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中央日報:經濟危機中麵臨困境的中國農民工
(2009-02-13 02:52:29)
下一個
南韓中央日報:經濟危機中麵臨困境的中國農民工
韓友悳 記者 | 2009.02.13 08:05農民工是將中國建設成為“世界工廠”的主力軍。也正是他們向世界提供廉價產品,使得世人可以大方消費。可是麵對世界經濟危機,他們最先墜入失業困境,還受到了“導致世界失衡的元凶”的批評。到底他們因何會同時受到讚揚與批評的呢?
去年年底,王先生(49歲)結束了廣東省東莞的農民工生活回到了故鄉河南省板橋鎮。他認為難以再找到工作,借此機會回到故鄉定居。可是“歸農”也並不容易。6年前去廣東的時候,他將2畝地托付給了叔叔,而現在叔叔卻表示:“如果離開故鄉的人現在來要回土地,我該怎麽活呢?”並拒絕將土地還給他。王先生現在處在既去不了廣東,也無法在故鄉生活的兩難境地。
王先生的事例赤裸裸地展示了農民工的現實。王先生作為尷尬的邊緣人,將農民工的現實展露無遺。他稱自己是“不知歸程的候鳥”,長歎了一口氣。農民工的數量大概有1億3000萬名,根據推算,其中有2000萬人左右無法找到工作。
農民工危機並不僅停留在他們自身的問題上,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了農村經濟的沒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的薑長雲研究員表示:“去年約4700元的農民年均收入中有40%左右是外出的農民工賺得的”,“主要是技術力下降的40多歲以上的男性們失業,這正成為農村經濟的巨大負擔。”
“新一代農民工”也經曆著不同的悲歡。他們沒有幹過農活,如果失業的話將無處可去。和老一代人不同,他們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可能成為社會不安的震源地。在上海近郊昆山某工廠工作的23歲青年陳先生是具有代表性的“80後”農民工。他為了過年,在回重慶前去了一趟銀行,存折上剩下的錢隻有44元。他感歎道:“3年的農民工生活結果隻有一頓飯錢”,“2000元左右的月工資在城市生活中一直都是緊巴巴的。”
在過去的10多年裏,西方人能夠享受豐富的消費生活都是因為有王先生、陳先生這樣廉價的勞動力。讓我們來看在紐約沃爾瑪以40美元出售的中國產耐克運動鞋。除了購買原輔材料、品牌專利費、流通費之外,流入中國青島工廠的錢隻有3至4美元,其中工廠勞動者隻能獲得大約2至3美元。由於他們的“犧牲”,美國消費者才能穿上廉價的運動鞋。
農民工們還是城市發展的主力軍。他們占到了北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2%,在上海和浙江省也分別達到了31%和17%。可是城市裏的農民工們隻是永遠的異鄉人。由於嚴格區分城市和農村的戶口製度,他們無法享受居住、醫療、教育等城市居民享受的福利優惠。四川籍的李先生雖然是在東莞定居了10多年的農民工,但是最近必須讓妻子和15歲的兒子再次回到四川省。因為沒有戶口,兒子如果在東莞的高中入學,每學期要多交納500元的借讀費。他傾吐了自己的煩惱,說道:“這就是在城市拚命工作10年的報答嗎?”
當然以胡錦濤為首的領導層也沒有忽視他們。中國在去年實行《新勞動合同法》,不斷努力提高勞動者的權益。在過去的數年裏,每年提高10%至20%的工資。並有意懲罰那些依賴低工資的出口企業。可是在世界經濟危機麵前,政府的政策也黯然失色。隨著出口萎縮,最先受到打擊的就是農民工,政府為了他們的就業,必須再次拯救加工出口企業。如果不改變依賴出口的中國經濟成長模式,農民工隻有繼續受苦。農民工危機再次暴露了“中國經濟的最大優勢就是廉價勞動力”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