席台的短短幾秒鍾,也成為日本媒體分析的對象。日本媒體還專門請來醫學界的權威,從金正日左手的上抬程度,分析其“患病後遺症”的嚴重程度。


  烏龍事件常常有


  由於日朝之間沒有外交關係,因此,日本媒體獲取朝鮮消息來源的渠道十分有限。日本媒體有關金正日家族的消息,一部分來自韓國媒體,另一部分則是從所謂的“脫北者”那兒所得。日本媒體為了搶到獨家新聞,常常不顧消息來源的可靠性,拿到手也不做驗證,就放到電視上播出來,在報紙上登出來。


  去年10月,《讀賣新聞》和《產經新聞》報道稱,朝鮮將就繼承人問題“發表重大消息”,並說朝鮮已指示駐外使館外交人員待命。此事最後證實是虛驚一場。2006年10月,《日刊富士》也曾“預測”朝鮮在經過大饑荒之後將陷入崩潰,但也被證明是子虛烏有。


  日本媒體還特別關心金正日家族內部的“權力構造”,將朝鮮黨政軍各方勢力在金正日三個兒子之間“亂配”,說什麽朝鮮人民軍支持金正雲,金正日的妹夫張成澤是金正雲的監護人等等,將隻鱗片爪的信息進行“發酵”,編成一個個聳人聽聞的故事。


  “窺金癖” 為何出現


  日本媒體對有關朝鮮的信心表現得過於熱心,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日本人對權勢人物的好奇心特別重。不光對金正日,日本國內的周刊、雜誌、小報幾乎每期都會有日本國內政要、經濟界要員的一些花邊新聞或者是幕後醜聞。像現在的首相麻生太郎、現任民主黨黨首鳩山由紀夫,他們家族多少代的情況、他們留學國外的種種秘聞,都是媒體追逐的對象。


  其次,由於日本媒體大多依附於政府,公信力對他們而言不是生存下去的基礎,因此責任心往往不足。隻要是新奇的東西,不管可靠不可靠,都可以成為“賣點”。


  最後,日本媒體之間的惡性競爭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窺金癖”的出現。近年來,日本傳統媒體受到網絡的嚴重衝擊。為了增加收視率或者發行量,日本媒體需要一些“獨家新聞”來支撐門麵,隻要經濟利益上去了,也就不管這些東西是真是假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