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鮮人過年不吃餃子吃年糕

(2009-02-01 07:35:09) 下一個
新華網平壤1月29日電 綜述:朝鮮人過年不吃餃子吃年糕


  新華社記者張濱陽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在一衣帶水的朝鮮也是重要的節日。朝鮮的過年風俗和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很多地方又帶有朝鮮民族和本國的特色。


  朝鮮人在臨近新年時要將屋裏屋外都打掃幹淨,在家裏貼上畫有動物的年畫。衣著講究穿傳統服裝,穿戴完畢後,全家人要聚集一堂,先祭祀已故祖先,再依次對長輩跪地行大禮拜年,然後走訪村裏尊長、親戚長輩和老師,給他們拜年。受拜的長輩會給孩子們蘸豆果或壓歲錢,給大人以簡單小吃作還禮。同輩之間也互相祝賀新年,叫做“德談”。


  朝鮮人過年的飯菜也很豐盛。跟中國人過年吃餃子不同,朝鮮人最重要的過年食品是年糕,年糕湯更是不可缺少的食品。朝鮮話把大年初一叫做“年糕湯祭祀”,問孩子們年齡時,也可以問:“你吃了多少碗年糕湯?”


  過年除了要吃年糕、蒸糕、片糕外,還吃烤肉、糖果和各種煎餅,喝柿餅汁、蜜糯湯、燒酒等。朝鮮人講“歲酒不溫”,即初一這天喝酒一定不能喝溫過的,據說這是為了防止人們飲酒過量。


  全家人歡聚一堂吃完年節飯菜後,大家還要走到外麵進行年節遊戲。年節遊戲主要有跳板、放風箏、玩冰車、玩風車等。婦女要玩跳板,有一個說法是“大年初一跳了跳板,那年腳掌不紮進刺兒”。孩子們則放風箏,在風箏上寫下自己的願望,然後把風箏放得越高越好。


  今年的春節,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開始,平壤街頭就開始有了喜慶氣氛。在主要街道上,朝鮮國旗和各色彩旗迎風飄揚,盛有五顏六色紙花的大花籃點綴在街頭,為慶祝春節特地製作的標語牌也出現在路邊。大年初一,街上還突然冒出了不少供應花生和飲料的臨時商亭,平壤市民排著長隊購買節日食品。

 平壤的節日舞台也很豐富。年三十這一天,朝鮮文化省在東平壤大劇院舉辦盛大的春節音樂會,國家功勳合唱團、國立交響樂團以及萬壽台藝術團的藝術家們聯袂給平壤觀眾帶來一場高水平的演出。大年初一,萬景台少年宮舉辦了歌舞、朗誦等少年兒童演出活動。


  除了有組織的慶祝活動,還有朝鮮民眾自發的新年活動。年三十晚上,平壤時間午夜12時許,記者驅車來到矗立著金日成銅像的萬壽台。跟平壤其他地方不同,這裏依然燈火通明,來這裏給領袖獻花的人絡繹不絕。人們獻完花後,還要在銅像前合影留念,記錄下他們認為最有意義的新年活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